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的329,黃花崗72烈士犧牲的意義. | |
| 記者/黃安平美西電訊
西元1911年,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第十次革命,由黃克強(黃興)率領,在廣州起義,當時參與的林覺民、方聲洞等100多名優秀青年壯烈犧牲了,其中有七十二名由黨員潘達微埋葬在黃花崗,就是我們熟知的黃花崗烈士,329在民國43年開始,定為青年節,並為國定假日。
329雖然沒有成功,但此次起義卻震撼了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所凝聚的力量,終於在半年後的十月十日成功的推翻了滿清,建立中華民國。
讓我們一同回顧青年節歌曲 — 『碧血黃花』的歌詞; 『我們來看神聖的黃花崗, ,我們來看不朽的黃花崗。 碧血化為怒潮湧向珠江,黃花滿地萬世流芳。 為自由要舉起刀和槍,為自由死要昂首上疆場。 燃起革命火花燦爛輝煌,照耀神洲日月同光。 拯救民族要認清方向,爭取民權要團結力量。 安定民生要奮發圖強,萬眾一心莫徬徨。 我們來看神聖的黃花崗,我們來看不朽的黃花崗。 歌頌碧血精神黃花馨香,振臂高唱國土重光, 振臂高唱國土重光。』
93年之後的今天,有誰能告訴神聖不朽的黃花崗烈士,他們昂首上疆場有何意義?中華民國的神州何在?
願今天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放大格局,以前人的精神為榜樣,凡事少想一點自己,少想一點黨,而多一點老百姓,多一點國家。(3-29-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