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江東去 2 (下篇) 大地沉淪 《17》 ★★★★★
2024/01/15 02:40:13瀏覽182|回應0|推薦18
17 魂斷藍橋


龍學仁對惠芳表意示愛、甚至討論都未能打開她心裡頭的結。兩個人發展這個程度,他不是一個勁的一廂情願追求示愛,也不是被情愛蒙蔽昏了頭無顧對方的憂惧担心。龍學仁也有自己認定的見識,他看多了種種男女結合的事件,總認為事情應不至於完全無路可走。他不能十分瞭解惠芳孤身一個帶著三個稚齡幼兒落難到這個程度卻仍堅持一路南下寻夫,而她的丈夫己音訉全無。這讓他難以接受,這樣堅持對實際的他是無從理解的。

同時對惠芳主張的理由與申辯他也不覺得非就是個死胡同,他以為她目前的情境與所處的壓迫都來自她被公安局逮捕的後餘效應。,她的申明與辯解都緣於她遭遇衍生的推廣。他可以覺得她的困惑與難以決定。

他自己的体會她也不是不愛他,要不為何要要求為她生個兒子;照她深深体會過生存的苦難艱辛,那不會是僅出自報答的感激,更非脫口說而出的衝動。她為這三個孩子已付出多大的犧牲和苦難,她承受的折磨還不夠嗎? 他瞭解她是出於情感的許諾。尤其她才經歷九死一生的過程好不容易靠著他的及時出現的幫助才生下小霞,她竟然還願再冒著危險來為他傳宗接代,這不是愛與付出,是什麼?

他確知她對他的感情,彼此間相處得如此和好融洽,相互引為平生知己。況且相互間如此恩愛照護,一路下來兩人如膠似漆宛若夫妻般地相處。

對於男女情感,他太沒經驗,他不瞭解女人,己經到了這個程度,他仍然完全掌握不住她,也不能說理解她。但這段時間是他一生裡最充實快慰的時光,他比什麼都願意得到她,願意照顧她及她的孩子,幸福就在眼前,他得抓住珍藏。可是他不明白為什麼對他提出的要求她絕不鬆口,她不僅讓他疑惑,也讓他感到焦慮。事情看來並不如表面那麼單純,她雖然對他無所不談,已全無保留了,可是他還是無法解開其中的徵結。

惠芳似也不願解释徵結。,雖不是避開題目不與他一道去探究,但他覺察得她的避忌,話裡行間有所保留,她是有她的困擾。她儘力向他剖白,用的是她的方式,不直接地,換個方式的辦法來傾訴;

惠芳似也不願解释徵結,雖不是避開題目不與他一道去探究,她認作認為事情的微結明白呈現他們面前,但他卻偏向地覺得她有她的避忌,話裡行間有所保留,她是有她的困擾。她雖儘力向他剖白,可用的是她的方式,不直接地,換個方式的辦法來傾訴。

她詳細跟他講解故事內容;她說演出的男女主角是好萊塢當令最讓人著迷的一對俊男美女費雯麗與羅勃泰勒。電影是關於一次大戰後的男女間戰亂流離裡的感情遭遇以及生離死別的影片。

故事的背景是第—次世界大戰,費雯麗飾的美麗的芭蕾舞演員瑪拉與團友們在滑鐵盧橋散步時,突然響起空襲警報,瑪拉在火車站內與在橋上懈逅羅勃泰勒飾的萊姆榭兵團上尉羅伊,兩人互生情愫,其後瑪拉又把她的幸運符送給羅伊,兩人更閃電約定結婚,可是結婚前夕羅伊接到參戰命令,要馬上出發,二人被迫暫時分別。其後 瑪拉又被芭蕾舞團辭退,生活頓失所依。羅伊安排母親與瑪拉會面,瑪拉見面前看到報章有關羅伊陣亡的消息,昏倒過去,醒來後與羅伊母親會面,不忍把消息相告,表現冷漠,令羅伊母親產生誤會,結果拂袖而去。

