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數峯青 您好,在歇息嗎?共與分享一段今早的心血來潮啊:
" 故有藝術的沈靜美、境界美、婉約美,像離我們愈來愈遠,會不會俱往矣呢?
不時有感:日本人既現代,也敬重傳統以為榮,因為他成功由傳統踏入現代,少些因銜接的大裂隙和慘烈長久戰事撕裂的巨碩痛苦而捨棄或忘懷嗎?
我由年少就有一個問號:為什麼聽一闕中國藝術歌曲會有那種難捨如先人的情感很細緻的在血液中流淌的親切?是東方藝術的細緻感感人嗎?是家庭社會多少遺有那份含蓄不盡露婉轉不直白的元素讓我自然又直接感受那份東方美嗎?當讀一首”赤壁賦”,聽一闕二泉映月春江花月,甚至看一齣青春版牡丹亭崑劇……,那份既似似曾相識又如許陌生的微微惆悵就起了。我想:藝術美感不同於大自然美感那份普世同質性。藝術美感是後來的創造,有每個地域不同氣味的累積切膚民性民情,故各具特質。它要在熱愛敬榮中培養,疏遠了輕忽了就陌生了,祖先的細敏感情就成了異域的隔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