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2 20:14:16瀏覽221|回應0|推薦2 | |
在社會科學裡,吾人必須讓分析的單位能夠概念化,並操作化。如此才能達到測量的要求,然而測量的必要除了信度能確認結果是一致性與穩定性。最重要的是,效度的彰顯。 所謂效度至少包括兩個條件,一為測量的工具確實測量所要探討的觀念;另一則是能正確測出結果。當量表的內容具適切性時,就是一種內容效度,此內容效度就必須符合抽樣效度與表面效度的要求,方具意義範圍或程度。 在測量時又必須符合實證,亦即效標關聯效度。當然同時與預測就是很重要的原則。一旦構念是符合真實反應狀況,也就是建構效度,其可分為收斂與區別效度。 為何有些測量會效度不足?筆者以為有三種原因:是樣本不足代表性低;具有干擾變數出現;以及本身信度太弱,造成效度不足。 如此觀之,能否達到效度足似乎可以用箭手完全射中靶心形容,當越接近時,越準也越有效!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