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
2014/10/19 11:12:36瀏覽392|回應0|推薦2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82525    001--12集

「佛教是教育」,不是迷信,不是拿香亂拜,也不是盲目的崇拜偶像;佛門裡每一個佛像、¬供具或是儀式,都有它隱含的象徵意義,是佛陀為了讓佛法教學生活化,為了讓大眾視線所¬及一看到就能夠提醒自己,激勵自己走向修學之路,所運用的各種善巧方便。無有一法不是¬教體;無有一法不是佛事!然而,綜觀現在一般社會大眾、初學佛者,甚至於是已接觸佛法¬一段時間的四眾同修們,對於佛門裡頭各種表法仍然不是很了解,因此,希望透過系列短片¬的呈現方式,分階段、分主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佛門裡面各種教學佛像、供具等等的表法意¬義,讓更多人理解佛法教學的方式,了解佛教的本質是教育,進而能夠生起學習之心。更多¬...http://edu.hwadzan.com/play/67/2

華藏淨宗學會製作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www.hwadzan.com

香: 表信心之香,對佛陀的教誨 深信不疑 依教奉行

表戒定真香 脩 戒 定 慧 解脫知見 的 五分法身香

供香之前---- 先端正衣冠 身心靜定,

上香之時---- ㄧ心虔誠 觀想拜佛

每日見色聞香,不忘提起佛陀的真實教誨,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嗔癡.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供香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YqNCQk0Bs&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供花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8fGTI444&index=3&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

水.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供水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UT98eBMvnQ&index=4&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

表清淨

果—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供果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6i5Cee_9Q&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index=2

華嚴經 淨行品云:

若見果實 當願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以果實供養 期許自己能夠時時提起----

求生西方的心願 念念不忘,成就佛果的目標

燈與火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供燈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StbbjuCfA&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index=5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四大天王篇(高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7fmfMgbco&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index=6

發佈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四大天王的教化藝術】

  四大天王是護法神,護誰?護自己。叫你看了這個,心有領會,知道怎麼學習。諸佛菩薩無¬一不是幫助眾生覺悟。他示現的形相,幫助眾生覺悟,讓眾生看了之後能醒悟過來。言語的¬教誨,古大德常講「菩薩心腸,苦口婆心」,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為自己的,都是為眾生,¬幫助眾生醒悟過來,幫助眾生開智慧,幫助眾生回頭。佛菩薩的形相、言語在哪裡?在經典¬當中。所以我們要真正向佛菩薩學習,決定不能夠離開經典。對經典要誠信、要理解,而且¬要有深度的理解,要把它做到,變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自己的言語,佛法你真正學¬到了,天王也真正護持你了。更多...

http://www.hwadzan.tw/edu/knowbu/1969...

影音連結:http://edu.hwadzan.com/play/67/2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文殊菩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kL0w0N46k&index=7&list=PLJOw-4YriFmrLylg6yv23Tq0goALrFZXq

表信行智 教人六度 十波羅蜜 善巧方便 教化眾生 啟發自性 真實智慧

弘化網系列短片 【佛門教學的表法藝術】佛像篇

唸佛名號 喚自性覺 修定開慧 諸佛護念 ㄧ門深入 長時薰修 不疑不斷 決定成就.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87293 0007 釋迦牟尼佛 (能仁 寂淨)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87294 0008 阿彌陀佛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87295 0009 地藏菩薩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87296 0010 觀音菩薩 (慈悲)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91591 0011 文殊菩薩 (妙徳吉祥)表信行智

http://edu.hwadzan.com/play/67/2/0/92610 0012 普賢菩薩

我們在佛前的供養中,最重要的是「供水」。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看到這個水就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乾淨,沒有污染,清淨心;像水一樣平,沒有起波浪,平等心;像水一樣能照,水清淨、水平等,它就有照的作用,照是覺。那一杯水表什麼?清淨、平等、覺,看到這杯水就想到「清淨平等覺」。所以諸位要知道,供水不是給佛喝的,佛菩薩不要,是讓我們自己看,提醒自己覺悟,我處事待人接物,念念都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所以供水最好用什麼?用透明的杯子,用玻璃杯,透明的杯子,你能夠看得見。不要供茶,茶有顏色污染,那表示什麼?你的心不清淨。統統是提醒自己,不是供佛菩薩,是提醒自己。在佛菩薩,等於佛菩薩常常跟我們說法,提醒我們這個意思。

