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400年歷史 (2): 自古以來中國船艦的演化
2013/04/13 21:46:23瀏覽5079|回應1|推薦8

從網路搜尋到的寶貴資料,欒教官所整理自古以來船艦演化紀錄非常精彩與大家分享。

http://www2.cna.edu.tw/961213/month/cnadata/mm/23-4/23-4-6.htm

目前使用上網的應用程式互不支援,apple 系統無法打開該網站,為了閱讀欣賞方便擇頁下載,部分記載與台灣近代史有關 。

如有侵權,請速告知隨即刪除。

中國歷史上的戰船
 
戰術組中校教官欒丕明
 
目       錄
一、前言
二、古代舟船的起源
三、前秦時期的水軍
四、秦統一後的戰船發展
五、從河船到海船的轉變
六、明朝鄭和下西洋
七、鴉片戰爭到馬江海戰時的滿清水師

(以下附圖請參考原作者)


一、前 言
翻開華夏的歷史文化,從北方的渤海、黃海、東海迄至南海,綿延遼闊的海域並與浩瀚的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緊緊相連,造就了我中華歷朝歷代的「舟船史」能綿亙數千年而蓬勃不衰,更創造了「漢唐盛世」,開闢了通往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藉此,回顧歷史緬懷我在戰船發展的輝煌事蹟上,從中探求規律,尋求富國強兵之道。

甲骨文中「舟」字的演變

二、古代舟船的起源 

黃河和長江哺育了我中華民族,並使其以古老的文明著稱於世。中國是具有漫長海岸線和遼闊海洋的海洋國家,內涵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類學和考古學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發現,以「山頂洞人」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先民,就已經與海有了接觸。到了「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所哺育並生長在山東半島和北方沿海的先民,以及江浙「河姆渡文化」所哺育並生長在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的百越民族,都是我先民中「乘舟弄潮」的先驅。


「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先人們究竟在何時創製了舟船,實在已很難考證。但從大陸出土的相關文物中,至少肯定的是在「新石器時代」,先祖們渡水就已經廣泛的在使用獨木舟和筏等載具了。從「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挖掘到了七千年前的雕花木槳,再聯繫到許多「新石器時代」的舟形陶器出土物中,證明中國與世界其他的文明古國一樣,早在八千年前,甚至是更早的時期,渡水就已經在使用獨木舟了。

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早期時代雕花木槳


古書【周易繫辭下】記載:「刳(ㄎㄨ:指用刀挖空)木為舟,剡(一ㄢˇ:指削得尖)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這「刳木為舟」,就是先民製造獨木舟的方法。
在原始社會中渡水的工具中還有筏,如木筏、竹筏和皮筏等不同。古書寫道:「燧人氏以匏(ㄆㄠˊ)濟水,伏羲氏始乘桴(ㄈㄨˊ)。」這匏就是葫蘆,意思說古人抱著葫蘆或樹幹作為浮具以渡水;桴即是筏,像江南地方使用的木筏。

   

在大陸出土的商朝遺址和墓葬物中,以及從甲骨文拓片上幾個「舟」字的字形來作推測,商朝時渡水的載具應該已脫離了獨木舟階段而進入木板船的階段,也就是現代舢板船的始祖。


上古朝代(夏、商、周)的社會階級制度之中,我們可以發現貴族通常是以擁有舟船連接數量的多寡,也就是「舫」,來代表著其身分地位的一種炫耀表徵。【詩經】篇:「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丕顯其光」,就是記載著當時周文王在渭水畔,舉行大婚時舟船列陳迎娶后妃的豪華排場。


  在晉朝郭璞注【爾雅.釋水】篇中亦記載着:「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桴。」這說明了天子出行時乘「造舟」,是指由多條船所併列而成的;諸侯則乘用四條船所並列而成的「維舟」;大夫乘的是由兩條船併列而成的「方舟」,也就是「舫」;士乘的「特舟」,是指單船;而庶人「乘桴」,則是指一般人只能乘木筏或竹筏了,可見在當時,周朝對階級制度的劃分是非常注重且相當嚴格的。

  
到了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勢微,諸侯為了爭霸致戰爭頻繁,各國為了兵力集結、運輸糧秣或對遠方進行外交、貿易等活動,反而促使當時航海活動與造船業的發展迅速。在春秋的中、晚時期,地處大陸東南河湖縱横的江南及濱海地區的楚、吳和越國等國家,都設置了「船宮」作為造船的工廠,並且因船舶數量需求、功能和類型的增多,出現了「民船」與「戰船」間的區隔,舟船也出現了職司作戰用途不同的戰船類型。在這時期,「戰船」的此一名詞,才算是有了其真正的意義價值。


