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反動?
2005/05/24 00:39:52瀏覽317|回應0|推薦1

文/唐湘龍

  一場很少見的遊行。政治非常不正確。一群學生、教授還有工運團體,竟然「反戰」。竟然還上街遊行。竟然還要求政府不要一味親美。真是招子不亮。

  這是台灣極少見「靠左走」的運動。還有學生層次的參與,更少。長期以來,台灣社會「獨眼」的情況非常嚴重。一切向右看。全民都是「走資派」。走資走到連學生運動都非常小資產,早期學運成員在生命實踐上,早就競相以進入資本主義官僚體制為最高價值,卻仍捨不得放棄先知的假面與指導者的威權,儼然校園思潮裡最主要的「反動勢力」。

  「反戰」做為政治訴求一定要加「副標」。「副標」一定要套色、醒目處理。「反戰」一定要強調,反戰不等於反美,反美不等於支持恐怖主義。反戰只是反對以戰止戰。不相信戰爭手段可以做為國際衝突的終極解決。「副標」如果不突顯,「反戰」極容易與「反政府」畫上等號。對一個親美親到肉麻的政府,對「反戰」的批鬥接近戰爭。

  面對朝野政黨的口水四射,面對鑼鼓喧天的選將造勢,一個兩百多人的反戰遊行,實在微不足道。不過,這遊行起碼證明左翼還沒有全死。台灣的進步力量還在。在學運世代妖魔化國民黨政權,打倒惡魔黨的過程中,運動與政治,政治與政黨,政黨與政客的勾聯就高度定型化。除了政治,除了統獨,沒有運動。除了支持特定政黨,特定政客,沒有運動。

  誰反動?

中時晚報 2001/10/23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tai1112&aid=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