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露德朝聖地
2009/06/28 23:47:05瀏覽1870|回應0|推薦4

五月是天主教會的玫瑰月,這個月全球天主教會以崇敬聖母為主題,特貼這一篇原刊在於探索雜誌的【露德朝聖地】與讀者分享。

露德是全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150年前,聖母瑪利亞在此現身,此後發生的醫療神蹟無可勝數。每年都有超過500萬人次的朝聖者造訪「露德」,去年的朝聖者數量更加龐大──我就是其中之一。

偉大的法國學者「托克維爾」在他偉大的巨著《美國的民主》一書序言中曾寫到:一個沒有信仰的社會是不健康的社會。人總是需要某些信念才能這充滿艱辛的世界中生活下去,也許正是這樣,信仰在人靈深處總有它的份量與需求。法國最著名的朝聖地「露德」,一根根燃燒的蠟燭,正代表人們這樣的祝禱與渴求。

露德是法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主教(羅馬公教)朝聖地之一。朝聖地的緣起是十九世紀一位在此生活的貧窮農家女,看見了聖母顯靈。這尊身束青巾的雕像是根據這位日後被封為聖女的印象所塑造,藍天下的聖母雕像撫慰了千千萬萬到此朝聖的信徒。


去年(2008)是「露德」(Lourdes)的150週年紀念,在此之前,羅馬天主教會和普世的天主教徒們無不引頸期待,準備在這個特殊的紀念年份裡前來「露德」朝聖。
「露德」在哪裡?它在全世界的八億多天主教徒心中的份量又是如何?這一切都得細說從頭,然而在進入這一段相當特殊的朝聖旅程之前,必須先知道一些關於「露德」的具體資訊:
「露德」位於法國的西南方、庇里牛斯山的北麓,大約在西班牙、法國的交界,是一座小小的山城,目前只有一萬五千名居民定居於此,如果拋開富有宗教情懷的朝聖行為不談,就純以觀光資源而言,「露德」被群山環繞的自然景觀也是相當的傲人。
此外,法國的觀光旅遊業舉世著稱,全國以首都巴黎的旅館總數最多,其次就是「露德」了,每年都有超過500萬人次的朝聖者造訪「露德」,上個世紀就達到了20億人次,2008年的「150週年紀念」更為「露德」吸引來數量更加龐大的朝聖者,我就是其中之一。

眼淚決堤是真情流露

我自小就成為天主教徒了,也早已聽過「露德」的故事,不過等到我真正抵達「露德」的時候,竟然已是成年的熟男年紀,只是對「露德」不再懷有天真的慕情,而是與其他朝聖者抱持著同樣的理由──來此尋求心靈的醫治。
記得在我興起「造訪露德」的念頭時,我正處於人生的低潮,身體、心靈都完全振作不起來。當時我正在「普羅旺斯」的一處修道院(中古時期即已存在)採訪,院內有一位修道人士得知我的情況、而且看到我那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樣,於是向我提議:何不到「露德」走走?
在他的鼓勵之下,我從「里昂」搭上了直達「露德」的夜車,晚上八點鐘上車,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就抵達了這個全世界最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離開了車站以後,一路上都有清楚的路標指引方向,在我依指示抵達「露德」時,終於看到遠方山腳下、建於19世紀的「露德聖母大教堂」。童年對於「露德」的美好記憶,加上此刻的處境,我的眼淚竟不聽使喚地開始決堤。成年人站在路邊痛哭,在這裡是相當常見的事情,絕大部份的朝聖者都會這樣、因為心靈受到感召而讓眼淚盡情宣洩,這是真情流露,也沒有人會覺得不好意思。
據載,「露德」在19世紀之前仍是一個非常窮困的山村,後來它能夠名揚青史、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出不朽的閃亮光芒,則是因為一位當年居住於此的農家小女孩:波爾娜蒂(Marie Bernarde Soublrous‭_‬1844~1879)。她不會讀寫,沒有任何的社會地位,生長於一個窮困的家庭,磨坊是全家唯一的資產,由於她有幸在那一片荒蕪貧瘠的山區裡看到了耶穌基督的母親(聖母瑪利亞),並受到祂的感召,才使得「露德」爆發出近似宗教奇蹟的力量。