楚、越和齊等國,在春秋的末期已建立了舟師;而秦國為了適應與巴蜀地區和楚國的作戰,趙國則為了防備齊和中山國威脅,也相繼建立舟師。當時各國的舟師基本上已具相當的規模,如秦國至少擁有戰船數達萬艘,如 《戰國策楚策一》 記載秦「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


至於南方的吳、楚和越等三國,為争霸于長江流域而戰事瀕仍,水軍即經常用船隻運載軍隊進行水戰。舟師有其作戰的方式,可獨立執行各作戰任務。在《吳越春秋》中記述著吳、楚水師間的大小戰役就達20餘起。《左傳》記載,在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五四九年)“楚子為舟師以伐吳”,這是關於水軍和專為水戰而建造船隻的最早文獻記載。另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五二五年),吳國出動舟師和楚國的舟師戰於長江(今安徽當塗西南),此役楚國“大败吳師,獲其戰船艅艎”這是在史書中所出現的最早戰船命名,戰船也稱作“余皇”,是當時吳王所乘坐的指揮船。
公元前約五百年時,據傳當時在吳國訓練水師的名將伍子胥,曾編撰了一部名為「伍子胥水戰兵書」,惟惜已失傳,但部份內容仍還見於其它史書,其中部份就記載了當時吳國水軍的戰船類型,有大翼、中翼、小翼、樓船、突冒和橋船等名稱。

 

吳戰船艅艎

   據載伍子胥曾向吳王以陸戰的「車戰」做比方,將戰船大翼相當於陵軍之重車,小翼相當於輕車,裝有衝角突冒相當於衝車,樓船則相當於指揮的樓車,小型快艇橋船則如同戰馬奔馳。而有關舟師的編裝,並無詳細的文獻可証,但在《越絕書》一書中,曾提到名曰「大翼」的戰船,編配有持彎弓、鉤矛、大斧的戰士34人,水手划槳者50人, 操船執舵者3人,吏、僕、射、長等指揮官各1人,共計91人。

 據大陸出土戰國墓中的「水陸攻戰紋」古銅鑒和銅壺上的圖形顯示,戰船的艏和艉高高翹起,係無帆無舵的雙層人力槳船,船上層前面掛旌幡以作識別,後置金鼓指揮前進,下層為彎腰站立用力划槳的水手,作戰士兵腰間則配劍站在上層,有的擊鼓指揮前進,有的彎弓搭箭,有的揮戈持矛,表現了當時水戰雙方的激烈場景。基本上,戰國時期戰船中武士所使用的兵器,與當時諸國以陸戰為主力的「戰車」部隊上「車兵」所配備的兵器相當,在水戰時雙方格鬥的兵器是矛和戈,但柄較長,遠射的兵器是弓箭,近接攻防則是劍。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戰船在戰國時期其基本用途應還只是以「運送兵員」為主,如當時倡導「連橫、合縱」之說的陰陽家蘇秦和張儀在遊說諸國時,就都曾以船隻運兵所展現的「機動力」,來作為威脅性的說詞之一。

   
四、秦統一後的戰船發展

      

戰船在走過了春秋戰國的初創時期後,到了秦始皇併六國統一天下,為了加強統治的需要,並在承繼了巴蜀地區和原六國中一些造船的技術水準,建造了許多性能良好並能夠海上航行的先進戰船,這些可從史載中秦始皇為了政治、軍事和經濟等目的,曾先後實施五次大規模的御遊全國,除第一次外,第二次到第五次都曾經巡遊海上。

 

秦朝的水軍稱作為「樓船之士」,曾揮軍順江攻取今嶺南地區的南越,以及在公元前二一五年(秦始皇三十二年),在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收復黃河以南的四十四個縣之後,為了供應部隊後勤補給的所需,派遣龐大的船隊從山東渡渤海進入黃河運送軍需糧秣,都說明了當時秦朝水軍戰船的規模和航海支援作戰上具備了相當的能力。

 

劉邦建立漢朝後,曾詔令每歲立秋之後課試,以選拔「樓船」、「輕車」等武官晉用。因此水軍在當時應已成為漢軍的主要作戰兵種之一,而「樓船」基本上則是水軍的代稱,也是對戰船的通稱。

 

西漢時期,水軍的數量規模已相當龐大,在公元前一一二年,武帝曾遣水師樓船大軍十餘萬討伐東甌(今浙江東南)、閩越(福建部分地區)和嶺南百越(今廣東、廣西等部分地區),大幅的拓展漢朝在版圖上勢力範圍,並加強了對南方海疆的鞏固.