生活逼人,瑪拉在絕望之際淪為娼妓,出賣自己身體謀生。不久之後,瑪拉如常在火車站附近準備選擇目標客人時,竟然碰見並沒有陣亡的羅伊,瑪拉驚喜之餘,又害怕給羅伊知道她的現況,只有對羅伊隱瞞真相。

羅伊要帶瑪拉回老家結婚了,這狀況亦令瑪拉擔心.當她與仁慈的羅伊母親相處時,終忍不住向她講出自己憂慮的原因,羅伊母親也替她的遭遇難過,為了不讓羅伊的名譽受損,瑪拉決定偷偷地離開羅伊。

瑪拉回到滑鐵盧橋,她是在橋上跟羅伊首次相遇,她在絕望地看著往來的車輛,最後終於衝出馬路,結束了寶貴的生命。多年後羅伊重回已改建的滑鐵盧橋,手中握著瑪拉送給他的幸運符,想起伊人,不禁悲從中來。

惠芳說她回味影片結尾時,女主角費雯麗感懷身世百感交集,一
個人徘徊在滑鐵盧大橋上,生死交關的衝激讓惠芳感慟得眼淚抵
不住地如注淌下,而她自己到了此刻備歷重重患難,更加能体會
出那種情境與場景。

他們向南昌進發,那是龍學仁行程的目的地。南昌市位於鄱陽湖平原中部,贛江之畔,物阜民豐,是江西經濟最發達的魚米之鄉。龍學仁根据他對中國共產革命史實的認識告訴惠芳:南昌所以在共產革命歷史上佔据最重要地位是因為八一起義成功,井崗山則是毛主席與朱德元帥在崗山會師建立起紅四軍。

去到南昌,龍學仁即得向市政府他的長官處報到述職,他衷心寄望到達南昌後,唐李惠芳能下決心作個決斷,到底願不願意跟他,跟他留在南昌。

對於惠芳提到的兩點沒有答案的問題,龍學仁以為現況下,對流離四處遷徙的民眾根本已普遍得不能構成問題。他向惠芳遊說,說明整個中國都處於戰亂流離下,尤其自抗戰以來,人民搬離家園大遷徙,如同他們同樣底離亂的情形簡直比比皆是,親人失散,夫妻子女天各一方,人人都不得不遷就現實。落難或臨時夫妻的情形是最現實的現象與事實的需要,沒有理由一定要強調成為彼此的心結。

共產黨雖然標明高道德標準,可是只要不是墮落擅權,自身謹慎地奉公守法,不進入是非圈,他不以為他們就不能得以安穩過日子。

他用他的說詞向惠芳洗腦,現實情況確如他所述,惠芳也未表示不認同;但是她是愛過極大驚駭過的過來人,知道事發臨頭的萬劫不復。況且真正問題並不只在這裡,她承認是本身意向阻礙她接受他的提議。她說自從相處以來,她的情感受著極大的煎熬,一路來龍學仁對她好,表明不計較地願意愛她,最讓她動容的是對她子女的照護。她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一直都處於猶豫難斷困擾中。龍學仁催促她,拖拖拉拉來到南昌後,她不能再猶豫難決,她不能不表逹出明白的意思,她委實不願自己的為難與難以下決斷拖累全心愛她,對她好的男人。

她向他表示:

「我沒辦法就此釋手,吃了這麼多苦,下了這麼大的決心,我心底內無法丟下就此不管。如若就此放手,我是不會干心的,不管怎樣?我總得要看到結果,總想得個水落石出。」

除此之外,她堅持申述更為重要的理由:是她答應要盡一切所能來達成施菖蒲臨終前的托付,把施姐托付給她紅豆雞心石送還給她的夫婿唐餘堯。那是施菖蒲以最後遺願來托付的請求,對施姐可是較生命更為交關重要的立誓,她當時已立誓答應只要生還,她一定要做到施姐的付托。

龍學仁聽了,完全不認同,不認同她的立誓決心與作為。他質詢她難道真以為值得以自己性命及一生幸福來成全一個失意女子在斃命前出於意氣的遺願,何況那個女人生前還矢志以惠芳為一生的宿怨與情敵。




