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0 22:32:00瀏覽2|回應1|推薦0 | |
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唯有直線發展。 翻開有水漬的散文書,先前拜讀她的《給冥王星》之後,才返回去找隱居書櫃的《你不相信的事》。 張惠菁是個文化人,散文內散發著與文化擦撞出無以摩狀的觸覺,誤以為,觸覺有腳。 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是一本關與愛、死亡的書,在這樣失去家人的突發中,就算是失落,也遮掩不住作者在時間中的步調,對生活的美學欣賞。那一小部份發生什麼事,即使突出,在她的時間世界中依舊是她的步調。 後現代,是在地化。在地化不是拿來跟星巴克對舉的紫藤廬。<無岸之河> 我想到引起喧然大波的龍應台,我也不喜歡龍應台發表的那篇文章,因為台灣的城鄉差距過大,台灣不是只有台北,台灣的發展還沒有有所謂結果。 人沒有根的話,沒有土地,無以生存。 如果要寫回憶錄,如何看待在這片土地發展的你,恨鐵不成鋼不代表一切。 <時間之窯>講到與一個陶藝家談話,見到了許多美麗的東西,與有趣的東西。 而最美麗的,往往不是最有趣。 我想到我大學瘋狂愛上玻璃的日子,甚至想要出國學燒玻璃。你不相信的我,完全就是CRAZY! 這是我有意識以來帶有熱情的第二個夢想,如教徒般地想要朝聖與貢獻。 我看過那些不美麗卻有趣的玻璃作品,印象中是一位香港藝術家所做。 青岡岩的絢爛,有點黃褐,就像是宇宙創生的美麗。 我無法形容作品在火燄中與化學元素交織的風景,卻讓我的靈魂永生不得安息。 而我卻如龍應台在《目送》書中講到的二十歲之前相信許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跟張惠菁寫<你不相信的事>中的相信,完全是不同意義上的「相信」。 但是我們在時間中,又相信了什麼? 看完了她生活美學的分享,<逆轉>中提的《愛情的謎底》已經拍成《班傑明的奇幻旅程》,Blur那首的 我從CD櫃抽出來放在二手CD店,待價而沽,講切格瓦拉,我卻不再消費有他任何的一切。 她和父親和解了,而我才剛剛開始。 每個人活在每個人的時間世界裡,或許是平行地,卻也可能像彗星撞地球的交集。 時間世界中的地圖記載一些些你相信是這樣的事,然而每天都被改寫著,只是你不相信。 轉身來,發現自己在不同於自己想像的世界。 你相信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