公元前一二O 年,漢武帝在長安城的西南挖建了個方圓四十浬的昆明池,並在池中建造了樓船,高十餘丈,分三樓層,「樓船」上的設備齊全,已經使用了縴繩、橹、楫和帆等一些航具,並在船的四週插滿了旌旗,「艦容」顯的十分威武雄壯,這在西漢是非常具重要指標的一艘戰船船型,代表著當時造船業的高度蓬勃發展,為其水軍舟師的戰船提供了許多進步的軍事裝備,相對的也提昇了水軍的作戰能力。 

 

除戰船數量龐大外,為了適應航海區和作戰的需求,其船制複雜且多樣。據史書文獻記載,茲就漢朝的主要戰船說明:

 

樓船:西漢時樓船已大量生產,在劉熙編註《釋名、釋兵》     「樓船一層曰廬,二層曰飛廬,三層曰雀室。」杜佑《通典》「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幡幟,開駕窗矛穴,置拋車、壘石、鐵鬥,狀如城壘。」基本上,這種船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層,但也有多達五層十層,由於船體龐大,高10餘丈,是水軍作戰的主要船種之一。東漢光武帝時,公孫述聚兵積糧叛變據蜀地時,就曾經建造了10層的樓船。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與孫權為了爭奪長江控制權,孫權使偏將軍董襲「督五樓船住懦須口」,即建造了5層的樓船。

樓船

  蒙衝:《釋名》曰「外狹而長曰朦沖,以衝突敵船也。」杜佑《通典·兵法》中記載「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駑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此船形體雄偉,機動性強便於水戰。亦是漢朝水軍的主力船型之一。 (如下圖蒙衝)

   冒突:又稱「冒突露撓」。史云:「露撓,謂露楫在外,人在船中;冒突,取其觸冒而唐突也。」它有較完備的防護設施,主要是用於襲擊敵船。
鬥艦:簡稱「艦」《釋名》「上下重版曰艦,四方施版以禦矢石,其內如牢檻也。」《通典兵法》「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開掣棹也,船內五尺,又建柵與女牆齊,柵上又連女牆,重列戰敵,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旛幟金鼓,此戰船也」。    

赤馬:又稱「赤馬舟」。《釋名》「輕疾者曰赤馬舟,其體正赤,疾如馬也。」赤馬,如馬在陸地上奔馳般航速很快,是一種高速戰船。
斥候:《釋名》「五百斛以上有小屋曰斥候,以視敵進退也。」所謂「斥,度也」,「候,即候望。」這是一種專門用於偵察敵情的戰船。 
此外,在西漢時還有「戈船」和「下瀨」的主要戰船名稱,「戈船是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葆,蓋照燭涯埃」;下瀨是一種較為輕便的戰船,其可在水流湍急與有礁石的河流區航行。以上兩船均專設有指揮其水軍作戰的「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水軍官吏。


隨著水軍規模的不斷擴大,東漢時期戰船的數量和種類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當時作戰所出動的戰船,往往動輒上千至萬艘之多。東漢光武帝時,「伏波將軍」馬援攻伐交趾,就曾經「發樓船等大小戰船達二千餘艘,水軍戰士達二萬餘人。」到了東漢末年,「劉表據荊州治水軍,擁蒙衝、鬥艦戰船,乃以千數。」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二O八年),曹操揮師東征孫吳,「大興水軍,凡舟萬艘。」這些史實都說明著戰船的進步發展,在東漢時期更已到達巔峰的程度!

西元二0八年,曹操與孫權、劉備於長江的「赤壁」對峙,曹軍雖擁將多兵眾之優勢,然卻多為北人不諳水性弱點,藉鐵索將戰船聯接,以使人員戰馬行走如履平地,正中孫吳的水軍都督周瑜作戰佈局,這在羅貫中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第49回「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中「赤壁之戰」中有精采的敘述:吳軍熟諳行舟水戰之優勢,藉夜黑天霧朦朧之際,派數十艘「火船」於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蘆葦、乾材,灌以魚油,上鋪硫磺焰硝以作引火之物,並各用輕布油單遮蓋,船頭插青龍牙旗,船尾各繫走舸,僞裝投降曹軍,待船行至其水寨附近,突升起風帆引燃材火,火船像利劍般逕馳曹軍水寨,曹軍戰船因鐵鍊聯接無法分開,致「火燒連環船」一發不可收拾,八十萬大軍與萬艘戰船頓時瓦解於長江水際,形成了日後魏、蜀和吳三國鼎足的歷史局面。


