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雄霸天下的大謀略家 曹操》:深入分析這位三國時代權力巔峰的大謀略家
2010/02/03 01:48:04瀏覽62|回應0|推薦0

雄霸天下的大謀略家 曹操雄霸天下的大謀略家 曹操(新版)

【編著】:史林
【條碼】:9789861781471
【定價】:200元

曹操運用了多少謀略才凌駕於群雄之上?
曹操成功的每一步蘊含了多少智慧經驗?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歷代名人都對曹操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褒貶抑揚中進行忠奸雄霸的爭論。

本書深入分析曹操一生各階段的權謀機變、行事方略,體會這位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又成功將自己推向三國時代權力巔峰的大謀略家的精采傳奇。


曹操把權謀、機變的個性發揮到了至極,無論是他入仕之初的關鍵幾大步,還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公時期,乃至他移花接木,羽化「國中國」的晚年,曹操在他生命的每一個里程中,無不張揚著英雄兼霸主的鮮明個性。

【作者簡介】
史林
北京大學教授。考據史料,參照《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讀通鑑論》、《人物志》等書,下筆審慎,成書考究。

【目錄】  

第一章起於微末,開創大局
第二章逐鹿天下,一意擔當生前事
第三章吾任天下之智也
第四章波詭雲譎,腹有良謀用奇兵
第五章執掌權柄,賞罰慎當匡天下
第六章風雲際會,亂世稱雄
第七章高屋建瓴,乾坤大略造英雄
第八章吞吐天地,霸王之術十二論
第九章霸王人生,九大過失鑒後人
主要參考書目

【序】 

     本書是「九九方略」叢書的第一部。與胡雪巖的叱吒商界、紀曉嵐的智巧相比,曹操則把權謀、機變的個性發揮到了至極。無論是他入仕之初的關鍵幾大步,還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公時期,乃至他移花接木,羽化「國中國」的晚年,曹操在他生命的每一個里程中,無不張揚著英雄兼霸王的鮮明個性。
     曹操出身于為人所不恥的宦官之家,因此他一入政壇就打出反宦官的旗幟,為此他贏得了士人的口碑,這也是他聲望日隆、士人歸心的伏筆。與當時諸多梟雄相比,曹操幾乎沒有走「倚人而起」的步驟,王芬拉他「行廢立」,董卓薦他任州牧,袁紹邀他「共扶傾」。須知,這些人物都是響噹噹的執國柄者,謀的事也是「天下之事」,但曹操認定他們或者不足成大事,或者即將禍及身家,因此他或拒、或逃、或避。曹操同時深知,在動亂的年代?,沒有軍隊的英雄終究要屈身的。為此,他散盡家財,通過改編青州軍,建立了自己的起家隊伍。
     對曹操一生事業有重大影響的,—— 迎漢獻帝都許昌這一方略,從此曹操憑藉漢天子這塊政治招牌,開始了他縱橫捭闔的雄霸人生。
     曹操「不慕虛名而招實禍」的方略,也對其一生影響甚大。當他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金蟬脫殼的計策,以魏代漢唾手可成的時候,他仍然不冒天下大不韙,堅持不稱帝。甚至當孫權上表稱臣時,他仍發出「這是豎子把我放在火爐上烤」的警歎。
     曹操不稱帝,但也決不後退,當許多人勸他交出兵權,回家養老時,他以「不得慕虛名而招實禍」的方略斷然拒絕。認為如此,不但身家不保,且國家必將重新陷入戰亂之中。他最後向世人發出「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霸氣十足的英雄式警告。
     一位偉人說過:「最沒有爭議的人,也往往是最平庸的人。」的確,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在世時,即有「奸雄」與「能臣」之類截然不同的評價。曹操死後的一千多年間,歷代名人都對曹操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褒貶抑揚中進行忠奸雄霸的爭論。


