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烏衝突一周年|烏醫療設施遭嚴重破壞,將影響整體人口健康
2023/02/22 20:00:00瀏覽5728|回應0|推薦0

瓦倫蒂娜·莫茲戈娃(Valentyna Mozgova)在空蕩蕩的醫院大廳裡清掃碎玻璃和其他散落一地的殘骸。她小心翼翼地避開散落在地板上的俄軍火箭彈碎片,以免再次發生爆炸。這是她每三天一次的固定工作。

莫茲戈娃所在的馬林斯卡亞中央地區醫院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克拉斯諾霍里夫卡,俄烏衝突爆發後,炮火不僅摧毀了該院的神經內科和婦科等關鍵科室,還迫使這裡的醫務人員逃離,但莫茲戈娃選擇留下。自上世紀80年代末從醫學院畢業以來,她一直在醫院的實驗室工作。

目前,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另外五個因衝突中失去家園的人,還有一隻狗和一隻貓一起來到醫院的地下室避難所。

“一切都在腐爛和分崩離析。”她向美聯社表示,“但我受夠了。我想過正常的生活,睡在床上,看電視,不要聽到爆炸聲就跳起來,冷靜地工作,做好我的工作。”

烏克蘭東部醫務人員的遭遇僅僅是烏克蘭民眾生活的縮影。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6日,烏克蘭扎波羅日亞,當地修復70年曆史的軍事醫院建築,以接納更多傷者。視覺中國圖

近三分之一烏民眾無法獲得醫療服務

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2月21日公佈的一項新調查,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近一年來共發生了707起針對醫院、衛生工作者和其他醫療基礎設施的襲擊事件,這摧毀了烏克蘭的衛生系統。從2022年2月24日到當年12月31日,平均每天發生兩起針對醫療系統的襲擊,包括轟炸醫院、虐待醫務人員和向救護車開槍。

美聯社2月21日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的記錄顯示,俄烏衝突中有750多起針對衛生系統的襲擊事件,導致101人死亡,烏克蘭衛生部長利亞甚科近日表示,該國有1200多個醫療設施在俄烏衝突中直接或間接受損,173家醫院因受損嚴重無法修復。

報導稱,針對醫療設施的襲擊在衝突初期最為頻繁,在2022年2月的最後四天和整個3月共發生了278起襲擊事件,即平均每天8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1日報導稱, 2022年4月19日17點20分,一枚俄軍發射的導彈擊中了烏南部尼古拉耶夫州巴什坦卡唯一的一所醫院。爆炸摧毀了門診診所和一些關鍵醫療設備,而爆炸的衝擊波席捲了醫院的其余建築。

該院院長阿拉·巴塞安向媒體表示,儘管醫院因導彈襲擊受損,但該院醫護人員第二天早上仍然出現在工作崗位上。在雨中,他們用手清理殘骸。一天半後,在窗戶仍然用保鮮膜包裹、門都沒有的情況下,醫院恢復運作。

“我們是這個地區的命脈。”巴塞安說。在襲擊發生後的第二天,她回到被毀的建築物時,病人詢問他們的醫生下一次可預約時間是什麼時候。她意識到自己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治療病人。

“我們沒有時間,我們必須迅速恢復一切並繼續我們的工作,因為人們需要我們。” 巴塞安說道。

根據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2022年12月的一項調查,近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無法獲得醫療服務——該國東部和南部地區的比例更高。

人口健康損失將長期存在

CNN報導稱,根據烏克蘭醫療保健中心(UHC)智囊團的研究,眼下馬里烏波爾市近80%的醫療保健設施因俄烏衝突被毀,該市僅剩10萬人口,其中多為弱勢群體或老年人。該市議會稱,截至去年6月,至少有32萬馬里烏波爾市民逃離、被迫搬遷或死亡。

“隱性的健康損失是巨大的。” UHC聯合創始人兼烏克蘭前衛生部副部長帕夫洛·科夫托紐克(Pavlo Kovtoniuk)說,“我們看到,在最近俄軍撤出的烏克蘭領土上,醫療保健服務和藥品嚴重匱乏。”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調查顯示,對醫療設施的襲擊對烏克蘭民眾的健康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導致他們無法獲得醫療服務、疫苗接種率降低、慢性病管理面臨障礙,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損害。即使在遠離前線的地方,烏克蘭一些中小型社區也因零星的襲擊受到影響。科夫托紐克說,這些地方通常只由一家醫院或診所提供服務,襲擊造成的長期影響只有在未來幾年才能看到。

“衝突的影響在建築物受到物理損壞後將長久存在;無法獲得必要的護理和基本藥物會破壞人口的總體健康程度。” 人權醫師組織研究主管克里斯蒂安·德沃斯(Christian De Vos)說道。

美聯社報導稱,烏克蘭是歐洲和中亞地區艾滋病毒感染人數第二多的國家,也是耐藥結核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在感染這些疾病的人中,接受治療的人數急劇下降。此外,由於烏克蘭人在國內和歐洲多國流離失所,因此很難跟進或追踪新的感染病例。

借錢好夥伴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 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私人借款 借貸服務小額週轉,找安貸網銀行貸款融資周轉紓困服務找立借網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annmon&aid=17844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