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00311 賽鴿氣囊結構與肌肉類型的關係介紹
2020/03/11 22:54:37瀏覽1000|回應0|推薦0

20200311賽鴿氣囊結構與肌肉類型的關係介紹

通過對賽鴿實際競翔的研究和理論結合發現,影響賽鴿飛行速度和飛行持久力的最大因素是賽鴿骨骼肌中白肌纖維與紅肌纖維的組合比率。同時,由於賽鴿品種及生長環境不同,各個賽鴿的骨骼中紅白肌纖維的組合比率也不盡相同。

首先,來跟大家進行下相關知識普及。一方面,白肌纖維的橫斷面積較大、收縮力量大、速度快,能充分體現肌肉的爆發力。但與此同時,白肌纖維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通過不斷的增加、累積,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賽鴿肌肉肌體呈現疲勞狀態,因此可以知道,白肌纖維雖有較強的爆發力但卻不能持久維持賽鴿得運動。另一方面,紅肌纖維的橫斷面小、細胞色素多、纖維收縮速度慢,所以產生了肌肉爆發力不強但持久耐勞的生理特性。正因為如此,賽鴿由先天遺傳獲得的肌肉類型具有較大的差異。

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根據不同賽鴿異地競翔回歸的能力來看,有些賽鴿可以在短距離競翔中獲得很好的成績,卻很難在中長距離的競翔中名列前茅,更有甚者一去不復返。同時,隨著賽鴿年齡的增長和競翔經歷的豐富,還有一些賽鴿在1500公里以上級別的競翔中有上佳的表現。例如2012年上海市第一屆市民運動會信鴿比賽,賽鴿競翔1500公里外的甘肅天水,6月有14日早晨6:15分開籠放出,6月 16日下午5時左右,15分鐘內前三名歸巢報到。從賽鴿放出到回歸的時間來看,賽鴿三日平均每天必須完成500公里的飛行。這對它們的肌肉類型的特性來說,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為此,我們根據賽鴿肌肉類型理論指導對賽鴿適應性特性及種鴿的選擇與選配,後代鴿的留用與淘汰等進行相關的探討。首先是對賽鴿較發達的氣囊結構與肌肉之間的關係比較。

所謂優秀的賽鴿,十分重要的生理條件就是具備發達的氣囊結構。賽鴿體內共有9個氣囊,經過數代競翔選擇和基因的遺傳,發達氣囊整體結構得到優化,這就使得優秀賽格更能適應競翔飛行活動的活動要求。通過理論調查可以知道,在很大程度上,賽鴿氣囊充氣量的水平,能有效的提高賽鴿空中飛行運動的浮力作用,並且能在肌肉收縮的過程中提供充足的氧氣。如果兩羽賽鴿的肌肉類型基本類似,則具有發達氣囊的賽鴿持續飛行的時間更加持久。

優秀賽鴿的發達氣囊和它們的肌肉類型在實際競翔返巢過程中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觀摩和手感體驗到。

一般普遍認為,賽鴿發達的氣囊結構及功能水平憑借手感可以感覺出明顯的不同,當賽鴿的氣囊充滿大量空氣時,身體皮膚下有明顯的氣體澎漲的感覺,並且感覺身體的重量較輕。而氣囊結構及功能水平較低的鴿子則不同,肉厚體重的感覺十分明顯。根據賽鴿的競翔比賽的表現,不同競翔距離的優秀賽鴿都具有發達的氣囊結構,由於氣囊結構具有「第二呼吸」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不僅在競翔中的飛行速度和耐力方面表現出來,也可以在家飛訓練的耐力素質上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手感觸摸感覺出來。

由於發達氣囊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氣囊成為與賽鴿肌肉類型的最佳組合。

因此在選擇優秀賽鴿的時候,氣囊的結構以及肌肉張弛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點。

以上轉載至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將立即刪除處理。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luchu&aid=1320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