【內容節選】


摘錄自第八章 吞吐天地,霸王之術十二論


坦誠與權詐互用
     曹操的性格作風同他的思想一樣,呈現出多元、複雜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色。尤其是他的坦誠與權詐互用,對推動他的霸業起到了頗為有力的作用。
     曹操性格中有坦誠的一面,這在他的詩文中和平常待人接物的實際行動中都有突出的表現。曹操對於前來歸附的才智之士,對於他所信任的部屬,特別是對部屬中那些為他出了大力、立了大功的人,他往往能夠推心置腹,坦誠相待。可以說,這也是曹操能夠大力羅致人才、團結部屬、充分發揮部屬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部屬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只要他認為合理,往往能夠盡力採納,決不含糊。
     在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曹操對於自己的政治意圖,有時也能坦率言之,不加掩飾。《讓縣自明本志令》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又說:「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下令「舉賢勿拘品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也可以用,這些就都是說了真情實話的。有時甚至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曹操也抱了坦率的態度。據孫盛《雜記》記載,曹操誤殺了呂伯奢一家後,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從負字看,曹操知道自己是誤殺了人而有負於呂伯奢一家的。但在這種情況下,曹操還說出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樣的話,表明他沒有文過飾非,沒有強詞奪理,沒有藉故捏造呂伯奢一家的罪狀。
     曹操能夠根據現實政治鬥爭的需要行其坦誠。他對荀彧等人竭力褒賞,就是要以此為榜樣,激勵更多的人,《請爵荀彧表》說:「宜進封賞,以勸後進者。」就透露了這一消息。他懷念死者,厚待死者遺孤,則是為了激勵更多的生者。他在《請追增郭嘉封邑表》中說:「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就不難看出兩人關係的親密。郭嘉、荀攸等人死後,曹操痛哭流涕,其感情是真誠的。
     另一方面,曹操為行其霸業,其性格作風中還有陰險狡詐的一面,有時甚至表現得相當突出。這種性格,在他少年時代即已明顯表現出來,他在叔父面前假裝中風、與袁紹劫新婚媳婦,都足可說明這一點。類似傳說,也有不少。比如曹操曾對人說:「誰要想謀殺我,我就會出現心跳。」他對身邊的一個侍從說:「你身上藏著刀來到我身邊,我就說心跳得厲害,然後把你捉住。假如對你進行處罰,你不要說出是我讓你這麼幹的,我一定會厚賞你!」這個侍從自然照辦,預先並沒有感到絲毫害怕,結果被殺。這個侍從至死也沒有明白這是曹操所使的詭計。但別的人卻以為這一切是真的,想要暗殺曹操的人從此感到灰心喪氣,不敢輕易動手了。
     曹操還曾對人說:「我在睡覺時,不要隨便走近我,誰走近我,我就會立即把他殺掉,而自己卻不知道。你們可千萬注意啊!」一次,曹操和衣躺下,假裝睡覺,一個近侍怕他受涼,輕輕走上前來給他蓋上被子,曹操突然一躍而起,拔刀將這個近侍殺死,然後倒下身子,繼續呼呼睡去。從此以後,曹操睡覺時,再也沒有人敢走近他了。
     曹操準備接見匈奴使者,但自以為身材不高,相貌不威嚴,不足以對外國顯示威武,於是便讓相貌堂堂的崔琰來代替他,而自己扮成侍衛,握刀站在崔琰旁邊。接見結束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你看魏王這個人怎麼樣?」使者回答說:「魏王的儀表風度非常高雅,但握刀站在他身邊的那個人才真是一個英雄啊!」曹操得到報告,立即派人追上去把使者殺了。
