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放大鏡或顯微鏡:演繹與歸納的模式
2010/10/12 20:18:22瀏覽255|回應0|推薦3
對於人類社會的運作,吾人常透過探索、描述、或解釋的模式來發展。似乎是一種解謎的活動,用來澄清或解決問題。然後,人類思想就在於必須前人的認知以及吾們所被賦予的概念、亦或是經驗的傳承而來。所以,在知識的來源或許會有大思想家培根認定的四種繆誤發生:部落的偶像 ( idols of the tribe) 、山洞的偶像 ( idols of the cave) 、市場的偶像 ( idols of the market) 、戲劇的偶像 (idols of the theater) 。簡而言之,就是瞎子摸象的困境。

如何避免之? 科學研究教吾人使用演繹與歸納的不同方式。演繹法是推理的一種形式,其目的在獲得某種結論,結論必須經由前題而來。前題會暗示結論,其本身也是某種證據,前題與結論結論有比較強的關係;歸納法則是實證的通則,表示某種現象加以整理出的結果。

演繹法使用理論,然而提出假設,是一種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模式,其認為所有知識皆可由已知的自然法則與基本真理加入演繹;歸納法就是以實證主義為原則,透過觀察來搜尋資訊,並企圖解釋或預測現象。

若然,此演繹的方法如同放大鏡放大到可以預測的規範,而歸納就是用顯微鏡縮小到認定為一個通則吧! 故而,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可能就是一種歸納的路徑;而吾人在果園裡被掉下的蘋果打到頭,是基於地心引力,演繹法會認為如果所有物體彼此有相互吸引力,則任何物體對地球也有同樣行為,那就是將物體丟到空中,一定會掉下來!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ngchienyuan&aid=449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