東漢末年時的樓船、艨衝等戰船船體,均較西漢和東漢初期加大了許多;在三國中孫吳所據之江東,歷史上原本就是造船業發達的春秋時古吳、越國之地。史載在孫吳政權新建立不久就已擁有各型的戰船數達五千餘艘,最大的戰船其樓層上下達五層,並可搭載戰士三千,尤其吳王孫權所乘坐名為「飛雲」、「蓋海」等大船更是雄偉壯觀,故能多次派出大船隊遠航至遼東及南海海域。


到了晉朝滅了三國中最後的吳國時,已經在使用了更為大型的戰船。在【晉書王濬傳】中記載了晉將王濬在益州(今四川成都)造大船(連舫雙體船),船方一二0步,上面建有城牆樓橹,四面開門可以縱馬;孫吳為了抗禦晉軍大舟,則在長江上拉起了橫欄條條鐵索鏈條,終也未能攔阻沿江而下的晉王濬水軍戰船,所謂的「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最後孫吳滅亡,晉朝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的三國紛爭,統一中國的歷史局面。
從相關的史料顯示,漢朝初期的戰船都還沒有出現桅杆船帆,因此除了划船推進動力還必須倚靠人力的橹及槳外,掌握航向的舵,借助風力的帆、桅杆以及掌握平衡的碇等,也還是到了東漢末年三國的時期,才在一些史書記載中陸續出現。在三國時期戰船最大的進步是「風帆」的普便被運用,這大幅提高了船速,亦相對節省了划槳的人力。

其次車輪舟的出現,在當時車輪舟是將人力推進動力的划槳轉化為輪槳,故車輪舟運轉能進退自如,提高了舟船的機動性,這對戰船尤為重要。中國發明的車輪舟最早記載在公元五世紀的晉朝。晉朝末年,將領劉裕(篡晉後,為南朝宋武帝)大舉進攻建都長安的後秦。《資治通鑑》記載:(公元四一七年),晉將「王鎮惡率水軍自(黃)河入渭以趨長安,……鎮惡溯渭而上,乘蒙衝小艦,行船者皆在艦內,秦人見艦進而無行船者,皆驚以為神」。自此之後,在中國的文獻上,即不斷有車輪舟的記載出現。在《南齊書.祖沖之傳》中記載晉朝滅亡後,到南北朝時的科學家祖沖之建造車輪舟:「及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此外,在南朝以後到了唐周武則天朝代時(公元七百年),當時唐宗室曹王李皋對車輪舟的發展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舊唐書》中記載:李皋「常運心巧思為戰艦,挾二輪蹈之,翔風鼓浪,疾若帆席,所造省而久固」。

    車輪舟

   
魏晉南北朝後到了隋唐朝代,戰船的種類幾乎無重大的改變,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戰場仍然是在內陸江河。隋文帝楊堅時曾派大將楊素督建了各型的戰船,最大的「五牙戰船」,可載士兵八百人,上建五層,高達百餘尺,旗幟旌幡加於上,左右前後並設置了六具長達五十尺可以用來拍擊重創敵船的「拍竿」,其次是名為「黃龍」的戰船,亦可載士兵達百餘人,此外還有「蚱蜢」、「平乘」等較小型的戰船。 

隋代五牙戰船

 「拍竿」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所創製的新型

水戰兵器,自戰船走上中國的軍事舞台後,遠射武器一直為弓弩利箭,近戰雙方格鬥的兵器則為戈矛戟鉞,但這些兵器只能殺傷敵人兵員,卻無法擊毀敵船,直到拍竿這種兵器的出現才能達到擊毀重創敵船的目的;公元五八九年隋滅了南朝中最後的陳朝時,五牙戰船的拍竿在雙方水軍近距離接戰上,發揮了徹底在摧毀敵戰船上致命一擊的威力;在隋滅陳的戰爭發動之前,究竟製造了多少用於作戰和運輸的艦船,歷史文獻雖並無明確的記載,但從楊素所率的水軍橫掃千軍之勢可以窺見一斑:隋文帝開皇八年(588年)十二月,攻陳戰役首先從長江上游發起後,「素率水軍東下,舟艫被江,旌甲耀日」。其中 「素親率黃龍數於艘」,可見隋軍水師之盛、艦船之多。次年正月,當楊素所率之水師順流東下進至巫峽時,以習水性、善駕舟的巴蜀士卒1000人,分乘4艘「五牙」戰船,向據守巫峽的陳軍猛衝,「以拍竿碎其十餘艦,遠大破之,俘甲士二千餘人」,陳軍守將呂仲肅倉皇東逃僅以身免。由此可見隋軍的艦船性能良好,並具有較強的攻擊力。此役隋滅陳,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歷史上長達近四百年的分裂(除西晉短暫的統一外)局面。