「花」代表因,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代表因行,菩薩的因行,六度萬行的因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看到花,因為先開花、後結果,善因就結善果,惡因就有惡報。它表這個意思,我們看到花,想到我要修善因,要認真去做,樣樣事情做得非常圓滿,做得非常好,花開得好;花開得好,果就結得好。統統是表法,全是教育的意義,哪裡有一點迷信!絲毫的迷信都沒有。

我們供果,果代表我們修行的方向、目標,代表菩提,代表涅槃。我們修淨土的,我們這個果代表西方極樂世界,念念不忘,它取這個意思。所以香花是因,因行這個花感果德,莊嚴就是果德。在自身,這個果德就是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這是果,提升自己的境界,莊嚴果德。「令顯著故」,我們中國古人講,存於內而形於外,你心裡面有清淨平等覺,外面就現出來。人心裡面歡喜,你看滿面笑容;人要有憂慮,你看他滿臉就很難看,這就表現出來了。所以,如果你心地清淨,清淨相就現前,平等,那平等相也會現出來,這是果德的顯著。

「香」代表信,信香。香在佛門代表戒定,戒定真香,又在佛法代表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代表這五樁事情。所以香不是讓佛聞的,我們一定要懂得。香不要燒得很多,一支就好,一支代表一心,不要點很多,它表法的。燃一支香,見到這個香,聞到這個香,我對於佛陀在經典裡面的教誨深信不疑,它表信,一定要相信,一定要依教奉行。

供燈

「供燈」,燈代表智慧,智慧光明,要把自己的光明照耀一切眾生。在從前點的是油燈、蠟燭,那個表法的意思非常明顯,它代表什麼?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那個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犧牲奉獻,我能夠捨己為人。佛菩薩出現在世間都是捨己為人,一切為眾生的利益,為社會的利益,沒有想到自己。所有自己一切工作都貢獻給社會,都貢獻給大眾,,所以供燈是表這個意思。現在一般燈都用電燈,電燈這個意思很不容易看出來,很難看得出來。可是我們明白也行,要曉得燈代表什麼意思,不僅僅是代表智慧光明,最重要的是代表捨己為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服務別人。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的意義,就是他老人家教學的宗旨。「釋迦」,翻作中國意思叫能仁,仁是仁慈,慈悲的意思。佛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缺少慈悲心,自私自利。所以用這個作名號,讓我們想到「釋迦」,就想到我要以慈悲待人接物,這是「釋迦」的意思。又看到我們世間眾生心地污染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睡覺都不老實還做惡夢,做惡夢也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牟尼」,牟尼是梵語,意思是清淨的意思,寂滅的意思。你看他的名號就是教我們要以慈悲心、仁慈心對待一切大眾,要以清淨心對待自己,牟尼是用清淨心對待自己。世尊名號裡頭,尤其是「牟尼」這個意思,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來學習。從什麼地方學?在順境、善緣,這個環境一切都很順利,善緣是一切都是善人、善知識;在這裡面決定不起貪念,不起愚痴,你心就清淨。在逆境、在惡緣,環境不好,遇到的人都不是善人,都是自己很不稱心、不如意;在這個境界裡面,沒有一絲毫的瞋恚。換句話說,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能保持你的清淨心,保持你的平等心。清淨平等生智慧,不生煩惱,這是「牟尼」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好處。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文是「無量覺」。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念覺而不迷,是這個意思,無量覺的意思。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是順逆境界,我統統要覺而不迷;覺而不迷,就是保持這個清淨心不動。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明白,這是智慧;雖然樣樣清楚,心裡頭如如不動,不動是什麼?不起貪瞋痴慢疑,不動這個。順境裡面不起貪愛的心,沒有這個念頭;逆境裡頭沒有瞋恚的心;心境平等,沒有貢高我慢的心;樣樣清楚,決定沒有疑惑的心。貪瞋痴慢疑邪見,心裡統統都沒有,這叫做如如不動,外面又清清楚楚,這時候這個心是真正叫覺悟了,這叫始覺。覺就快樂,迷就有苦。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於心裡頭起心動念,統統都是覺而不迷。說得粗淺一點,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沒有一樣迷惑,樣樣都覺而不迷,這就把阿彌陀佛變成我們的生活了。

