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大小說選粹》迷 路
2023/05/18 21:45:37瀏覽520|回應0|推薦17
迷 路


一早,爸爸要去機場接公司客人,不急著上辦公室。

由於時間夠,爸爸跟菲傭阿蓮講,今天她不用送他們上學,讓爸爸開車去機場時,順便一道載兩個小孩去學校。弟弟聽了很高興,他可寧願坐爸爸的汽車去學校,而不願跟在牽著姐姐底阿蓮後頭去學校。他大了,決不再讓菲傭牽著走路,更不願讓別的國小生見著被人牽著在路上走。平時去學校走在人行道時,他都離得她們兩個遠遠的,可阿蓮偏不時回頭催他,要他走快些跟上她們。

弟弟和姐姐已經是國小一年級生了,爸爸開始改口用學名叫他們。媽媽也是,可是媽媽這樣稱呼他時,都會拿出一臉嚴肅的面孔,而且都很鄭重的口吻跟他講話;反正媽媽一加重語氣對他們講話時,就意味不是好事,下面跟著的不是說該關上電視去做功課了,或者就是譴責他 ──多半是他,有時也會是姐姐 ── 做了不該做的,拿了不該拿的,還是說了不該說的話。他們兩個原本就被直接叫弟弟、姐姐。雖然是雙胞胎,也有先來後到之別。晚個十分鐘出來的男孩叫弟弟,早出娘胎的自然叫姐姐了。

兩個坐在爸爸的轎車後座來到國小,從車窗看到的學校門前,較平時行路走來時更加是一片熙熙攘攘,不寬暢的巷道上,大大小小車輛人來人往。騎摩托車的家長送小孩上學和駕轎車的家長都擠在校門口搶著抓緊空擋停車,讓子弟們趕著下車。菜市場樣的一片呼來喊去;小學生一打開車門就急著往校門衝,見著同學趕著走上一塊進校門。跨在沒熄火摩托車上家長對攀越座位跑著離去的學童叫囂,嚷著忘了便當,還是什麼的。值日老師們尖聲吹著哨子,指揮拿著交通旗幟或童軍棍的高年級巡邏生擋住兩半邊通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停止或行進。進學校的學生一堆堆像嘈雜的鴨子群似地簇擁排列,按序進入校門。

同樣地情景下午放學時,又會再度上演。阿蓮會在校門口內等他們,接他和姐姐一道沿著馬路走回去。雖然媽媽一再叮嚀他得好好地跟著阿蓮和姐姐她們一道回家,他還是很不願意跟著女生走在一道,同班同學裡可沒人有女傭人來接送回家的。

每天一到放學時刻,老師的辦公室前面的花壇都會站滿了接學生的家長和小學生。這天放學時,阿蓮又和女生班的姐姐站在花壇前牽著手在等他。他可不想讓同學看到他跟姐姐和菲傭是一起的,他一個人踟踟躕躕地不願走過去,但是阿蓮和姐姐已經看見他了。兩個人對著他呼喊,他不高興讓同學見到他被這樣呼喊過去跟女生走在一起,不想理她們,可是阿蓮看他拖拖拉拉的反而更加拉直嗓子催他過去。

他不要跟她們一道,決計不理她們,阿蓮愈叫他,他就愈不理她。甚至掉過頭朝反方向跑走,他最討厭阿蓮當著同學前面對他吼叫。他離開正門朝邊門跑去,念著自己獨自也可以走回家。

學校邊門不像正門那麼擁擠,雖然也有不少的父母與子女在此等候接送相見。大部份的學生都是自己上下學,沒人接送,弟弟隨著一群群的簇擁喧鬧的學生走出校門,隨著大伙趨步前行。大群人馬橫過校門前的馬路時,他回頭往大門那頭望了望。心想阿蓮跟姐姐大概都還在大門前面的十字路口?還是已經往大馬路邊的人行道前進。她們不再等他了麼?也不再找他了?隨著他高興一個人自己走回去。她們認為他會回得了家麼?

