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溝通分析學派
2012/01/26 18:11:25瀏覽2659|回應0|推薦1
由伯尼(E.Berne)所創始的一種心理治療(輔導)方法。溝通分析理論的一個基礎為人格結構理論--自我狀態(ego-states)。伯尼認為每個人均有三各獨立之自我狀態--父母(Parent)、成人(Adult)及兒童(Child),簡稱P、A、C,由此三各自我狀態組合成一個個體,而尤其三者互動之情形便可了解個體之行為。

精神分析論認為人是被決定的,早年經驗無法改變。而溝通分析的人性哲學觀是基於「反決定」得(antideterministic),確信人可超越其早年所受的制約;同時認為人有能力了解其過去而可做新的抉擇。

一、父母的自我狀態
一個人常在行為表現、思想方式、感覺、態度上模仿其生活中的權威人物,尤其是父母。「父母」又可分為「撫育式的父母」(nurturing parent,簡稱NP)和「控制批評式的父母」(countrol/critical parent,簡稱CP)。前者以撫養關愛、無微不至的姿態出現,後者則嘗試批評的,思想方式多是命令的。

二、成人的自我狀態
成人的自我狀態是與事實(facts)有關。它可將外界的資料轉化為知識,加以評估並以最適切的行為表現出來,是種有組織、有理解力的自我狀態。「成人」不像「兒童」或「父母」是靜止的,它是不斷變化的。它有能力評價、支持或改變「父母」或「兒童」。「成人」非人格的統治者,卻真正能幫助「父母」和「兒童」之進行,是二者的溝通者,適切地保持三種狀態的平衡。

三、兒童的自我狀態
每個人內心深處均有小孩子的形象。也就是從出生到七算間,因本能或與外界接觸而發展出來的感覺。它是自然的、有創造力、快樂、衝動的....。孩童由自己去經驗或父母的訓練撫育,而使兒童的自我狀態發展成三部份:自然兒童(natural child,簡稱NC;或稱自由小孩,free child,簡稱FC)--是天真、衝動、感情自然流露、喜怒哀樂行於外的,也就是尚未經過訓練的。適應兒童(adapted child,簡稱AC)--自然兒童受到外界之修正,發展成一種適應兒童以順應父母的要求。它常有的表現是順從與退縮的,也就是所謂「聽話的乖孩子」。另有學者兒童(little professor)--智力、創造力、直覺思考,並適當的反應。(另有種分法是兒童僅分NC及AC,little professor屬於兒童狀態中的Adult)心理地位(Psychological Position)

伯尼認為人出生後受父母及環境影響,從小就寫定了一生的生命腳本(Life Script),此生命腳本決定了一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而基本的生理地位,又叫做生活地位(Life Position),便是「生命腳本」的主要內涵。有怎樣的生活地位,則有怎樣的人生。

心理地位有四種主要模式:

一、我不好-你好(I am not O.K. You are O.K.)
小孩自出生以來需要別人,尤其是父母的照顧。小孩是無助的,須等候父母的愛撫及照顧,而照顧牠們的人變深烙住「好人」的印象,是偉大、有權力的;而自己則是缺乏能力、「不好」、仰人鼻息的,因此形成了「我不好-你好」的型態。此種情形下,人常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沮喪的,與人比較時覺得無力、易於退縮,討好他人以尋求關愛。而父母或他人對他們愛護的程度影響著其「不好」的程度。
小孩長大後仍可能停留在此一階段而影響其一生。

二、我不好-你不好(I am not O.K. You are not O.K.)
當孩子漸長,父母給予之照顧漸減,可能給孩子帶來挫折與不滿。父母也可能責備與懲罰孩子,因此「我不好-你不好」的生活態度便產生。此時他們會有被拒絕的感覺,覺得自己是無助的,過一天算一天。最嚴重「我不好-你不好」的情況就是自閉症的情形。

三、我好-你不好(I am O.K. You are not O.K.)
此種地位為「革命的」地位,Harris認為此種地位之發展乃是個體對「自己不好」感覺的過度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的個人是較有攻擊性、推卸責任、責備他人、自大並且孤獨的。不過從好的面向看來,亦有可能成為助人者。(樊老師說會當諮商員,或多或少都有此心理地位-.-)

四、我好-你也好(I am O.K. You are O.K.)
這是比較達觀的一種態度,經由「成人」的自我狀態理智的抉擇而採取。在基本上是信任的,是有意義生活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後達到的。在這種情形下的人是成功的,感覺自己是勝利者,也較能與人相處。當然也是我們輔導與心理治療的終極目標。時間結構的需求

時間結構的需求是個人利用時間來過擴大所能獲得的撫慰。人們有六種方式來利用時間,依照所冒的危險以取得撫慰程度一次排列如下:(越上所得撫慰越少,但安全越高)

1.退卻:在生活、心理上均可能遠離人群,是種打發時間的方式。個體獲得撫慰的主要途徑乃是經由幻想和自言自語。例如做白日夢、單戀。

2.儀式:這種形式多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禮節,不需真正投入。例如見面時的打招呼、問好均是。這種形式所獲得的撫慰不多且不能持久。

3.消遣:一些打發時間的無目的聊天,單純為消遣。孩子、運動、汽車、時事...等都是消遣時常見的話題,這些外在的話題也不至於得到很多正面的撫慰。

4.活動:用有目的、需要達成的工作來打發時間,而工作之成就便是最好的撫慰。做功課、種花草、做衣服..等均是。

5.遊戲:這裡的遊戲是指心理遊戲。心理遊戲所付出的代價經常是沮喪、惱怒、挫折、妒忌或正義感、成功勝利等熟悉的感覺。所謂心理遊戲是指人與人交往時採取的一種表面上看起來很好,而實際上卻很不好的一種「互補溝通」。它的內在是叛逆的小孩,表面上是我不好-你好,但內在的反轉移是我好-你不好。遊戲可能外表上是親密的,但只要依陷進去,反而會導致疏離。心理遊戲基本上就是一種曖昧的溝通方式,除了表面訊息外還暗藏了許多訊息,遊戲只有在兩人均想得到此結果時才會發生,而結果一定是不舒服的。只有清楚的溝通才不會玩心理遊戲。

6.親密:這是報酬率最高的一種打發時間方式,唯有想對方全然開放及誠懇時才能達到。得到安撫最多,但冒險亦是最高。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get&aid=606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