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05 17:26:37瀏覽150|回應0|推薦0 | |
我與心智圖的成長 初學心智圖,我只有幾個感覺,那就是: 亂。也就是做事總是不抓關鍵。我發現很多時候很多人做事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的。 累。我沒有把該分擔的沒有分擔給別人,把自己弄得很累。原因很簡單,我不懂得分擔精力。 其實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更多的是溝通的問題。如果把要交待的事情很明確、很全面地交待下去了,這樣的情況也會減少很多。 慢。談到效率問題,於我來說,主要不是處事流程多,而是遇事總會磨上好一陣,先想很多情況,再先搞些其他事,最後才來做正事,其實可以用心智繪圖來分清主次,新鮮做重要的。
我想,每個人在有所經歷之後,都會在思想層面有一個整體的提升。這些結論是個人心智圖法經驗的結晶,彌足珍貴,也值得分享:
在思考上,我越來越體會到“先結論後分析”的說話方式的重要性。比如當我去西區宣傳統戰部找老師說話卻恰逢他非常忙時,我只能在最短時間內把我說話的主題或結論說出來,讓他明白我談話的目的,節省溝通時間。此外,我也越來越自覺地去思考別人說話、處事時的背景,即為什麼這樣做是最佳選擇。
在處事上,抓重點才能讓工作變得具有彈性。比如,長期每天都去報導體育賽事,起初會很有激情非常投入,但是越到後程,精力越不夠用,這是為什麼? ——沒有把80%的精力投入到20%關鍵的比賽當中。
在待人上,最近懂從心智圖教學得了與一個人溝通、共處必須先了解其需求、性格、家庭等背景情況。當然,需求才是溝通時真正的核心。諺語道:“要釣到魚,就要了解魚喜歡吃什麼,而不是我們有什麼。”比如,之前有人提到的教育學生提升其興趣首先要了解其需求的觀念,我想是有道理的。學生需要什麼?我們自己也是從中學階段過來的,其實學生在學校最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及認同,而認同背後,是其通過低層次的學習找到成就感後實現的——這是學生的重要需求之一。
在行動上,一定要明白“想與做”的巨大區別。我這個人呢,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認為想法很多,但是想多到做得少,而且總是糾結其中不能自拔,這也是我身上存在的最大的毛病。我現在指出來,是不想把教訓當做教訓,也是一種鞭策。【繼續閱讀】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