隋代大龍舟

   隋文帝用五牙戰船渡江滅陳、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造大龍舟及雜船數萬艘、三下江都、三去流求(台灣)和三次對高麗戰爭;尤其公元六一二年,隋煬帝第一次的親征高麗,曾令江淮水軍從山東萊陽出海,進入遼東大同江接應陸軍,據載當時的戰船數量喩為首尾相接達數百里,出師之盛況可說亙古未有,可知隋朝在建國初期國力之富強、造船航海業的高度發展及水師戰船規模的龐大。
到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國力更達巔峰盛世,公元六四五年太宗「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之諭告,決意興兵朝鮮攻打高麗,命將領張亮率大軍四萬,戰船五百艘,自山東萊州泛海取平壤。另公元六六三年,在日本出兵入援百濟並包圍當地大唐的駐屯軍,唐朝派遣大將劉仁軌渡海增兵支援,在朝鮮白江口與日本戰船遂行決戰,四戰皆捷並擊沉和焚燒日戰船四百餘艘,日本艦隊全軍覆沒。這是中國史上和日本軍隊正式的第一次戰爭。

五、從河船到海船的轉變

走過隋唐五代等朝代後,水軍基本兵器的配備似與陸戰的步兵相同並無明顯改變。但到了宋朝,可說是中國古代「戰船圖象」資料最完備的時代。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後非常重視軍隊兵器的製造,這進而促使了宋朝在戰船的設計與功能迅速的發展。宋仁宗時命曾公亮等官吏編修的【武經總要. 水攻】篇中,除了有多種戰船的文字記載外,還繪有各種戰船的圖像,從中讓我們發現宋朝的戰船,已經從內河舟船走向了海船發展的鼎盛時期。
現茲將「武經總要」中宋朝主要戰船的類型和功能說明:
樓船︰屬巨型戰艦,不利快攻,常為指揮官座艦。艦上建樓三層(也有兩層到五層不等)。自底層至頂層,每層甲板周圍都建有女牆,上有弩窗箭孔,外層皆用氈革(生牛皮)包裹,可抵禦敵人火攻。由於艦體型巨大,每層甲板皆可放置較大型兵器,如砲車、擂石、鐵矛和長竿等,亦可奔車馳馬,遍插幡旗,以壯聲勢。【宋史】中曾記載南宋初年,宋高宗就是乘坐樓船避過金兵的追擊。

    巨艦(如上圖)︰亦為水師的指揮艦之一。其甲板上建五層船艙,高約百尺(約三層樓高)。每樓層四周皆開窗口,可以箭弩兵器攻擊敵艦用。在船艙左右各五十尺處,各安置一支長六尺拍竿,以攻擊逼近的敵船。此船可乘戰士數百人之多,可見戰船之巨大。據載南宋高宗時,水軍就曾以建造的一種多輪的巨艦,大敗當時盤據於洞庭湖的水寇楊么叛軍。


車輪舸︰此艦最大的優點,在於其行速疾快,所謂「以輪激水,其行如飛」。國內歷史學者認為,此型船為宋朝水軍所重用,應是在北宋末年間;在我電視台播放大陸知名戲劇「水滸傳」中,所出現北宋末年宋官軍進剿「梁山泊」好漢時,擔任水師先鋒打頭陣的戰船即為此型艦。另在南宋初年,宋名將韓世忠在「黃天蕩」一役中,大敗金兵所使用的主力戰船「飛輪八楫」快船,應該也是此型戰船的改良型。

    海鹘(如上圖)︰鹘就是隼,海鹘是一種可以在惡劣天候下作戰的攻擊艦,船型前寬後窄艏低艉高,是仿照海鹘的外型而設計建造的。兩舷各置四到八具的浮板,其形宛如海鹘翅膀,功能在使船於驚濤駭浪之中能平穩航行。甲板上船艙均以防火攻之生牛皮圍覆成女牆狀,上有弩窗箭孔可行攻擊外,並可防止巨浪重擊木製的船體而影響航安。

                     走軻
走軻︰此艦行動靈活,來往自如似海鷗,可出奇不意攻擊敵人,為小型快速攻擊艦之一。船艏上有半圓形棚架,棚上有弩窗箭孔以便攻擊敵人。艏前寬尾窄,艉兩頭突出似魚尾,並建有可隱蔽類似小型碉堡式的船艙。甲板上兩側建有弩窗箭孔之女牆,兩舷開有槳孔。此型艦之戰士多為能征善戰的勇士,平時多在船艙內活動,遇戰事時則登上甲板作戰。

