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18 22:41:21瀏覽5|回應0|推薦0 | |
想貸款或者有貸款問題 和你分享一個免費諮詢的管道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1日專電)經過195國連續兩週談判,巴黎氣候協議預計明天面世,各國必須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達成共識,主要爭論點仍在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責任分配、資金及排碳量的檢視機制。 正在巴黎談判的19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昨天提出一項27頁的協議草案,但尚未取得足夠共識,原定今天簽署的協議推遲到明天。 根據世界報(Le Monde),各國尚未完全達成共識的原因,不出預料地包括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針對抗暖化責任的歧見;富國對窮國提供適應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的資金;以及檢視各國是否達成溫室氣體減量自主預期貢獻(INDC)的機制。 到目前為止,這份協議計畫還有48個括弧,也就是尚待討論的地方,今晚各國代表可能將挑燈夜戰,趕在天亮時分完成這份被視為挽救人類和環境最後希望的巴黎協議。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中,各國同意要把世紀末的氣候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但對許多島國來說,升溫達到1.5度就已經危及他們的生存,昨天提出的協議草案找到折衷方案,也就是把升溫控制在2度以內,朝著限制在1.5度的方向努力。 更大的爭論點在於,已開發國家期待發展中國家為減碳負起更多責任,尤其是碳排放量名列前茅的中國大陸、印度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但開發中國家不願因減碳而阻礙自己的經濟成長。 關於責任分配的爭論也延伸到抗暖化資金上。富國同意在2020年以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協助窮國適應氣候變化、發展非石化燃料能源,但問題在於如何公平分配資金、哪些國家要出錢。 在檢視機制方面,目前僅有北半球國家遵守京都議定書中的排碳量通報、追蹤和核實機制,但在巴黎協議中,開發中國家也必須遵守,問題在於如何避免有國家資料造假,以及給予開發中國家多大的彈性。 場內的各國代表還在談判,場外的非政府組織對草案已有不滿。 解放報(Liberation)報導,協議計畫原有一項條文規範空運和海運的排碳量,卻在昨天公布的草案中消失,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T&E)和「危機海洋」(Sea at Risk)認為這嚴重傷害了減碳願景。空運和海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總量的8%。1041211
73EBCDEA29B9B0A5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