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造聖運動可休矣
2006/11/18 02:04:43瀏覽370|回應0|推薦4

2006.11.17  中國時報
造聖運動可休矣
戴章皇

    台灣威權時代「造神運動」,把執政者、政治領袖變成神格者。神與人當然不同,神格者的相關問題一概不得質疑,官威浩瀚自不在話下。隨著自由時代的到臨,任何人都可以對於政治人物嚴厲批判,神終於變成人。但是,矯枉過正地批判也使得台灣成為典型「官不聊生」的國度。每個政治人物必須「聖人化」才能通過檢驗,「造聖運動」於焉展開。

    企業界是很人性化的領域,也因為對於人性的瞭解,所以有人性化的法則:若會計上有五%的機率發生弊端問題,而這五%若必須加派人力去查核才能杜絕,當人力的加派成本高於可能弊端的損失時,企業一定會允許這五%的可能性,但是設定制度把弊端損失控制在一定程度。或者在會計制度所允許的範圍內,把實際上無法核銷的部分用其他憑證處理掉。

    例如:業務員或者企業主都會有公關費用的報支,然而不一定每次的公關費用都有憑證。如同請客戶在路邊攤吃小炒、喝上幾瓶酒,吃掉兩、三千元也不是稀奇事,何來發票之有?早期搭乘計程車,也不會有憑證。於是,會計會允許利用其他的高速公路回數票、家中部分的發票做為報帳的憑據。不過,會計制度上也對於公關費用報支只能佔業務額的百分比做出規定,避免無線上綱的浮濫。這種例子每天在企業界發生,但企業界只要在合乎規定範圍中運作,即使有小部分漏洞,只要業績作得出來,風險也可管控在一定範圍。

    而上述的現象只會在企業界發生嗎?當然不是,我保證無論產、官、學界都有類似問題!你信不信,很多學界在學術計畫中,也許人手不足又不能多報人事費,只好拿其他設備或者該計畫允許的項目憑證來報支,實際卻支付給助理。又如政治界裡的特支費(如同企業主的公關費),很多問題這次也凸顯在陳水扁總統與馬英九市長身上。

    如果大家不思制度問題如何處理,好好解決這些可能發生的報帳困境,只是一味把「不得不為的權宜當作偽造文書」處理,或見獵心喜做為政治鬥爭的籌碼,動輒認為「合法是不夠的」,把「最高道德標準」掛在嘴邊,那我保證大多數政治人物或者首長,都很難通過這種「聖人化」的政治檢驗。再舉一例,馬英九市長父親的喪葬補助費,原本就是合法領取,會弄到連領取這筆費用都非常不堪,就是政治人物互相攻擊時,也「凸顯」自己聖人形象。

    我同意政治應該更清明,也同意政治人物的道德的確有進步空間。但廣大民眾可以想一想,不妨用制度、法律來約束與規範,不要對政治人物的道德有過於嚴苛的幻想。形成只要有一些瑕疵,基於政治立場不同,就全數擴大成「嚴重貪腐」。這種沒有標準的道德爭議與鬥爭,永遠不會止息只會浪費更多的社會資源。

    其實,我基於一個納稅人的想法,只要合於法律規定,我比較想看政治人物做出什麼「業績」,而不是一天到晚花大量時間與資源討論如何「稽核」政治人物的發票,或計較他貪汙一百元。

    回到真實世界吧!「造聖運動」可以休矣。

    (作者為中華生技公司執行副總)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tai1112&aid=54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