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溫室』這個名詞,所謂的『溫室』,舉例來說它是由玻璃或透明塑膠布所製成,其特性為可讓短波輻射穿透並吸收部 份長波輻射。白天的太陽光屬於短波輻射,因此可以穿透溫室的玻璃或透明膠布;然而當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陽的光與熱之後,部份玻璃或透明塑膠布吸收陽光轉以長 波輻射之形式釋放出能量,使得能量無法完全穿出溫室,溫室即是利用此種特性維持室內溫度,以利作物生長,而這種作用便稱為『溫室效應』。
地球的大氣層中,含有『溫室氣體』,它的特性如同玻璃一樣,可讓短波輻射(如太陽輻射)通過,而吸收長波輻射(如地球表面 所釋放之紅外線),使地面的輻射不易回到太空中,地表便維持在溫暖、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
地球因為擁有其他星球所沒有的大氣層,使他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白天它會吸收太陽的輻射, 使地球不致太熱,晚上反而能阻擋地球散去輻射熱,使地球不致太冷,日夜溫差因而不會太大,這些氣體我們稱之為『溫室氣體 』。
地球的大氣中重要的溫室氣體包括下列數種: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N2O)、甲烷(CH4)、氫氟氯碳化物類(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水蒸氣(H2O)、臭氧(O3)、等。由於水蒸氣及臭氧的時空分佈變化較大,因此在進行減量措施規劃時,一般都不將這兩種氣體納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