      蒙衝
蒙衝︰此船型小而行動敏捷,為主要攻擊艦之一。以生牛皮包覆整個船艙與船板,兩舷各開數個槳孔以插槳船,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敵人火攻。每層船艙四面皆開有弩窗矛孔,可攻擊各方向之敵人。此種戰船在北宋時仍為簡單的型式,但在南宋以後則逐漸發展成多槳而構造較複雜的不同類型蒙衝,為南宋名將虞允文在采石磯一役攻擊金帥完顏亮的主力型戰船。


另在經書中也記載了在宋朝水軍中,還有「飛虎戰艦」及「無底戰船」(湖船底,戰船蓋、海船艏艉)等型戰船的名稱,雖在一些的史冊曾經記載,然卻無法搜尋得到相關的圖錄。其次是在【武經總要】書中圖錄的這些戰船,都沒有繪出裝置有桅牆風帆,而在同一時代的一些相關史籍中,卻已記載了當時的戰船早已大量在使用了風帆,遺漏這些史料是對研究中國舟船的演進發展,在考證上相當可惜的。

     

宋朝時著名的船匠高宣所製造具撞竿之車輪舟船型

此外北宋時「海船」的快速蓬勃發展,也更是令人注目。北宋年間為了遣使出訪高麗,曾建造了巨型的「神舟」海船,該船長達三十七丈、寬七丈五尺,係尖型船底,並裝置了數座高達十餘丈的風帆桅杆,可見當時造船技術之精良。

北宋「靖康之難」欽、徽二帝被擄,高宗南渡偏安。金帥完顏宗弼率軍乘舟順江大舉南下,肆掠金陵後北歸之時,遭南宋名將韓世忠,以海舟在鎮江焦山、金山一带攔截,並將金兵逼入「黃天蕩」,圍困長達四十餘日幾乎擒獲宗弼,後來金人聽計掘開老鸛河,迂迴繞至宋軍上游,用小船縱火焚燒,重創了宋水軍龐大且運轉不便之海舟戰船。因此「黃天蕩」一役,南宋的水軍可說是「成也海舟、敗也海舟。」

 

 

宋朝時著名的船匠高宣所製造具撞竿之車輪舟船型

宋朝時,已將車輪舟納入其水軍戰船的編制中,並具有相當的規模。南宋高宗年間(公元一一三0年), 洞庭湖水盜楊么等反叛,因獲當時著名船匠高宣之助,大造車輪舟,曾建造了命名為「和州載」具24車輪的大樓船,史載楊么叛軍「兩月之間,水寨大小車輪船十餘制樣,勢益雄壯」,「以輪激水,其行如飛,旁置撞竿,官軍迎之輒碎」。南宋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南宋的水軍亦倣傚叛軍大造車輪船:「官軍戰船亦效賊車船而增大,有長三十六丈廣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寸,未及用而岳飛以步兵平賊。至(金主)完顏亮入寇,車船猶在頗有功雲。」

 

而在歐洲車輪船的第一次試驗,是於公元一五四三年(明世宗年間)在西班牙巴塞隆那所進行的。可知在中國已大規模發展車輪船並將之編成水軍主力戰船時,尚較歐洲第一次試驗早了約四百年。
到了南宋末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南宋的殘軍與蒙古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展開了一場歷時二十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達五十餘萬,動用戰船至少在二千餘艘,最終宋軍戰敗全軍覆沒,戰船沉沒無數,南宋少帝趙昰由丞相陸秀夫揹負下在崖山奇石上投海殉國。據史載南宋「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自此南宋王朝劃上了句號。而此役,亦是中國歷史上,在改朝換代時少有的一次慘烈大海戰。 

 

 

