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12 16:36:20瀏覽2|回應0|推薦0 | |
視覺化圖表淺顯易懂,葉乃靜讓它成為世新圖書館和讀者溝通的好工具;同時,她也藉此策略和方法,強化使用者對圖書館服務的瞭解與信賴,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例如,「學生閱讀喜好分析」資訊圖表中披露,大三、大四生是圖書館主要客層、且偏好外文書籍,圖書館會據此進行相關書籍採購、安排人在圖書館內部演講等,讓一個個的故事訴說,豐富了世新圖書館的生命力。 資料視覺化 吸引網路世代 「大數據」是個流行語,市場上處處都看的到引用,位於台北木柵的世新大學圖書館,卻是全國第一個運用大數據來講述自己故事的機構,全部由館員親手 挖資料、跑分析,並電腦繪圖而成的資訊圖表設計,清楚訴說這所圖書館的優與異,吸引更多師生主動走進圖書館,籌畫此項變革的推手,正是世新大學圖書館長葉乃靜。 葉乃靜的想法,和世新圖書館的既有團隊不謀而合。這群才十多人的小團隊,為找出可行對策的脈絡,把圖書館封存的十多年數據,包括進館人數、借閱資料等,年限長度已足夠稱為「大數據」,全部翻出來看。葉乃靜說,別人還在講「大數據」,世新圖書館已進階到「運用 」大數據分析,從細節中找出當今圖書館的最適經營策略。 「用數據說故事」因此成為葉乃靜推廣世新圖書館的新作法,依循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的新趨勢,以「資料視覺化圖表」呈現圖書館各面向資料,用最平實、易懂的方式介紹自己的服務與成果,再次引領各校。 有網路 還有人跑圖書館? 其中,最先在去年初試行的Google「720環 景服務」,把這座已有58年歷史的圖書館透過影像拍攝,呈現猶如「小誠品」的溫暖感受,網友經由線上體驗,沉浸在迷人的閱讀氛圍。葉乃靜更確定「視覺」議題在網路世代相當 值得開發。 葉乃靜表示,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知識核心所在,大學教授們年輕求學時,普遍與圖書館生死與共,如今卻受網路資訊的便利,「現在不走進圖書館,就像不會到銀行分行辦事一樣自然」,因此,她自2年前接任現職以來,腦筋裡想的全都是「如何把圖書館的寶藏,讓更多人願意來挖掘?」 「現在還有人,會想走進圖書館嗎?」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很懷疑自己在世新任教十多年來,到底去過圖書館幾次,去年因參與學校行政職,他開始聽到一些資訊,例如Google「720環景服務」第1次進入大專院校圖書館,世新圖書館是第1個選用;世新圖書館收藏教授們特殊才藝並提供有興趣者可以揪團來「借閱」,都與刻板印象中的圖書館「不太相關」,因此吸引他主動登門探究。 視覺化圖像與應用,在資訊管理上,與大數據應用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張經過IT運算呈現出來的圖表,可以勝過千言萬語,在心理學上,圖表傳遞著重要訊息,讓受眾者省去大腦內處理繁瑣文字或數字資料的程序,一眼就能掌握重要訊息,例如文字雲、網絡圖等。葉乃靜帶領的世新圖書館團隊,以自己繪製的大數據分析視覺圖,完全掌握相關資料的 意義及應用面向,對外解釋圖書館的服務、活動,有深入的意義,例如,10年來最常向世新圖書館借閱書籍的他校學子,政治大學以45.7%占合作館閱借量第1名,第2名的台灣大學僅14.08%,借閱書籍以傳播、人文及社會科學為主。世新圖書館資訊服務組員江福華進一步就外校借閱的類別來分析,前5大類有社會學、Social Science(社會科學)、經濟等,「這也正是外校長期以來對世新的定位與期待!」 工商時報【陳碧芬】
45C0969CEA07916C |
|
( 創作|浪漫言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