這也是讓我在初來乍到的清晨就受到強烈震撼的主要原因──我終於見識到無遠弗屆的神蹟了。
姑且讓我們先把「露德」的場景還原到150年以前的法國吧:當時是19世紀,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5)剛結束,法國又在越南發動了殖民戰爭(1858~1883),僻居法國西南部的「露德」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山城,與當代的重要大事幾乎都沾不上邊。正史上對「露德」也並沒有什麼特殊著墨,僅知「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查理曼大帝(748~814)曾經在此興建要塞;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時期,英國曾經統治了「露德」近100年……

聖母瑪利亞現身

直到1858年發生了轟動世界的宗教神蹟,「露德」仍只不過是僅有4000人居住的山區小城。
1858年的二月11日,「波爾娜蒂」年僅14歲,她與姐妹們去山上撿木柴,竟在山區的一處山壁上看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全身白衣、腰束青巾、腳穿金色玫瑰裝飾的拖鞋,手裡拿著一串天主教徒誦經時慣用的玫瑰念珠,而且輕輕地向「波爾娜蒂」招手,邀請她一起唸誦《玫瑰經》。
從2月11日至7月16日,白衣女子總共現身了18次,但說也奇怪,每次都只有「波爾娜蒂」看得見祂,其他的人都看不見。消息傳開之後,「露德」就因為這一樁疑似天降神蹟的事情被炒作得沸沸揚揚,一座寧靜的小山村在短短的五個月之間變成眾所週知。
就在大家還摸不清楚事件真相的期間,也發生了數件無法解釋的現象,讓人更加半信半疑,例如:當這一位白衣女子第九次在「波爾娜蒂」面前現身時,祂要求「波爾娜蒂」在圍觀的數千人面前挖掘地面,用挖出來的稀泥洗臉,並且吃地上的野草,「波爾娜蒂」完全遵從祂的旨意。圍觀的人既看不到白衣女子,也聽不到祂說的話,只覺得「波爾娜蒂」像是一個瘋子,因而發出了奚落的嘲笑。「波爾娜蒂」的母親也在現場,她原本還想給女兒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後來實在受不了這樣的恥辱,就強行把女兒拖回家了。然而等到眾人都散去了之後,竟然有一股清澈的泉水從「波爾娜蒂」挖掘的地方湧了出來,汩汩不絕,眾人無不驚嘆:「莫非真的是神蹟!」
白衣女子第13次在「波爾娜蒂」面前現身時,祂請「波爾娜蒂」轉告當地的神父,要求在祂現身的地點興建一座教堂。如此一來,就把原本只是白衣女子與「波爾娜蒂」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不僅牽涉到當地的教會,就連向來都不喜歡談論靈異事件的羅馬天主教會都為之震驚,也無可推諉地介入這一樁極不尋常的現象,「露德的神蹟」已變成了國際事件。
在教會勢力尚未真正介入之前,「露德」的首長、執法單位已經搶先發難,不僅著手調查真相,更進一步審訊「波爾娜蒂」,希望提早確知她的精神狀況是否異常、所見所聞是否純屬年幼無知的無稽之談?以免貽笑大方。