     這些傳說未必都是事實,其真實性更值得懷疑,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他的名著《史通》中就曾專門對此作過辨析,但至少是「查無實據,事出有因」的。曹操的權詐性格,在其政治、軍事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都有表現,堪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權謀家。善用權謀,善於權變,在某些場合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對敵的政治鬥爭中,特別是軍事鬥爭中,不用權謀,不善權變,不僅不能克敵制勝,連自身的生存都將成為問題,曹操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孫子.計篇》注中說:「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也就是說在用兵打仗時必須詭詐,以適應戰場上千變萬化的形勢。曹操無論用兵、遣將、施術,都充分展示了他隨機應變的性格,可以說是將其詭道權詐之術發揮到了極致。比如,官渡之戰中許攸來奔,曹操為表示竭誠歡迎,沒來得及穿鞋光著腳就迎出去了。曹操還因坐騎踐踏小麥而割髮自懲,雖有幾分玩弄權術的味道,但其目的還在維護法紀的嚴肅性,用意還是可嘉的。還有一個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說曹操有一次帶隊行軍,天氣炎熱,途中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眼看就渴得受不了了。曹操突然往下傳令說:「大家再堅持一下,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梅子,甜酸甜酸的,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了,個個口中都分泌出唾液來,不再感到口渴,這樣一直堅持到了有水的地方。這自然是一個傳說,但頗符合曹操譎詐的性格。
     曹操一生,確曾碰到過遇刺的危險。經常跟隨在他身邊的人,其中也有靠不住的。有一個叫徐他的聯絡了幾個人,就曾想伺機刺殺曹操,只因許褚不離曹操左右,沒有機會下手。一次,徐他等人乘許褚在帳外休息的機會,揣刀進入曹操帳內。恰在這時,許褚進帳,見徐他等人神色異常,頓時明白了他們的陰謀,於是將其一一擊殺。在這種情況下,若曹操不能保護自身的安全,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同時,曹操在政治生活和人際關係中還經常運用著權術。比如他殺孔融,先由郗慮出面奏免孔融的官職,然後再由自己出面寫信給孔融,以調解孔融和郗慮的矛盾為名,對孔融發出了「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的警告。重新任命孔融為太中大夫後,孔融仍依然故我,於是再次由郗慮出面構陷其罪,最後命路粹上奏,羅織罪名,將孔融下獄處死。這一過程雖不無爭取孔融的用意,但顯然也有權術在其中起著作用。又如曹操除掉荀彧,先以請荀彧到前線勞軍為名,把他調離朝廷,接著將其尚書令的職務解除,降為參丞相軍事,成為自己的直接下屬,最後以送空食盒的手段逼令荀彧自殺,採取了相當陰狠隱蔽的手段,權術也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的。
     曹操平時對百姓和下屬的監視是很嚴密的。除了設置有公開的監察機構和司法官員,此外還設置有秘密監察下屬的校事,這些校事又往往由政治品質很差的人充任。有兩個名叫盧洪、趙達的校事,常以個人好惡擅作威福,法曹掾高柔建議曹操對這兩個人加以檢核懲治,但曹操不同意,說:「你對趙達等人的瞭解,恐怕不如我。要去辦刺探舉發這一類事情,讓那些賢人君子去辦肯定是辦不好的。過去叔孫通任用群盜,就是這個道理。」
     曹操在這?可以說是用人唯才了。但任用這些僅憑個人好惡辦事的人,必然會生出許多不明不白的冤案來。後來,趙達等人壞事做得太多,曹操才不得不把他們殺了。但這類活動並沒有中止,曹丕即帝位後不久,有一個叫劉慈的校事一人就舉報了「吏民奸罪」上萬件,可見這類活動不僅沒有收斂,相反越來越變本加厲了。
     曹操運用了權謀和特務手段來對待下屬,這同他的坦誠是完全相反的。曹操能從一個社會地位不高的宦官後代步步高升,做到司空、丞相、魏公、魏王,把獻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把北部中國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在不少情況下是靠運用了權詐的手段的。坦誠與權詐,在曹操這?形成了對立的統一,成了曹操獲得成功的兩種互為補充的手段。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wdobooks&aid=5117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