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03 09:54:09瀏覽25|回應0|推薦0 | |
為因應新政府推動的「十年長照2.0計畫」、促進國民健康福祉,工商時報與台灣人壽、華銀保代攜手主辦『健康
樂活講座-銀髮族向前行!尊嚴富足大未來』系列活動,將於9月起在台北、台中、高雄各地舉行。 最新資料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大約每四秒就有一名新患者產生,而衛福部預估台灣在民國120年,失智人口將超過 47萬人,屆時每100位臺灣人中就有2位是失智者。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治癒失智症,一旦確定罹患後,也無法根治,藥物只能延緩退化的速度。 台灣即將在2018年正式邁向「高齡社會」,未來每五人就有一位是老人,隨之而來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失智、中風等都可能造成殘廢失能或癱瘓,進一步引發長期照護需求。在人口老化浪潮席捲臺灣的當下,民眾該如何因應與面對高齡化社會的長照需求、提早預防老化帶來的各項 挑戰,成為重要課題。 3.飲食調養:蔬果、魚肉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普明管理顧問公司 蕭輔民總經理、蘇志誠中醫師擔任講師。分別就「銀髮族社會權益爭取」、「如何預防失智、失能」等議題進行演講。首場將於105年9月3日(週六))14:00~17:00在臺灣師範大學 綜合大樓202演藝廳(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舉辦。即將額滿,報名從速。 專業醫師表示,每個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憶力都會開始變差,會突然忘記人或物品的名稱。這其實都是腦部正常老化的結果,誰都有可能發生。但如果連家人的臉孔都不認得、忘記自己已經吃過藥,或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那就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只要儘早改變生活習慣有時症狀就會停止惡化,若明確判定為失智症,亦能馬上服用可抑制病況的藥。另外,失智症的症狀中也藏有只要治療就能痊癒的疾病,在適當的治療下有時失智症的症狀也會消失。預防失智症的3大生活習慣: 1.運動:可提高體內免疫細胞的運作, 達到預防失智與憂鬱。 2.活化腦力:從事動動腦活動,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 工商時報【台北訊】 主辦單位表示,活動現場也邀請「梅門氣功」帶領大家用運動促進身心健康、預防失智從現在開始,機會難得不可錯過。活動當天,凡全程參加之民眾,更有機會抽中智慧型手錶,邀請民眾與工商時報一起快樂動起來、尊嚴樂活每一天!
9FAFD8C3E5C6A896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