地藏菩薩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四大菩薩裡面,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地藏菩薩。

地是代表大地,藏是講寶藏。我們今天人都知道,我們所有一切寶藏都是從地上開採出來的,金銀七寶都是地上開採出來,我們受用不盡。乃至於我們吃的、穿的,一切所用的,無不是仰賴大地,大地有無盡的寶藏,我們要知道去開發。佛就用這個來代表,代表什麼?代表我們心地,我們心就像大地一樣,你心裡面蘊藏著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你要把它開發出來,表這個意思。這是大乘佛法的起點。

我們心要像大地一樣,能忍、能承受,好的也要受,不好的也要受,而且要平等的受,學這個;學這個然後才能得定,才能得清淨心。

用什麼來開發心地寶藏?《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教導我們用孝、用敬這兩個字。淨業三福第一條前面兩句所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話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頭的內容。《地藏菩薩本願經》講什麼?就這兩句,孝親尊師是開發性德的一把鑰匙。所以世出世間法你想修學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尊師重道。尊師尊道從哪裡來的?從孝養父母來的。你要不孝養父母,你怎麼可能會尊師重道?在家不孝順父母會去尊師重道,那個老師聽到會害怕。為什麼?反常,你對父母不孝順,你來尊敬我,一定有企圖,一定有目的,那要好好的提防你。如果你在家是個孝子,那他非常歡迎,為什麼?你這個心是真心,你不會有惡意,這是古今中外不變的大道理。所以佛法修行從哪裡修起?從地藏修起。地藏是什麼?《地藏經》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地藏經》的綱領,它的落實是落實在十善業道。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裡頭。

觀音菩薩

第二位是觀音菩薩,觀音是悲首,大慈大悲,真正肯幫助一切眾生。

觀是觀照、觀察,世是世間,世間一切眾生在那裡受苦受難你觀見了。觀見之後,立刻主動的去幫助他,救苦救難。你或者看見或者聽見,你主動就要去做,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們供觀世音的像,寫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什麼意思?就是教我們常常想著、常常念著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苦難眾生,等著我們去幫助,這是你真正叫拜觀音,真正叫修「觀音法門」。

觀世音菩薩示現千手千眼,那是表法的。《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菩薩六根互用,六根互用何必要千手千眼?全身都是眼,都能見,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能聽;換句話說,不管什麼樣的音波、光波,他都能接收得到,哪裡需要千手千眼?那不就多此一舉嗎?千手千眼是表法的,告訴我們眼到手到。眼到是什麼?看到眾生苦,這個世間苦眾生多,你見到了;見到之後,手就要到,手是援助他、幫助他。教我們要向觀世音菩薩學習,看到有苦難的人不能不理會,立刻就要想方法去幫助他。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這麼個意思,取這個意思,這才真正叫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智首,智慧裡面的第一。智慧是佛母,佛怎麼成佛的?智慧開了成佛的。把智慧,般若智慧比喻佛母,這是從比喻上說的。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是以般若智慧為中心。文殊菩薩,佛在經上講,他是過去七尊佛的老師。老師還在作菩薩,學生已經成佛了,七尊佛都是他的學生,這是從事相上說。實在講,最重要的是從理上說、是從教義上說,他表智慧,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成佛了。這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無央數」是沒有方法計算得出,沒有方法能說得出的數字,我們通常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諸佛,成佛都得力於般若的教誨,那就都是文殊師利的弟子,文殊師利代表般若智慧。『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當來」是將來,還沒有成佛的,現在在學佛的人,也都靠般若智慧,離開般若智慧不能成就。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是行首,就是實行,真幹,完全落實。前面三位菩薩代表的是「慈悲為本」,普賢是方便為門。文殊菩薩代表我們的智慧,我們要求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我們一定要修慈悲;普賢菩薩代表的,我一定要真正做到,把智慧、慈悲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這就是普賢。就是把你的孝敬、慈悲、智慧完全應用在你生活當中,應用在你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普賢菩薩代表的。