     元代海船


到了元朝,海船的角色逐漸走上了中國戰船舞台的另一階段。宋元兩朝,戰爭面已逐漸將戰爭從內河擴大到了海上。而元朝在發揚宋朝既有的造船技術基礎下,奠定了明朝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和九桅寶船上,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當時阿拉伯人在遠洋航行已逐漸衰落,印度洋上航行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四桅遠洋海船,載重量約在三百噸上下。 
在【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公元一二九一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備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張十二帆。」指派馬可波羅從泉州啟航,護送闊闊真公主至波斯成婚。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港」在當時摩洛哥的大旅行家伊本. 白圖太於公元一三五五年所著的遊記中:「泉州為世界最大港之一,實可云唯一之最大港,余見是港有大海船百艘,小者無數」;據載當時與泉州有往來的國家和地區約近百個。因此,可作元朝時航海及拓展對外貿易繁盛的歷史見證。
在軍事上,元朝曾五次對海外用兵,少則五千餘人,多則十四萬人,動用戰船少則五百餘艘,多則三千艘,戰船也多採用南宋的製作方法。在對日本用兵前,元世祖忽必烈即派人前往江南地區督造戰船千艘,實際上就是南宋水軍經常用的「蒙衝」戰船。其實元朝水軍遠洋作戰能力亦是相當的堅強。但每因後援不濟、或對海上指揮不當、或天候時間選擇等因素,對海外用兵作戰往往以戰敗收場,自此元朝水軍作戰的能力便一蹶不振。
 
、鄭和七下西洋
明朝成祖時,派三寶太監鄭和率龐大船隊「七次下西洋」(公元一四0五至一四三三年)二十八年中,史料記載航行到達今東南亞、南亞、中東伊朗和阿拉伯等地,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等共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此一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除標誌著明朝在當時造船、航海技術已到巔峰之際,更是在「中國海軍史」上寫下了一頁驕傲的史篇。

      

 鄭和寶船


【明史】在鄭和寶船有關的記載:寶船是船隊最大者,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十五丈;在羅懋登所著【三寶太監西洋記】寶船有九桅十二帆,馬船八桅、糧船七桅、坐船六桅、戰船有五桅。在周世德著【中國沙船考略】寶船有十六橹至二十橹,舵重四八一0公斤。史書亦記載寶船造價之高「須支動天下一十三省錢糧繳納,方才夠用。」而寶船上的建築氣魄宏偉在【三寶太監西遊記】中這樣記載:「其上建有頭門、儀門、丹墀、滴水、官廳、穿堂、後堂、庫司、側屋,另有書房、公廨之類,都是雕梁畫棟,象鼻挑檐」,寶船儼然同陸上帥府一般,乘風破浪如履平地。


其次「福船、廣船」於明朝時,也在發展成為著名的戰船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明朝大將戚繼光的抗倭和明末鄭成功收復台灣與荷蘭的戰役中,福船、廣船都曾經大放異彩。戚繼光自奉令操練水師,即認為「福船耐風濤,且禦火」,故親自督造適合作戰的三種型福船,即大福船、海蒼和艟橋。

 明代大福船


【明史】中記載:「大福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闊,首昂尾高,帆桅二座,傍護以板,上設女牆及砲床。船中為四層,下實土石(現稱壓艙或壓載,運用土石保持船身平衡,此方法在北宋時已使用),次寢息所,次左右六門,中置水櫃,揚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臺(置放火砲、弓箭),穴梯而登,傍設翼板,可憑以戰。矢石火器皆俯發,可順風行。」大福船靠風力航行,在順風順流下更能發揮威力,故戚繼光曾讚ㄖ:「福船乘風而下,如車輾螳螂。」

而蒼船比大福船稍小,艟橋船比海蒼船又小。戚繼光認為「倭舟甚小,一入裏海,大福、海蒼不能入,必用蒼船逐之,衝敵使捷。溫(溫州)人謂之蒼山鐵也。」大船吃水深,作戰時遇到逆風逆流、淺水航行,受到阻力時就得用小型戰船來作戰,如沙船、鷹船。沙船可接戰,然無翼蔽。鷹船兩端銳,進退如飛,傍釘大茅竹,竹間窗可發銃箭,窗內舷外隱人盪槳。先駕此船入賊隊,沙船隨進,短兵相接,無不勝。」 
廣船在抗倭戰役也一樣受到戚繼光相當的重視,尤其是廣東東莞的「乌槽」和新會的「橫江」,更是戚家軍的主力戰船之一。「乌槽」船底塗黑漆,船型上寬下窄。「廣東船,鐵力木為之,視福船尤巨而堅,其利用者二,可發佛郎機(葡萄牙製大砲),可擲火球。」敵船遇火球燃燒沉沒,敵船接近,廣船則以其巨大船體撞之,使之粉碎。

 

