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1 22:12:37瀏覽213|回應0|推薦0 | |
修無相因,方成無相果 從前清朝時的讀書人,心目中最高的目標是中狀元,這個目標很單純也很明顯。現代人進了學校,目標就沒有這麼顯著。不過有許多聰明才智的年輕人,也抱著一個目標,要讀碩士、讀博士。尤其是哥哥姊姊是博士的,我也要做博士。學佛的也不例外,也有一個最高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成佛。 我們是在六道中輪回流轉的,想要成為「悲智兩足尊」的佛,就脫不了因果的自然定律。 換句話說,要有成佛的果,就必須有成佛的因。而我們現在在六道之中,所能做的就是成佛的因,這個教理可歸納成三句話—「佛是無相的果、不著相的果,所以要成無相的果,一定要種無相的因」。換句話說:「要修無相的因,方能成無上的果,方能成佛」。 「相」這個字,簡而言之就是凡是一切相對的,有對待的一切,凡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覺到的任何「色聲香味觸」的現象,及人的腦筋所想到的任何思想、觀念,可以用「有」及「無」來分別的,都是相,或者是有相。 大家要注意,有相的因,只能得有相的果,所有一切有相的因,不論是善的,或是惡的,都不是成佛之因。「要修無相的因,方能成無相的果,方能成佛」。大家要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是成佛,而是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悲力加持之下,去修無相的因,而後方能成無相的果,方能成佛。 大家要注意,我說要修無相的因,才能得無相的果,無相的果就是成佛的果,這幾句話是我們人類所能表達的語言。可是,如果我們一直認為有一個無相的果可以得到,或者因今天修了一個無相的因而感到高興,這就已經不是無相,而是有相,是一種執著。 什麼是執著呢? 執著就是心中一有了「有」或「無」的相對觀念,一有了「好」或「壞」的相對觀念,這種相對觀念就是執著,就成為有相,也就是顛倒。而我們常講「絕對」這兩個字,事實上和相對是一樣的。因為「絕對」這個名詞是由相對而來,試想若沒有相對,就沒有所謂的絕對。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的起心動念都離不了相對的觀念。 那麼,怎麼辦呢? 大家可曾聽過「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句成語?種田、種花、種菜等,只要你澆水施肥除草做得勤,依因果規律,自然有好的收穫。倘若揠苗助長,反而得到反效果。大家如能這樣體會,就能悟出什麼是無相之因。 金剛經裏,佛陀教我們如何降伏妄心中說「所有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教我們耕耘的方法。做人如此,學佛的更要依佛陀的教導,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心中沒有眾生的觀念,沒有我是在做善事的觀念,沒有這是一個受過我的恩惠的人的觀念。當然,更不要幫了人之後,起了後悔或懊惱之念,這才是所謂修無相之因。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