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能夠從心所欲都不違背這個原則,就是普賢菩薩。誰是普賢?人人都是普賢,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所以《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為什麼呢?普賢是心心大圓滿、願願大圓滿、行行大圓滿。如果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就不能圓滿。四大菩薩代表大乘圓滿的佛法。所以要從地藏學孝敬,進而學習觀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願。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護法神,護誰?護自己。叫你看了這個,心有領會,知道怎麼學習。諸佛菩薩無一不是幫助眾生覺悟。他示現的形相,幫助眾生覺悟,讓眾生看了之後能醒悟過來。言語的教誨,古大德常講「菩薩心腸,苦口婆心」,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為自己的,都是為眾生,幫助眾生醒悟過來,幫助眾生開智慧,幫助眾生回頭。佛菩薩的形相、言語在哪裡?在經典當中。所以我們要真正向佛菩薩學習,決定不能夠離開經典。對經典要誠信、要理解,而且要有深度的理解,要把它做到,變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自己的言語,佛法你真正學到了,天王也真正護持你了。

「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從這個名號當中,我們就曉得這是護法,怎樣能夠保持你的家?怎樣保持你的國?當然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從最小的地方來講,怎樣保持你的心?怎樣保持你的身?中國儒家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持國天王就是教我們這些道理、這些本領。我們學會之後,確確實實能夠走聖賢、佛菩薩的道路,不至於做錯事情,不至於墮落在三途六道。

 「持國」落實,那就是「敦倫盡分」。「敦倫」,倫是倫常,分是本分,倫常是完全與性德與自性與大自然相應的行為。在中國古人講的五倫,五倫第一個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密切。敦是什麼意思?敦是誠誠懇懇,用真誠的心、恭敬的心來對一切人,知道這一切人和自己的關係,這個關係是一體的,能夠真誠恭敬的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來推廣。

 「盡分」,分是我們自己的本分。佛菩薩沒有自己,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無我,無私無我。他的本分是什麼?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是他的本分事情,其餘一切是附帶、是助緣,正行是幫助眾生覺悟,所以佛法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諸佛菩薩示現本分的工作、本分的事業,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方法、手段無量無邊,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諸位要曉得,它的目標、它的方向只有一個。幫助眾生覺悟,首先要幫助自己覺悟;自己不覺悟,怎麼能幫助一切眾生覺悟?自己迷惑,會引導一切眾生迷惑。所以,首先要幫助自己覺悟,這叫行大道!

 東方天王在中國的造像,手上拿一柄琵琶,這是樂器,這個樂器代表中道。我們知道弦樂器一定要把它調好,如果弦太鬆它就不響,太緊它就會斷掉,一定要調得適中,代表儒家講的「中庸之道」,用中;不能夠不到,也不能夠過分,做到恰到好處。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懂得中道。中國古人常講,要懂得分寸,要把分寸拿捏得很準,不過也不能夠不到,這就是最殊勝的方法。佛家講中道第一義諦,儒家講中庸,都是主張用中,用中才是最好的方法。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有積極、有消極,這是對於善法跟惡法來說的,正如「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四正勤」,這四種。如果是惡法,不是善法,我們要勤奮的把它斷掉;如果是善法,我們要勤奮的助長,要叫它增長。所以這裡面有邪與正。「閑邪存誠」,這是積大德。誠是邪的反面,我們通常講邪正,「誠」是正,或者是講善,誠是善;是正、是善,我們要存。「邪」,這是講一切不善的,我們要防止;「閑」當作防止講、預防講。我們要懂得預防邪知邪見,一切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言論要懂得防止。「存誠」,常存真誠心,永遠存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慈悲的心,這就是積大德。