對於他武斷地評判,唐李惠芳完全無從接受,她恚忿地跟他爭論,用沉重地語句來維護自己的立場與見證:

「不是那樣,對我而言,對施姐的諾言之信守於我具有無比的意義;你沒進入過那場合,不能理解那重沉重的感情。你雖然閱歷過兵荒馬亂的戰鬥、無以盡數的死亡。但是都不是親身承受處刑在即的壓迫,你不曾走過我所走過的途徑。」


「與死亡接觸過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深重的體驗,我也有我的過程,你不能就此一語帶過即否棄之。你可曾體驗猝不及防倉卒間被打下地牢中,單獨地扔在水牢裡,所有的感觸只是天旋地轉,沒有任何人會在場,會幫你,完全孤單無助。你可曉得,確實面對它時,才能體會所謂一切管道都關閉,呼天喊地盡皆無門。生命卻僅繫於一髮,我和她兩個都清楚卻不能道出,唯恐旦夕之間人一被帶出牢門,就此不回頭。」

「要到了那時刻才能體會出幸運的是尚有一個同牢房的難友可相互託付,在那時刻產生的情誼才是生死與共的體會。」

「其間,擺在面前讓我們體悉的都只是最明顯的事實,存活的現實難受得使自己嘔心瀝血,似已嘔得心肺都嘔出來。最難受乃是過程,如何忍耐著存活下去,死本身反而不算回事,不會再在乎究竟是能否再活著。想想如若我最後終能藉著激勵自己居然撐過這場苦難,又繼續活下來,那我不該盡我活著的義務,完成許諾嗎?」

龍學仁聴罷,不能立即言語。半響,他才緩緩開口:

「所以你決心去執行完成你的許諾。」

「這是二而一的事情,」她回答:

「我若能帶領兒女尋覓到他們的父親,也就同時達成對施姐的許諾。」

龍學仁思索後,說出他的看法:

「我可能錯判,當然是源於自己情感上無法平衝,可是,我是以這樣的情緒來感覺你的說明。」他頓一下,才接續:

「總覺得你之前舉出的事實與感情分析是種口實,我開始意會到甚至逐步覺察到真正的或關鍵的問題並不是你說出來的那一面。」

「那是在那裡?」

她不得不問他。

他考量後,許緩地反問:

「唐餘堯應該是個體貌出眾的人?」

她默認。

「這就是關鍵,」他說得很不是味道:

「你一直沒指陳出來。」

「這不是重點。」

惠芳說。

「這才是重點,」他的臉色難看,不自在:

「根本上你只愛他,我對你是無足輕重的。」

「我原來一直是在跟他的意像在作戰,直到此刻真相才曝露出來,你的矜持是小資產階級的矜持,我為自己感到不值得。」

「並不是像你這樣說的。」

惠芳訥訥地否認他的說法,但他不聽,仍然繼續連番發訏攻擊:

「那人不論怎麼不對,怎麼對不起你,你都是心向著他,你只愛他,我沒有置喙餘地。我不論怎樣為你,怎樣做都是沒用的,因J為你不愛我。我對你的熱愛與努力全沒用,勉強不來你接受我。你講過的理由和願為我生孩子,都是空話,虛飾地安撫。我捕捉不到你的心,即令肉體或是形體歸屬過來也是沒有意義的,那只不過是 一段空殼。你寧願受他淩虐,也不接受我的尊崇與愛意。」

「你要這樣說,我沒法辯解,你明明知道實情不是這樣的。」

她微弱地申訴。

「我不知道他,不認識他是何許人,但他是我無形的敵手,尚未出面已完全將我擊垮。可我怎麼也覺得他配不上你,糟塌了你,辜負你,你的犧牲他不屑一顧。」

「女人就是這麼荒謬,你要抓不牢的,要背叛你的,得不到手的,手邊一切都不足珍惜,你看重的只是浮華與外貌。」

最後,還氣急敗壞地加上一句:

「你階級意識深重,根本從來沒瞧上我這貧地佃農出身的土共丘八。」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18025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