我是「無染原罪者」

真相還沒水落石出,「神祕的白衣女子使露德湧現清泉」的故事已經傳遍了全國,大批的朝聖者蜂擁而至,不顧警察的阻攔,爭相瞻仰清泉。就在當地政府陷入矛盾、不知道該不該立法約束的時候,竟傳出:有一位已被醫生宣告無救的小孩,他的絕望的母親卻用泉水治好了他的病;還有一位礦工,因為長期在污穢不堪的地底工作、導致視力嚴重受損,他用泉水洗滌雙眼,結果卻意外地治好了眼睛、重見光明……。種種的「神奇見證」紛紛冒出,也使得「露德」陷入空前的混亂狀態,幾乎各方的勢力都介入這個舞台角逐。
這一位神祕的白衣女子究竟是誰?也引起多方的猜測,而且有愈來愈多的傳聞顯示:「波爾娜蒂」見到的極有可能就是耶穌基督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只是當地的教會雖然深感不安,卻仍然置若罔聞,一直到白衣女子第17次在「波爾娜蒂」面前現身時,才說出了祂的身分──
當時,白衣女子對「波爾娜蒂」說:我是「無染原罪者」。
透過「波爾娜蒂」的轉述,整個羅馬天主教會(包括羅馬的梵諦岡教廷)都大驚失色、為之譁然。因為「無染原罪者」是神學的說法,才剛剛在四年之前、由當時的「教皇」比約四世(Pope Piux IX)提出,而且僅流傳在神職人員之間,一般的教徒根本不可能聽過這個名詞。「波爾娜蒂」只不過是一個14歲的農家小女孩,她既不識字,連「露德」當地的土話都不見得能完全搞懂,怎麼可能說出「無染原罪者」?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自此之後,羅馬天主教會開始真正評估這一事件所代表的意義,1864年,羅馬天主教會逐漸承認「波爾娜蒂的奇遇」是一項神蹟,並在她看見聖母的地點興建一座教堂,專門呈獻給聖母。「波爾娜蒂」的命運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那時她已22歲。
「波爾娜蒂」進入了位於Nevers的修女院,在那裡接受教育、研習神學,並成為世人眼中的「聖女」。然而她在修女院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19世紀時的修女院仍存在著階級意識,院中有不少修女來自於貴族或富有的家庭(被送來學習服從及諸多美德),她們無法接受「一位貧窮山區的農家女能看見聖母」的事實,而她們謹守教規、熱誠祈禱多年,卻得不到這樣的恩惠。

羅馬天主教會封她為聖女

「波爾娜蒂」在修女院裡生活了13年,在她35歲的那一年(1879),因為長期的慢性疾病而蒙主恩召,而此時「露德」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紀元,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山城變成了天主教的朝聖地。
「露德」的聖母教堂也規模可觀,大殿可容納兩萬五千人,它出現在這裡,足證信仰的力量的確驚人!就像教徒們常說的:凡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對天主而言都是可能的。有機會到此參訪的人都會嘖嘖稱奇,一位卑微且沒有任何權勢的農家女,竟然能成就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朝聖地。
20世紀初,羅馬天主教會開始積極調查「波爾娜蒂」,想要找出她可以得到聖母垂青的真正原因,也曾經先後三次(1909、1919、1925)將她的遺體從棺木中取出來研究。奇妙的是,雖然「波爾娜蒂」手上的十字架、念珠都已經腐朽,但她的遺體卻沒有任何腐化現象,表情也猶如睡夢中一般的安詳。
羅馬天主教會終於完全接納了「波爾娜蒂」,並在1933年12月8日封她為聖女,為這一位幾乎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的女孩畫下完美的句點。
直到今日,她的遺體長期陳列在Nevers的修女院的小教堂裡,供人瞻仰。不論是好奇的遊客、或是有虔誠信仰的信徒,見到這樣完美的遺體,都會由心底發出最深的驚嘆!
每年的復活節(三月下旬~四月中旬_「春分」後的第一個月圓夜之後的第一個禮拜天)到11月是「露德」的朝聖熱季,此外在「聖母月」(五月、十月)的每天晚上還有盛大的聖母遊行,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前來,屆時只要人在現場,也都會為這神聖的氣氛所感動,尤其在每天的早上九點及下午三點,還會有成千上萬的病人前往「聖母洞」,在同樣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義工協助之下,祈求聖母的憐憫、醫治身體及心靈上的創痛。那平和又充滿了愛心的氣息,往往能讓平日鐵石心腸的人都留下眼淚。

