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08 04:31:16瀏覽271|回應0|推薦14 | |
太極拳中有陰陽,並且強調的是慢,慢中可以看清很多事情的真相,從這樣的角度我似乎看到劉伯溫的嘴角微揚著說:「時機未到。」 因為時機未到,所以種子還未能發芽,因為時機未到,所以果子還不能吃,因為時機未到,所以還不能承擔大責,因為時機未到,所以你還在等待,慢慢活出生命最美好的那一面。 在忙碌的工作後,我開始選擇一個不同的回家方式─散步,每天走五六十分鐘的路回家,有時閒晃在街道上,更把回家的時間拉長,慢慢沉澱一天的思緒或是讓腦袋放空,以免被一籮筐該做與不該做的計畫轟炸得體無完膚,有時走著走著總會想起以往還是小孩子時,放學後獨自閒步在鄉間小徑上,風微微的吹著心中的喜怒哀樂,彷彿這樣的動作,ㄧ切該重視的不該重視的都會走遠,很喜歡這樣的生活,但是一進入了都市之後,生活的嘴臉就壓得我們不得不成小矮人般的擠身競爭之中,往往連自己是誰都很難想起,而何時該快何時該慢更是令你我感到迷惘的,如果你也疑惑,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演奏ㄧ場有快有慢的和諧人生吧!JOAN 生命之潮不停迅速奔流 ──一七八二年,考柏(William Cowper) 適者生存,而不是快者生存 不知可否有人曾經停下生活的腳步這樣想過:我們為什麼總是如此匆忙?我們可不可能放慢腳步,又或者放慢腳步是不是比較好? 在這廿一世紀初期,每個人對事情的態度都不得不加快腳步。包括上班、上課的人,工作、課業多得讓我們必須加快腳步,有時甚至都在假日裡加班、趕才藝班,不然事情做不完,擔心被說成能力不夠,甚至被老闆責罵,擔心趕不上同學的進度,所有的壓力如漫天風雪而來,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暨主席施偉伯(Klaus Schwab)也提到現代人對速度的需求:「我們已經從一個大吃小的世界轉變成一個快吃慢的世界。」 因為世界變成快吃慢,所以我們不斷想用更少時間做更多事,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這樣的執著心態,已經太過度了,甚至已經變成一種癮,一種盲目的崇拜。即使速度開始產生反效果,讓我們連睡覺都還在承擔壓力,但我們仍堅守「還要更快」的信條。 工作進度落後了?換個更快速的網路連線。減肥無效?試試抽脂。太忙了沒空煮飯?買個微波爐。但有些事情卻是不能也不應該加快速度,而是需要花費時間,需要慢慢來。當你讓不該加速的事情加速了,當你忘記如何放慢腳步,你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生活上我們往往被速度奴役,並且受到同樣的惡性病毒——快速生活——危害,這種生活粉碎了我們的習慣,侵犯我們家庭的隱私並迫使我們活在速食文化當中。 很多人被這樣的快速生活搞得瘋狂並且憂鬱,每天承受的就是快快快的壓力,ㄧ早起床趕上班,下班趕接孩子、做飯、做家事,趕上課學習新的思想,週而復始的生活著,連生活最基本的意義跟價值都漸漸忘失了,曾有的夢想、悠閒的生活,都在急促的腳步中流逝,但是,你是否曾經想過,生命一定要快速才叫充實嗎?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領導課 強大的壓力是隨憂鬱症而來,抑或強大的壓力引發憂鬱症?兩者間有何關連、相關程度有多密切? 史丹佛神經內分泌學家沙波斯基認為,憂鬱症終究是與壓力相關的原發疾病。 事實上,壓力的確造成生理變化。 我們是否也淪落為壓力的人質,百分百的拼工作表現,但是代價卻是心臟病發的躺在病床上?或是憂鬱症讓你生活失調? 行動快速,心境緩慢 姚仁祿在他的部落格中提到這麼一段話:「我一直期待一種境界:行動快速,心境緩慢。」,因此他倡導生活就該像麥可.喬丹打籃球一樣,看起來是非常快速的切入上籃,但是他的「快」卻是用無數個「慢」組合起來。「在高速的世界,自在的開慢車」,是姚仁祿認為現代人可以努力的方向。要準確、快速,同時又要優雅、緩慢,姚仁祿認為這是要功夫的,是要每天「練球」的。 其實慢活並不是要我們活得慢吞吞,而是爭取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肯特蘭斯是一九九○年代建於馬里蘭州蓋瑟斯堡(Gaithersburg)的郊區大海中的一座寧靜之島。在這裡,有大約六十家的店舖與事務所,可以滿足居民種種需求,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年輕的母親會推著嬰兒車到大街上喝杯咖啡或買點東西,小孩走路上學、去練習足球、上游泳課與鋼琴課。傍晚時,肯特蘭斯街道上一片嘈雜,擠滿了步行的民眾,有人與朋友聊天,有人正準備上館子或看電影,也有人只是到處走走。幾乎就像電影「歡樂谷」中的場景。 在這裡所有的人幾乎都是從傳統郊區逃離的。在先前的住處,有人得開 在這裡的居民有一種舊式的親密關係。當社區居民維繫良好的關係,民眾會有歸屬感。所有人都互相認識,侵入者便很容易辨識,因此犯罪率非常低,甚至有人是不鎖門的。而家長會幫忙在街上尋找鄰居的孩子。生活步調放慢之後,居民感情更加親密,而居民便更加放鬆,步調也更慢,這樣的生活方式有安撫的作用,並對生命變產生了某種潛移默化的調節作用。 而這樣作用的效果有多深遠呢?在肯特蘭斯大多數的居民,雖仍必須開車到社區外那片廣大惡劣的世界裡上班。但因為緩慢的家居生活中和現代職場的忙亂壓力,所以就算像身為萬豪連鎖飯店保全部門的副總經理,查德‧卡拉罕在經常要出差,而且每週工作五十小時,每天花四十分鐘開車上班之後,仍然覺得在辦公室辛苦工作一天之後,肯特蘭斯就是最有效的鬆弛劑。 他說:「回到家以後,我真的可以感覺到壓力開始解除,我可以感覺到血壓下降。」查德說:「我想反過來應該也有後續影響吧:我會帶著比較輕鬆的心情去上班。當我真的感覺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想想肯特蘭斯就會舒服一點。」 卡拉罕也發現有些很好的想法,都是自己在社區散步時想到的。「我在這一帶散步的時候,經常陷入沉思。」他說:「如果我工作上遇到什麼問題,經常是還沒有發現自己在思考就已經將問題解決了。」 這一群人就是透過慢活調整快活中的壓力,使自己能掌握生命中的每一個美好,所以慢活並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慢下來,而是該快則快,能慢則慢,在這之間取得平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活出生命最美好的那一面。 那麼你呢?也想透過慢活慢慢活出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一面嗎?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 參考資料:卡爾‧歐諾黑─慢活 天下雜誌─工作與生活的均衡 寫於2007/8月培訓雜誌(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