他沒沿著校牆走回阿蓮慣常走的大馬路邊的人行道,存心避開她們。反而跟隨從邊門出來的其他小學生,進入巷弄裡。沿著巷道,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進入家門,還沒到家門的小學生亦逐漸散逸消失在一再分叉的弄堂裡。他亦步亦趨跟住最後剩下一個學生,然而那學生也很快地走到一棟七層公寓門前按電鈴,樓上的人聽到電鈐聲,對講機問也沒問一聲,就按開電門。

現在弟弟開始感到心急,只剩下他一個下學的小學生還在路上,他摸不清方向,懷疑自己家在哪,擔憂走錯方向,回想每次上學放學見到的路邊景像,可是無從想起家究在哪一邊?但他還是兀自往前行。打開頭從學校出來,一起始就沒認清方向,像爸爸說媽媽沒有方向感。他躲開阿蓮和姐姐當時只是胡亂地跟著人家走,那時不曉得要判別前後左右。沒跟家人走過的道路,沒有印象,所幸有的街巷看來像似以前經過的路面,那時一見就好像有些熟悉的印象,但是也不能確定,因為看起來都像是一樣的房宇,一樣的圍牆,一樣的路面。好像認得,又不認得。還有所有經過的路面都像是坐車駛過,但好像也只經過一、兩回,實在搞不清身處何方,也不曉得家的所在究是前面,還是背後,只是矇然前行,擔憂是否離家愈來愈遠了。

心中著慌,回不了家要怎麼辦?眼前的巷道兩邊都是店舖,這裡可是來過的,記得曾跟媽媽和姐姐一道來這裡,那時有很多人站著買早餐和吃東西,現在沒有客人,路面稀稀疏疏的情況很不一樣。眼前所有吃食店都看不到老闆站在爐灶櫃台前,不到時間,還沒人開始操作販賣,晚飯時間還沒到,緊鄰著吃食店的一長列各種菜肉攤販也看不到客人和老闆,已收攤了,時候一過,不再有人出來買菜。理髮店門口站著個人一直朝他望著,那人為什麼老看著他?難道那人曉得他找不到路回去?他加緊腳步走開。

繞來又繞去,反反覆覆似乎在同樣的幾條路上來回彳亍;他搞迷糊了,迷路使他慌亂。轉了幾個巷口,又回到熟悉走過的巷道。走麼走就是走不回家,記得媽媽帶他和姐姐就是從家裡直接走過這兒的,可是為什麼家門不出現呢?他不敢橫過大馬路,他的家顯然不在大街那邊,因為從來沒人帶他越過馬路到對街去。已經繞了很久,疲累,口又渴。驚慌使得他加快腳步,結果更渴,更疲憊,也更無從辨別身在何處。

跩著步子往前摸索,慢無目標地蹉跎。他完全失去方向與目標在巷弄的迷宮裡一再打轉,最後終於嚇傻了,老想找不到家怎麼辦?愈來愈恐慌,急得尿水都流出來。尿濕褲子了,媽媽一定會講他。但他怕再也見不到媽媽。

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咬住嘴唇沒號哭出來。怎麼辦呢?忍不住抽泣起來。狹窄的巷弄裡,各式車輛依然穿梭不停,小小身軀不時被貼著計程車、摩托車飆過,涕泣中男孩失去對馬路周遭的慬慎,淚眼中忘棄注意避開不時貼近的車輛,失神之中差點為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著,還好騎車人趕緊使勁踩煞車,但已經把他勾倒。騎車的人適時板轉車頭,用身体的重量將車身旋向另一面,讓整部車子壓著自己一邊大腿倒下,才沒撞上他的小身軀。倒下的少年忍著疼痛抽身爬起,然後趕快扶起弟弟,檢起書包背回他背上。問他:「小弟弟,沒撞著吧?不疼吧?」小童被扶起後,站在當處,一付不知所以然的模樣,問他話也不知應是搖頭還是點頭。少年望著淚眼醒鬆的幼童,想著剛才真夠驚險,併著一股勁硬把車子倒向另一邊。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屆時若是壓傷小孩或是更可怕的情況發生,真不知怎麼了結?既然沒事,少年不再噓問,拖起機車,跨上後,立刻發動引擎,趕緊加速離去。

弟弟頓在原地,不知是被車勾倒的疼痛,還是心裡頭害怕,覺著身体裡痙攣地抽搐,過了一陣子也沒路人搭理他,才扶住牆壁邊哭邊走,愈哭愈傷心。路對面迎著走過一個大人牽著個穿花紗裙的小女孩,那大人看著涕泗縱橫的弟弟,一面開口對小女孩說教: 「小乖,好好跟著!再不可以像剛才那樣一個人跑。你看!」一面指著淚流滿面的男孩向小女孩強調:「要不然就會向對面那個哥哥一樣,一個人迷路在路上,哭著回不了家。」

回不了家!他蹭蹬地跟他們錯過。路途愈走愈坑坷,他再也回不到家了。臉上掛著眼淚,尿水浸濕褲襠,濡濕的眼瞼使他看不清路途。他也不想看清楚,繞來繞去,已不知繞到哪兒。然而模糊之中,隱約看來倒很像走到自家附近,趕緊用手背擦了擦眼睛。咦!不就是自己家紅門嗎?竟然終於走回自己家門。

