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 《大陸金融》陸3月外匯占款負成長
2015/04/22 13:39:05瀏覽182|回應0|推薦0

【時報-台北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部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1,564.76億元人民幣(下同),在2月轉正後再現負增長。

   市場分析指出,這意味著資金有外流的跡象;在基礎貨幣增速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透過降準來提高貨幣乘數,應對資金外流,彌補基礎貨幣的缺口。

   外匯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銀行購買外匯形成本幣投放,所購買的外匯資產構成銀行的外匯儲備。根據人行網站數據顯示,3月底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餘額約29.19兆元,按月減少1,564.76億元。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外匯占款均出現超過1,000億元的減少。

   這是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調降存準率的原因之一。人行周日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隨後人行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解釋,此次降準主要是在對沖外匯占款減少,普降1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大致可以對沖外匯占款少增所帶來的影響,因此貨幣政策依然處於中性狀態。

   香港信報昨日則引述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雖然3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正轉負,但跨境資金流動並未顯著惡化。數據顯示,2015年第1季中國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減少2,521億元,其中3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大幅減少2,307億元。

   謝亞軒說,發達經濟體和貨幣政策分化,加劇跨境資金的波動性。在此背景下,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狀況難以大幅改善,年內人行仍有可能下調法定存款準備率1至2次以應對資金外流局面,以彌補基礎貨幣的缺口。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表示,由於國際收支狀況的變化,外匯占款已經不再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來源,在基礎貨幣增速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透過降準來提高貨幣乘數,以保證廣義貨幣和貸款的穩定增長,發揮貨幣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綜合報導)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sam0016&aid=22436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