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芃 於2000.12
難得去中正紀念堂,更遑論去國家音樂廳欣賞音樂。手上兩張古箏演奏會的票是為了捧古箏老師的場,這個晚上就和老公一起來到了中正紀念堂的國家音樂廳。
音樂會的時間是七點半,我們快七點到了大廳,只見外頭一堆人,裡頭卻只有工作人員,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推門就看到一位工作人員跑來說要到七點才開放進場,原來還有這規矩,算我們土氣,豈知到了七點近二十分了,還不得進入演奏廳內,小姐抱歉地說是因為演出者還在作錄影前的最後準備,惹得大伙全擠在剪票口附近,有人開始罵起來,”搞什麼嘛,這麼大牌”,終於開門了,大家魚貫進場,七點三十五分了,卻未開始,又聽到”沒時間觀念”的抱怨,而我則靜靜地整理心情。
燈一暗一亮告訴觀眾演奏會開始,出來一對男女主持人,簡單地介紹樂團後,開始第一首的演奏曲,今晚的曲目基本上算是通俗級的,沒有一些高山流水般的國寶級古典樂曲,也沒有那種技巧高難度的大曲子,而且是由一群年輕的少女合奏演出,有西樂中奏,也有流行歌改編的箏樂,曲曲熟悉,感覺上聽來並不費力。
不過,音樂會中倒也出了一些狀況,就像主持人與演奏者換曲的時間沒搭配好,所以,”讓我們熱烈掌聲歡迎他們演奏這好聽的曲子”主持人說完了,觀眾也拍手了,但是,嘿,演奏者尚未出場,就算出場也還得調一會音才開始哩,所以,觀眾只好一次、再次、三次地拍手等待演奏。也曾出現演奏者曲中箏上某弦的木橋居然給扳倒,出現響音及尷尬的臉,而兩位主持人似乎與樂團的默契真的不夠,沒有觀察演奏者的準備情形,所以有時候會太早宣佈演奏開始,有時候則又是演奏者已準備好,但是主持人還在哼唱介紹曲子。
說真的,這音樂會除了老師的獨奏算是專家級之外,其他的節目都有瑕疵,這些可愛的女孩技術算是熟練,但是,曲子的感情似乎尚未能詮釋,而且,發揚古箏的藝術,活動中卻是不少都有些流於將古箏當作西樂的演奏工具,似乎感覺不出古箏本身的韻味及特色。
台下的觀眾不少,老師桃李滿天下,所以來了很多學生及家長,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想讓古箏較平易近人點,所以才設計出這些節目,畢竟,台上的是新新人類的年輕人,不要說詩詞歌賦,恐怕連一些較早的歌曲都未聽過,也無法感覺其中的細膩情意吧,但是,若這是場古箏教育的推廣演奏會,那麼我覺得應該是值得鼓掌的。
畢竟,在現在這個重功利、重科技及時髦的年代,願意去接觸古意的箏樂已屬不簡單,尤其還要能彈出若此的整齊及熟練度,那該是花了多少的時間練出來的啊,其中當然包括原本約會及玩樂的時間,至於老師會找這些少女來擔綱,而非樂團中資深的老師,我想可能也是希望能藉此吸引多一些較年輕的族群,來學習進而延續古箏藝術吧!想到這,我就不得拍手拍得更大聲了。
終於演奏結束了,安可曲後主持人宣佈音樂會結束,沒有再延長的起鬨熱絡,但是也算圓滿結束,而我則帶著法喜充滿的感覺走出會場,對於以往可能會覺得失望的音樂會,如今卻有不同的感受,我想,對於人生的欣賞功力似乎修得較深了,這是場不完美的演出,卻讓我有比以前更多的收獲及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