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8 12:18:12瀏覽902|回應0|推薦0 | |
昨天是已故台灣小說家龍瑛宗九十九歲冥誕,新竹縣文化局在龍瑛宗次子劉知甫協助下,打算年底前提出計畫,向客委會爭取經費,把龍瑛宗墓園所在的四千坪土地,打造成台灣文學紀念園區,計畫四年內完成。 龍瑛宗本名劉榮宗,1911年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早年離鄉在外,服務於銀行界,其小說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是1937年參加日本《改造》雜誌的小說徵文作品,獲得佳作推薦獎,在戰爭時期的台灣文壇嶄露頭角。後來相繼發表小說、新詩、隨筆、評論等作品,被譽為「日治時代最有世界性規模的作家」。龍瑛宗常被拿來與新竹縣另一位文學家吳濁流相提並論,兩人各擅勝場。吳濁流在鼓動本土文風上發揮很大的影響力;龍瑛宗則在個人文學創作上引領風騷,其文不時流露民族平等、種族關懷的思維。因此在龍瑛宗告別式上,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特別頒贈「清芬永挹」匾額,褒揚他在台灣文學上的貢獻。 由於龍瑛宗的遺願是希望落葉歸根、回到新竹北埔葬在其父身旁,龍瑛宗次子劉知甫於是花費數年,取得墓園所在約四千坪基地,計畫建造台灣文學紀念園區。新竹縣文化局局長曾煥鵬為此特別和劉知甫到場踏勘,初步規畫能再分成幾個區域,除依龍瑛宗的創作歷程做成「時光廊」,帶領遊客深入了解龍瑛宗的文學世界,也盼能建造文學創作村,提供有心致力於台灣文學的創作者,親炙文學家智慧的機會。曾煥鵬表示,該紀念園區除飽含龍瑛宗家族對他的慎終追遠,也代表著後代台灣子孫,對他在日治時代就具有民族平等觀,透過文學創作傳遞的景仰。
龍瑛宗,本名劉榮宗1911年生,新竹北埔人。1937年以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入選日本《改造》雜誌小說徵文的「佳作推薦」,即在文壇嶄露頭角,爾後陸續有小說、詩、隨筆、文藝時評發表。1940年加盟「台灣文藝家協會」,擔任該會雜誌《文藝台灣》編輯委員。1942年,辭掉銀行工作,專任《台灣日日新報》編輯,同年十月,與西川滿、張文環、濱田隼雄,被選為「第一回大東亞文學大會」的台灣地區代表。與張文環、呂赫若、楊逵,同為「戰爭期」最重要的小說家。戰前他發表的小說有23篇,計有〈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夕照〉、〈黑妞〉、〈白鬼〉、〈黃昏月〉、〈村姑娘逝矣〉、〈邂逅〉、〈午前的懸崖〉、〈白色的山脈〉、〈不知道的幸福〉、〈一個女人的紀錄〉、〈青雲〉、〈龍舌蘭與月〉、〈崖上的男子〉、〈蓮霧的庭院〉、〈造煙草〉、〈濤聲〉、〈年輕的海〉、〈歌〉、〈哄笑的清風館〉、〈婚約奇談〉等,另有中篇小說〈趙夫人的戲畫〉,結集出版的有文學評論《孤獨的蠹魚》。 突破了外象寫實的窠臼 緣於靦腆內向的個性,出身商人之家的小資產階級,龍瑛宗常有壓抑的被殖民者及客家人情結,後天的文學教育又受到法國、俄國寫實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及日本感覺派文學的影響,加上處身於1940年代台灣經濟由農業經濟步向市鎮的、工商經濟,以及台灣人心靈遭受到皇民化和戰爭威脅的陰影,龍瑛宗的文學世界,乃是以日式教育知識分子的觀點,反映了日治末期在殖民統治及封建習俗深刻化的摧殘下,台灣人的衝突、攤販和哀傷,檢視市民階級頹喪、陰鬱、灰暗的心靈層面和生活圖像,特別是對於台灣女性悲劇性命運的悲憫觀照,其文學風格,突破了外象寫實的窠臼,注入心靈葛藤的寫實,融會了現代主義個人式的內省與質疑,及感覺派纖細唯美的色彩,充分顯露出世紀末殖民地知識分子「美麗與哀愁」的思考角度。 戰後的1945年至1947年之間,龍瑛宗又發表了〈青天白日旗〉、〈從汕頭來的男子〉、〈燃燒的女人〉等三篇作品,1947年擔任《中華日報》日文版主任,1949年轉入合作金庫服務,擔任信託部課長,1976年自合作金庫退休,再度專事寫作,次年以日文完成中篇小說〈媽祖宮的姑娘們〉、短篇小說〈夜流〉、〈月黑風高〉。1978年完成日文長篇小說〈紅塵〉,鍾肇政先生譯成中文,在《民眾日報》連載。1980年,透過苦修與磨練,龍瑛宗終於以中文寫出首篇小說〈杜甫在長安〉,次年又發表中文小說〈勁風與野草〉,再度引起文壇的注意及肯定。1985年,由蘭亭書店出版他第一本個人小說選集《午前的懸崖》,1987年,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杜甫在長安》。 不同階段皆有代表作 在龍瑛宗將近60年的創作生涯中,跨越了日本殖民時代及國民黨統治時代,可區分為戰前、戰後初期、退休以後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各有的代表作,可窺出其文學風貌的特質及轉變,同時可看出一個台灣作家迂迴曲折的心路歷程。(本文轉載自前衛出版社出版之《龍瑛宗集》一書)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