「橫江」戰船

「橫江」戰船,船有六至十六支橹,二根大桅,桅杆上設有大小「望斗」,上蒙犀皮以防敵箭,可進入三、四人進行瞭望監視敵情;船舷西側有佛郎機大砲、霹子砲等當時的各種火器,火力可謂相當強猛。
明朝的水兵營每營編2哨,共510人,配大、中、小戰船10艘,裝備大炮4門,佛郎機40門,碗口銃30門,噴筒500個,鳥嘴銃68支。使用火炮和佛郎機者132人。
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4月,明遺臣鄭成功親率25000名將士,400餘艘戰船從金門出發駛向荷蘭人佔據下的台灣安平。鄭水軍在荷艦火力優勢下,掌握其艦體龐大運轉不便之弱點,在與荷海軍前後兩次的海戰中,成功的運用「火船」戰術,打敗了其駐臺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增援計14艘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風帆戰船,使得荷蘭海軍士氣瓦解無力再戰,遂於公元1662年簽訂降約,結束了其在台灣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

 

1996年荷蘭仿製1628年當時的荷蘭三桅風帆戰船,並欲今年
2004年訪問亞洲,該船現泊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口
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造戰船與東瀛倭寇海賊海戰屢獲勝利,迄至鄭成功驅逐臺灣島上荷蘭人止,這已是到了中國古代戰船最後光輝盡頭的時代。

 

以下為清朝舊式水師戰船


七、鴉片戰爭到馬江海戰時的清朝水師


清朝二次鴉片戰爭前的海軍主要仍是依靠舊式的水師,包含了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惟後者兵力遠超過前者,但一樣都是個紀律鬆弛、腐敗的組織,各水師營都是由當地的總督府所管轄,並無一個全國性統一指揮的海軍組織架構。而水師所使用的戰船種類繁多、船型複雜,光是外海戰船船型就有28種之多,內河型戰船更多達30至40種之雜。

 西元一八四0年(清道光年間)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當時清朝全國水師戰船的總兵力中,外海戰船共約930艘。而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蘇等東南四省,敵前水師的兵力共約十萬人,大小戰船約計700餘艘。

鴉片戰爭時的英海軍戰船

在「重陸輕海」下的滿清政府,更是花費大量的財源積極建設陸上要塞砲台,總計全國裝備了達二、三千門的岸置火砲;但這些數字龐大的軍火,在鴉片戰爭中與英國16艘現代化的蒸汽戰艦作戰下,完全是不堪一擊。戰史亦記載了滿清舊制水師的戰船在鴉片戰爭戰敗後,又曾與清中興名將沈葆楨於公元一八六六年所創建的福建艦隊,共同參與了公元一八八四年(甲申年)中法「馬江之役」,結果是全軍覆沒。
公元1884年中法甲申(馬江)海戰時滿清南洋海軍戰艦 

上圖旗艦揚武戰艦沉沒

     上圖伏波軍艦自沉

下圖 福星軍艦沉沒


以下兩幅圖突顯了滿清政府的「重砲輕船」政策

  

    上圖英海軍艦砲攻擊要塞

下圖 大沽砲台攻擊英艦

 

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戰敗後法國國內宣傳捷報之報章

在中、法「甲申(馬江)海戰」十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裝備現代化的滿清北洋海軍又戰敗並遭到日本海軍全殲的命運,中國除割地台灣外,還賠償日本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在這筆清朝的兩億多兩戰債,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國銀行團借款償付的,最後總計本息高達六億兩。而總括清廷卅年來投資在建設艦隊的全部經費也不過是兩千萬兩,戰前李鴻章因頤和園等工程挪用海軍款,致不足更新艦隊裝備之數更僅不過是區區六百萬兩而已!而日本自此有了充份的資本來振興其國家實業,並建設其強大的「聯合艦隊」,躍居成為世界三大海軍國之一;反觀我中國的命運,從此陷入貧困落後且不能自拔的境地,而海軍自清末海戰慘敗以來,各項的建設遲滯,艦艇始終是陸軍的一支附屬兵力,並喪失了對國家軍事及國防上的主導地位。一著之差,影響中、日兩國命運至今,吾輩重讀這段血淚歷史,怎能不感到悲憤嘆息呢!望我海官人應以「建設第一等海軍」為職志,互勉之!
 
資 料 來 源
一、歷史月刊
二、中國軍艦博物館網站
三、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數字博物館網站
四、中國古代舟船網站
五、中國歷代戰爭全集
六、古今圖書集成
七、圖書兵器戰爭史  從刀矛到核彈 
   陳仲丹       三聯書店
八、世界軍武發展史  水面艦艇篇
            張玉崑 靳懷鵬   世潮出版社
 
 
插入自 <http://www2.cna.edu.tw/961213/month/cnadata/mm/23-4/23-4-6.ht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kj&aid=7501058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水師
2013/04/15 01:01
樓船好帥勁, 南長江北河淮, 您選邏中的有趣題裁, 外連網頁中有圖解許多, 更增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