 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寶劍,劍代表智慧,我們常講慧劍。文殊菩薩手上也是拿劍,劍代表智慧,說明智慧比什麼都重要。在世出世法裡面,唯有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佛法求的是什麼?就是求智慧。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像如來一樣的智慧、能力、相好,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此可知,我們圓滿的智慧、圓滿的能力、圓滿的相好,為什麼會失掉?就是因為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把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這些德能障礙住了。只是障礙,並沒有喪失,我們把這三種障礙除掉,自性的德能就圓滿現前。一切眾生這是平等的,所以佛法裡講平等是真正平等,智慧平等,能力平等,相好是我們常講的福報,沒有一樣不平等。我們對佛這個開示,能不能相信?能不能理解?果然能信、能解,我們就得奉行。奉行,怎麼行法?要把執著放下,把分別放下,把妄想也要放下。這是真正聽從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才能夠契入佛菩薩的境界。入佛菩薩的境界,就是恢復自己的性德。

「西方廣目天王」教我們多看,仔細觀察十法界依正莊嚴,境界千變萬化,無量無邊的複雜,我們在複雜的人情世故裡面、物質環境裡面,掌握到一個永恆不變的原則,你就有智慧了。不管人事環境怎麼變,物質環境怎麼變,我們掌握這個不變。不變的是什麼?真誠心不變,清淨心不變,平等心不變,正覺心不變,慈悲心不變,這就是西方廣目天王手上拿的珠;他手上拿的龍,有的造像是蛇,龍蛇是比喻變化,它代表這個社會一切人事物變化多端。特別是我們現前的社會,天天都在變化;人,心會變化,性會變化,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你要看清楚,你要掌握;變化當中它有個原理原則不變,手上拿著一顆珠,那個珠子就是不變的,就是我們的菩提心不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菩提心。這十個字,就是真心,就是佛心,永遠不變。無論對什麼人,無論對什麼事,我就用這個心,你說多自在!什麼人要用什麼方法去對付他,那個多苦!我們只用一個真誠心,你說多自在!所以不管他怎麼變,有個不變的東西,我們去細心觀察。

「北方多聞天王」教我們多聞,這裡頭大家記住,沒有叫你多說。我看過許許多多宗教的典籍,這些神聖幾乎沒有一個不是教人,少說話,多做事。宗教典籍裡面形容得好,舌頭是我們人整個身體裡面器官最小的一部分,三寸;最小的一個器官,可是它能夠闖最大的災禍,言多必失,言語傷人比殺人還要嚴重。所以佛教人,十善裡面,身講三條,意講三條,口講四條,你才知道口過的嚴重。《無量壽經》說三業,善護三業,把口業放在第一,首先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才曉得譏諷別人的過失是多麼嚴重的罪業!隨隨便便的妄言,不知不覺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全都燒掉了,火燒功德林。剩下的,剩下是罪業,極重的罪業。那一點小小的善事,都從口業裡頭抵消掉了。善不能積,惡天天增長,不曉得口過的嚴重。天王教我們多聞,沒有教我們多說。

 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傘,傘是什麼意思?防止污染。現在我們這個意思很明顯,為什麼?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造成整個地球嚴重的污染。現在我們常常聽到新的名詞「環保」,環保在過去半個世紀之前沒聽說過,新名詞。環保,不但要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更重要的你要防止心理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你跟社會大眾接觸的時候,你要懂得防止污染,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天王殿上這麼一課,哪來的迷信!如果我們佛門的同學都能讀佛經,都能懂得這個道理,都能說得出來,社會大眾哪有不尊敬你的道理!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yjentop&aid=183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