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團團、圓圓拾荒勤分類 傻兄弟養全家(轉)
2008/12/29 16:51:40瀏覽879|回應0|推薦0

團團、圓圓拾荒勤分類 傻兄弟養全家

廖肇祥/南投報導

埔里鎮清潔隊資源回收場裡也有「團團、圓圓」,他們不是剛來台的爆紅貓熊,而是智能不足的鄭文昌、鄭文勝兄弟,兩人靠雙手作分類,養活一家五口,隊員把他們當作雙寶,表示不景氣的當下,那些因為受挫想要燒炭的失業者,看看團團、圓圓怎麼活下去,也許會重新找到鬥志。

     鄭家兄弟因身材、長相福態圓滾滾,清潔隊員們替他們取綽號叫「團團、圓圓」,他們負責作資源回收場初級的分類,弟弟接收指示及表達的能力比較好,帶著哥哥處理容易碎裂的燈管,拔除啟動器與線圈,將金屬與玻璃分類,兄弟倆感情很好,合作無間,處理的效率不輸一般人。

     母、弟智能不足 父是臨時清潔工

     埔里清潔隊分隊長洪素惠指出,鄭家有三兄弟,最小的智能重度不足,連下床都有障礙,母親智能中度障礙,負責照顧幼子,父親鄭正雄擔任掃街臨時清潔工,團團、圓圓是全家經濟主要支柱,經濟不景氣,資源回收物價格大崩盤,回收銅、鐵價是去年的廿分之一、一公斤報紙行情不到五角,兄弟倆在外拾荒一整天,所得不夠買一個便當。

     環保署在埔里鎮推行全國第一個資源回收業者形象改造計畫,團團、圓圓因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優先錄用,半日薪水四百五十元,兩人九百元,在鄉間勉強支付全家基本開銷。下班後,兄弟倆不休息,騎著鐵馬循著熟悉的拾荒路線,向餐廳、書報攤要瓶罐、廢紙變賣貼補家用,由於店家對兄弟倆很熟悉,常會刻意留下破銅爛鐵指定兄弟倆回收。

     回收場作業員陳癸方說,不景氣讓有錢人變沒錢、一般人失業停薪,連最底層的拾荒者也感受到寒冬,不只回收物價格崩盤,數量也因民眾惜物而大幅減少,更慘的是,更多的中年失業者紛紛投入拾荒工作,彼此是弱勢,卻還要在資源有限的血海裡競爭。

     那麼努力不氣餒 隊員把他們當寶

     「圓圓」鄭文勝表達能力不若一般人流暢,但他以明確的語氣說:「我知道我跟哥哥和大家不一樣,但我們還是想跟大家一樣」,他強調,知道外頭工作很不好找,因此即使回收場氣味聞久會頭暈、太陽又很大,有時回收物裡藏有會割破手的針筒、玻璃,但為了爸媽與弟弟,還是要忍耐。

     洪素惠表示,兄弟倆並未因身心障礙而自暴自棄,即使大環境不景氣,仍執著養家的信念而努力,有時不禁感嘆,團團、圓圓都能養家,那些身心健全,卻滿腦袋想燒炭自殺的人們,不能一時受挫,就斷定自己「不可以」。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gshih&aid=251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