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空探索/WISE升空3個月 讓黯黑小行星大舉現身(轉)
2010/04/09 19:07:24瀏覽272|回應0|推薦3

太空探索/WISE升空3個月 讓黯黑小行星大舉現身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廣角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搜尋昏暗的天體,如棕矮星、巨大塵雲和近地小行星等,由於溫度很低或表面反照率很低,因此只能在紅外波段偵測到這些天體。升空才短短3個月,目前WISE每天都發現幾10顆新的小行星,效果好得驚人!

WISE新發現的小行星多半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主帶小行星(main-belt asteroid)」,但少部分是接近地球的近地小行星(near-Earth objectNEO),甚至是軌道可能接近地球至800萬公里以內、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其中一顆PHA曾在1996年觀測到,但後來就一直沒有它的蹤跡,此番在WISE的超高功力下才又現形。而WISE也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最接近地球時約僅112萬公里。

上圖是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間隔一段時間、2次拍攝金牛座天區後疊合的結果,畫面中不會閃動的亮點是遠方的天體,而會移動的亮點則是小行星。在紅外波段下,絕大部分的太陽系盤面上的天體是岩質天體。從這張圖中,您可以看到數10顆小行星在移動,由此可知紅外觀測在小行星搜尋上非常有效率。

WISE330小時會追蹤觀測每顆PHA,然後做未來幾星期的近期軌跡預測。這些資料都會送到NASA經援的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MPC再將之公告在NEO確認網頁(NEO confirmation page),對這些天體有興趣的天文學家或業餘愛好者便可去持續追蹤觀測。

雖然近期內不太可能有像毀滅恐龍那樣直徑達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襲擊地球,但尺寸小一點的小行星則有可能,一旦發生將會使地球某個區域受害,因此必須仔細搜尋這些可能的太空炸彈,並盡可能詳細的測量它們的軌道。如果真的發現有威脅地球生命的危險小行星,也可以提早想出因應對策。(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neshih&aid=392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