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獵人頭公司的跨國平台紅紅火火!
2020/05/12 05:14:08瀏覽2|回應0|推薦0

主計處今年初公佈的2017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達73.6萬,續創歷史新高,年增率1.1%,其中前3名是中國大陸、東南亞、美國。

根據3月剛公佈的遠見雜誌「2019青壯世代大調查」發現,18~29歲(1990~2001出生)青世代希望在未來幾年出走海外留學與工作的比例多達41.9%,遠高於30~39歲(1980~1989年出生)壯世代21.4%的一倍。但全球化、無疆界化是世界趨勢,海外求職就業的語文和專業能力競爭格外激烈。

這天碰到google、facebook大當機,凡事必須靠著電腦網路做跨國聯繫溝通安排行程會議的,卻一時之間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呂尚鴻提早進電台受訪,一進門就談世界幾乎整個癱瘓了!「這就是全球化的危機!」他在跨國公司上班的感受超越一般人!

時尚有型在跨國企業英特艾倫人力公司擔任資深專員的呂尚鴻,他的名字有著他爸爸婉轉深藏在內心的期待(你最紅,台語發音),而他雖然不愛唸書卻也讓他爸爸欣慰,年僅26歲靠著什麼都不怕也沒啥好怕的膽識,從不怎麼會講英文卻勇者無懼的爭取新加坡實習,自己闖出一片天。

呂尚鴻在跨國企業做海外工作的人力媒合業務。他所屬的interisland英特艾倫公司是在2008年新加坡創立,隨後2010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然後陸續在澳門、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設有據點,人力媒合遍及亞洲地區,據指2018年媒合7500份工作。呂尚鴻26歲就已經在公司3年做到資深專員。台北會計師事務所他第一線的觀察發現韓國和日本青年態度積極,在語文學習上已經是3種語言的「標準配備」除本國的韓語或日語之外,還勤練英語和中文,搶進中國商品服務業市場,台灣僅英語和中文的競爭力已經是相對落後。

「不是沒有工作,是沒有你想要的工作。」呂尚鴻在訪談中多次提醒青年朋友要跳出一種可悲的迴圈。他在亞洲人力資源市場看見台灣青年就業沒有熱情,有一種不死不活的現象,就是面對工作「不喜歡」、「不排斥」,然後待著也就「不努力」也「不更新」當然不長進,然後老闆也沒法加薪,就處在那裡,惡性循環下停滯的低薪狀態。

海外唸書抑或海外工作的語文能力一定要好,呂尚鴻的英文肯定要好,但是他有個傳奇故事,一般人通常聽到要去新加坡,英文沒準備好大多想著補習班唸唸再去,但是呂尚鴻卻不這樣做,他認為不行就要去學,他自己說他「不要臉」不知道什麼是懼怕,就是想去就去做就是了!

英文不輪轉,沒在怕,大二時期,突然看見大四海外實習報名資訊,呂尚鴻自稱他靠著「不要臉(厚臉皮)」直覺地衝動地,完全沒有恐懼地去請系主任幫忙寫證明,請外語系同學幫忙擬自傳,並摹寫面試小抄,硬背硬記,爭取申請去參加新加坡海外實習面試,而且雖然坑坑巴巴的面試,也因為「勇敢嘗試」特質,獲得實習認可。

呂尚鴻聲稱他聽不懂英文,在新加坡被派到百貨公司的客服部門。呂尚鴻分析客服業務有90%以上是客訴,僅有不到10%是要來肯定讚美的,他就微笑以對,什麼都聽不懂,只聽懂「manager」,只要聽見manager就趕緊去找經理出面處理,然後在旁邊聽按手機查單字,前3個月真的「很想死」很痛苦,但就一個字一個字的背。加上新加坡是多種族國家,呂尚鴻說他就利用中午吃飯和晚上下班後跟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人同事「和」在一起亂說亂講,聽多講多就慢慢地講單字到講句子。呂尚鴻撐過在新加坡的10個月,這10個月離家的視野和困難窘迫激發他更多的潛能和更大的學習動力。

新加坡實習10個月,許多台灣去的同梯同學朋友,無法忍受離家之苦,不適應當地英語環境、長時間工時和工作學習受挫被叨唸的艱辛,不到3個月就打電話回台灣訴苦,台灣爸媽就讓他們放棄實習回家,這樣「撐不下來」以及父母玻璃心給予「有後路」的做法,都使得年輕一代無法培養國際競爭力。

呂尚鴻在學校提前進行新加坡海外實習,提前面對職場環境,也提前進入自我語文專業學能的充實準備,當然也提前擴增朋友職場人脈。呂尚鴻畢業曾經有機會去香港廣告業做專案工作,但他選擇新加坡跨國來台灣的台灣英特艾倫人力資源公司工作,他原本是做媒體網路設計,但一年後,他爭取轉做業務,現今已是資深專員,他持續學習規劃持續朝創業努力前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eneamagar&aid=1346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