趕緊按門鈴,姐姐打開門,一看是弟弟,忙著掉回頭通知廚房裡的阿蓮,喊著說:「弟弟回來了!」



-------------------------------------------------------------------------

轉貼隨筆── 轉貼時翻閱這篇小說,竟又讓自己回想起童年時候的自己,己經忘懷當年的自己會有那麼些的心思和情緒以及社會教條包袱。

我把這篇文章轉寄給舍妹,她可是我寫這篇文字裡的另一人物。

我向她陳明小說裡面的人物與事件 是我和他讀小學那時發生的事情。

她回函表示完全沒印象,舍妹還以為文中的弟弟是我們的家弟。我覆信解釋文中的弟弟就是我,她則成了姐姐。

會寫成這個樣子,是作者對人物和事件的擺動移位,小說自然無須照事實一板一眼地陳述。會寫成姐姐弟弟可說是寫這故事時的就地取材。

話說寫這故事時,我正好回台住在好友張兄的家裡。他有一對兒女,那時時的女兒正讀小學一年級,張兄伉儷平時喊他女兒「姐姐」,小兩歲的兒子上幼稚班,父母稱他「弟弟」。我覺得這樣的稱呼很有意思,夜裡在臥房裡寫這故事時信手就借用兩個小孩的稱呼。

小說裡不但借用張兄喊兒女的的稱呼,同時也襲用他們放學時的場景。事情是有天跟張兄一道去河濱公園球場打球,打完球後回程因逢當天是他家菲傭休假日,張兄得順道開車去國小接他小孩放學回家。我因此把見著的國小放學接小孩的場景也寫進到小說裡面。一方面充實描述內容,

這樣做以為是讓故事有時代感,因為張兄比我年輕十來歲,他家可是風華正茂的年輕家庭。我自己的歲月尤其是描述的童年全是過去式,所描述事務情境全已年代久遠,當然我寧願寫出來的小說貼近所謂「如今」的臨場現實感。

雖描述的是我自己讀一年級時發生過的事情,時空間矩己具好幾十年過去了的長久。可對身歷其境的過來人,事物本質並沒覺悟有那麼大的矩離與間矩。

在寫作當時我認作自己的小學生過程和當時的今日小學生的情境並不覺得有那麼多的區 隔和那麼遼遠的差異。當然到了現在的今天或許改變得可是更加鉅變;科技進歩更張揚明顯,尤其手機造成全面的生活攻變。至少那時我寫作這篇古早事時,尚未有手機,手機確實造成了人們生活的鉅變。真的當時表面上就我個人看來似乎沒有什麼太嚴重的根抵上的變動。

借用小孩們的場景縱然時間相隔好幾十年,可是套入其中並無若何違和,和我自己保留的小學印象差沒多少,但現實情境雖是擁擠程度和氛圍確己大變,最明顯的是現場呈現的交通狀況光就摩托車和汽車之多之擁擠是我過往經過的現實完全不能想象,可我還是認作校園情境及印像在台灣這幾十年過來在自己自眼裡卻很保存原先的架構,就我自己而很難說有根 砥上的不同及變異。

我這麼些說法舍妹可能確實不知所云。但她有她有她自己的看法與体認。她如此對我的說明回覆:是啊!小時候,別人說你我很相像,你不承認,還叫我走遠一點⋯

我讀了她的回覆讓我不能不反省更且有所体悟。

我隨即回應寫說:

有這回事嗎? 我可也是全沒印象。看來我們只記得對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所以迷路的往事因為對我印象極深刻,所以我才記得特別牢。

我還試著對自己當時觀念與行為作辨白及申述:我們小學一年級發生的事,那時小學男女生被說是授受不親,跟女生在一起是丟人的──這應是那代國民政府教育政策上嚴分男女之別,儒家道統傳承影響。加之台灣地區受日本軍國主義統治過也是其時深受影響吧?

雖然描述的是自己讀一年級時發生過的事情,時空間矩縱好幾十年的長久之遼。可對歷經其境走過來的人,事物本質並沒那麼大的間矩。

我的小學生過程和今日小學生的情境不覺得有那麼多的差異,當然科技進歩,尤其手機造成很大的生活形式改變,可是我寫這篇古早事時,尚未有手機,真的當時表面看來我認為沒什麼太嚴重的根抵上的變動。

借用小孩們的場景倒覺得和我自己讀小學時的情景仍然沒多大差另和變化,雖然時間環境相隔四十多年了,可是套入其中並無若何違和,和我自己保留的小學印象也差沒多少,固然擁擠程度和摩托車和汽車之多之擠是完全不能想象,可校園情境及印像在台灣這幾十年過來很難說有根本上的不同和變化。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17920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