醫療神蹟多到無可勝數

我也曾參與這樣的朝聖行列,那是在瑰麗的四月清晨,我特別趕在朝聖者還未大批出動之前,就提前來到了「波爾娜蒂」當年見到聖母的山坡前,聖母像的左邊掛滿了拐杖及支架,都是獲得垂憐、病體痊癒者所留下的。這100多年來在「露德」發生的醫療神蹟之中,被羅馬天主教會認可的高達67件,至於尚未被教會認可記載的神蹟更是無可勝數。
一般正常的朝聖順序,是先從入口的「拜苦路」開始(紀念基督的受難,有補贖之意),然後再來望彌撒、領聖體(以示與天主的修和),最後就是浸在盛滿了泉水的浴池裡,象徵身心靈的洗滌。
由於我事先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程序,又刻意想要避開人群,因此我的朝聖過程竟是反其道而行──首先來到了浴池。這裡是兩個大浴室,男女分開,每一個大浴室裡面再隔成了許多個小間,所有的朝聖者進入浴室之後即開始更衣,身上僅穿著一塊類似遮羞布的遮蔽物,我當然也不例外。然後來到浴池前,由兩位義工攙扶著、站立在水中誦唸《聖母經》,誦唸完畢,義工就扶著我往後仰躺,將全身都浸入水中。
說來神奇,雖然四月的清晨仍有涼意,泉水的溫度也明顯低於體溫,但是當我浸泡在浴池中時,竟然一點都感覺不到寒冷,而且從浴池中出來以後,身體也在極短時間就變乾了,根本不須要用毛巾擦。
這個浴池裡的水,就是1858年聖母顯靈時湧現出來的那一股甘泉,至今仍源源不絕。來此的朝聖者,臨行時都要裝一瓶泉水帶回家去,「露德」聖母教堂的管理單位也會因應信徒們的要求,把泉水寄往世界各地,據說每天都要寄出好幾箱,然而泉水始終不虞匱乏。


在「露德」,除了聖母在「波爾娜蒂」面前現身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個現象令我非常感動,那就是這裡的整個環境都洋溢出一種仁慈的氛圍。我見到許許多多來自於不同地方、不同年紀、不同膚色,甚至有著不同需求的朝聖者,他們在此和平相處,虔心默禱,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也沒有階級意識,生老病死與共,大家都一律平等,即使彼此所屬的國家正在交戰惡鬥,到了「露德」也都會適時伸出援手、相互扶持。這已經是令人震撼的神蹟了。

「在人間如同在天上」

貧困的「露德」能成為天主教朝聖地,固然是因為聖母在此顯現的神蹟,但也因為一本世界名著而讓「露德」更加發光發熱,這一本書就是以「波爾娜蒂」為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頗富盛名的德裔猶太人Franz Werfel為躲避納粹的追殺,由匈牙利、德國輾轉逃亡到「露德」,他在「露德」的山居期間,多次來到聖母山前朝拜,不僅深為「波爾娜蒂」的故事感動,更發下宏願,若是能夠平安地逃到美國,他將以此間的故事為題材寫一本書。
後來他果然如願以償,並寫下《波爾娜蒂》,1941年時,這本書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兩年後,好萊塢更根據此書改編成「聖女之歌」這部電影,劇中有許多情節都令人相當感動,也掀起了「露德」的旅遊熱,只是當時從巴黎前往「露德」,大約需要一晝夜的行程。
如今法國政府特別為「露德」朝聖地修建了一條TGV(子彈列車),從巴黎直達「露德」,全部車程只要六個小時,「露德」當地的旅館業也突飛猛進發展,數量直追巴黎。
從1858年至今,「露德」的泉水從不間斷,聖母在「波爾娜蒂」面前顯靈的故事也一直口耳相傳、永留青史。至於至聖至潔的「無染原罪者」會選中一位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貧家小女孩,在她的面前現身示教,也將天主教裡最難參悟的謙卑精神表露無遺:只要人們懂得謙卑,主禱文中的「在人間如同在天上」的美麗境界永遠都會存在。
這一項真理,將一直在有信仰的人們心中不斷流傳下去。但是這也如同《波爾娜蒂》書中所言的一樣:對於相信者,不須要解釋;對於不信者,再多的解釋也沒有用。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uslm&aid=30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