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近紅外線的取像原理
2007/02/16 17:06:45瀏覽427|回應0|推薦1

近紅外線的取像原理


近紅外線的取像係使用攝影或照相設備擷取被攝物體經由「自發」(Emits),「反射」(Reflects),「透射」(Transmits)或「激發」(Emits Luminescence)所產生的近紅外線光域的光波。

所謂「激發」係指經由可見光光線的激發,使被照射之物質散發出近紅外線波域的「螢光」(Fluorescence)或「磷光」(Phosphorescence)來。至於「磷光」與「螢光」的差異為:「磷光」可以儲蓄光能,持續一段發光時間,而「螢光」必須在激發光不停的照射下才能發光。無論是近紅外線「螢光」或「磷光」,其產生的情況通常是使用中長波光線(如藍﹑綠色光),照射該物體,而令其產生更長波的「近紅外線發光」(Infrared luminescence)。由於激發光是二次發光,本身能量有限,因此並沒有熱輻射。在技術上,為了要確定所發出的紅外光是由該物體受激發所產生而不是從光源反射出來的,通常會在光源加上藍綠色濾色片,用以過濾及純化激發光源;另外,在攝像鏡頭前加上濾除藍綠色光線的濾色片,以濾除可能從物體表面反射而來的藍綠光,使影像不會受其它色光的污染。

在這裡要談的是近紅外線取像技術,它的定義是:使用近紅外線感應材料擷取被攝物體發出的有關近紅外線的訊息,而不是近紅外線對物體所造成反應的原因,也不是近紅外線對 軟片或其它感光材質的「反應」原因。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fraread&aid=75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