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10 09:11:52瀏覽50|回應0|推薦0 | |
痛經的原因 壹、 前言: 一、患者黃小姐,原來月經來小腹疼痛,嘔心想吐,冒冷汗,痛到在地上打滾,沒辨法上班。 二、經過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醫師,幫她調經半年期間,服用中藥後,也減少冰品,症狀改善很多;現在不再痛經了,已準備懷孕。 三、現今小女生,生活習慣不良,再加上飲食西化,不外乎燒烤、炸辣、油膩之品(漢堡、薯條),再加上冰品飲料盛行(珍珠奶茶、可樂、檸檬紅茶)。 四、當炎炎夏日,不少年輕小女生,狂吹冷氣,加上穿短褲、小背心,使得子宮受寒的情形相當嚴重,造成有痛經的女性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貳、 痛經的原因: 痛經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類: 一、原發性痛經: 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也稱功能性痛經,與精神緊張、體質虛弱有關,有的原因不明。 二、繼發性痛經: 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或其他疾病引起,如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狹窄、子宮過度傾屈、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參、 痛經的發作時間: 一、原發性痛經:是指經痛開始於初經或初經以後不久,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也稱為功能性痛經。 二、續發性痛經:出現的時間比較晚,經常是二、三十歲以後才開始,因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痛經,如廣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粘膜下肌瘤等。
肆、 痛經的病理變化: 一、原發性痛經: (一) 一般認為與前列腺素過量分泌有關。 (二) 這些前列腺素會使子宮肌肉層異常收縮,減少血流供應,因而造成小腹疼痛和腰酸,有如生產後子宮收縮一樣。 (三) 原發性經痛,有時候在月經來之前幾個小時就感覺到了,不過比較常見的是月經第一天才開始,也是這一天最不舒服,時間持續半天或一天就過去了。 (四) 除了腹痛之外,全身的症狀有眩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瀉、頻尿和脾氣暴躁。 二、續發性痛經: (一) 以子宮內膜異位最常見。 (二) 「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通常覆蓋著整個子宮腔內,這種正常的內膜組織若是長到子宮外面,就稱之「子宮內膜異位」。 (三) 「子宮內膜異位」但也可能侵襲卵巢,產生內含積血的卵巢囊腫,時間漸久,這些積血變黑,成為深如巧克力般的顏色,因此習慣上被稱為「巧克力囊腫」。 (四) 通常子宮內膜異位會造成月經期間的疼痛、性交時的疼痛、不孕症。 (五) 此外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也有痛經及經量過多的現象。
伍、 中醫的分型及證治分型: 不管那一類痛經都要適當的預防護理。請找合格的中醫師為妳量身定作適當的用藥,請不要自行服用,造成病情惡化。 一、肝鬱氣滯型: (一) 症狀:長時間下來,情緒因素影響,症狀可見包括胸悶、煩躁、多怒、眠差、腹脹等。 (二) 治法:疏肝調氣。 二、血瘀胞宮型: (一) 症狀:多因憂鬱或緊張壓力引起,大多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乳房脹痛、經量少、色暗有血塊,通常隨著血塊的排出後,可以減緩疼痛。 (二) 治法:通經活血。 三、寒濕凝滯型: (一) 症狀:多因經期冒雨涉水、或游泳、或貪吃生冷,感受寒邪而作痛。症見經前或經後小腹冷痛、或絞痛,得熱則痛減,手腳易冰冷。 (二) 治法:活血祛瘀,溫經散寒,益氣養血。 四、氣血兩虛型: (一) 症狀:多因脾胃虛弱,或大病、久病氣血俱虛而引起痛經。常見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得按痛減,經色淡且量少,面色蒼白,頭暈乏力。 (二) 治法:調和營衛,氣血雙補。 五、肝腎虧損型: (一) 症狀:因為熬夜過度疲勞,或是工作過度。其表現爲經淨後小腹隱痛、經血量少、經期後延、腰膝痠軟、或有潮熱、頭暈耳鳴。 (二) 治法:補益腎水,平調肝氣。 陸、 痛經預防護理: 一、增強體質、生活規律、勿過度勞累。 二、在月經期,前應避免劇烈活動,過度勞累、忌生冷飲食、或用冷水洗浴或在冷水中工作。 三、防受風冷寒濕之邪入侵,尤其是防止受寒注意保暖。 四、精神方面消除恐懼、焦慮及精神負擔。 五、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會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 六、如果,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喝酒將加重此症狀。
柒、 長期痛經造成的結果: 一、痛經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劇烈疼痛、腰酸、甚至噁心、嘔吐的現象,是婦女的常見病。 二、痛經只是子宮異常最明顯的外在表現。 三、子宮異常還會使陰道內表層細胞數和分泌液逐漸減少,引起陰道萎縮、乾燥不適,產生痛苦的性生活不悅感。 四、據臨床統計,60%的痛經女性,婚後易出現性慾底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後盆腔酸漲感、子宮炎等症狀,這直接導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五、痛經總會給女性帶來許多煩惱,嚴重的會直接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六、與不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七、臨床觀察,不孕患者中約有半數以上伴有輕重程度不同的痛經,因此積極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