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一天,女兒小紅豆突然跟我說,她想在家門口宿營。我以為她在開玩笑,沒想到,早晨醒來,竟發現,她正安安穩穩的睡在帳棚內。原來,昨夜小紅豆真的捨棄冷氣房不睡,獨自在家門口睡了一晚,狗妹妹 杜小土 正靜靜的守護著她。
一陣溫熱的感動,猛然撲上我的心頭。成長中的孩子,是不是都是這樣? 老是喜歡躲在自己的「蛹」裡,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不再是個小娃兒。
什麼時候,孩子才會通過種種的考驗,破蛹而出,從毛毛蟲變成蝴蝶,飛向自己的天空?
小紅豆,媽媽相信你會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可以獨立,長大。
※ 幫助子女通過「蛹」的考驗,找到自我的圖像
這一篇圖文創作在部落格和臉書發表後,引起網友熱烈迴響:
「以天為帳,以地為蓆的小女孩,磚造老平房,小土狗守護著小主人的畫面,好動人呢!」「我也來頂樓試試看~」
「好可愛的小帳篷﹐享受大地是我家﹐天空是帳幕, 與星月天地共眠的野趣。」 「很像神仙故事裡的情景!」
「將自己打理得這麼舒適恬然 , 在炎熱的夏夜獨自宿營, 小紅豆比我們都更親近信任大自然 , 真好! 」
最開心的是,有個媽媽因此動念改變作法:「兒子要我幫他買個睡袋,他想要晚上睡在頂樓陽台,半夜可以看星星。我沒答應... ...就不放心咩~~(兒子剛考完基測,個子都比我高了,也不知道到底不放心什麼)看小紅豆這樣睡得香甜,我真該學著放手... ...就去幫兒子買個睡袋吧!」
孩子在某個時期似乎很需要獨處,跟天上的星星說說自己的夢和秘密。記得以前當國中導師,班上有個男孩在週記書寫放學回家時看見夕陽的美麗和感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迄今仍然記得這個孩子寫些什麼。也許這個世代的孩子,面對的都是冰冷的電腦手機和虛擬的網路,聽到這位讀者媽媽的兒子還會想要看星星,欣賞夜空,突然覺得格外的感動。
保有孩子純真的宇宙,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有個媽媽看到女兒獨自宿營,觸動了童年的心弦:「小時候,我也喜歡在稻田裡打滾,拔很多草,鋪成床,田埂就直接當成枕頭,躺在自己做的床上面,看著天空,那種自在的感覺好深刻好令人沉醉。我想,有時候獨自品嚐生活中的美好,也是人心靈深處的渴望吧!」
還有媽媽直截了當的問我:「家長培養的吧?在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好幸福!」
老實說,我並不覺得是自己刻意培養出來的,反而覺得是孩子生命的本能,自然而然,自己長出來的。
現在的我,已經四十幾歲了,卻老是想起兒時獨自一個人,躺在草地上望著藍藍的天空發呆的畫面,有時就連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簡單單純的畫面,會成為我中年以後的想望 ? 或許回歸土地的懷抱,寄情於大自然的日月星辰,不管是從前還是現代,都是很多人內在隱匿的渴望吧。
日本心理大師河合隼雄曾說:「每個孩子心裡都存在著一個宇宙。孩子以他們清澈的眼睛,看著這個宇宙,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孩子心裡的宇宙寬闊深邃,大人眼中卻只看到孩子幼小的身影,忘了那廣大宇宙的存在。其實,大人也都有自己的宇宙。只不過,大人因著眼前的現實(月薪多少,如何升遷等等),佔據了他們的心思,而忘了自己所擁有的宇宙。」
河合隼雄在《小孩的宇宙》一書,還分享了一個兩歲的孩子心靈的小宇宙:「一顆星星,出來了。爸爸,快回來了。」短短的話語,道出孩子透過天上的星星,投射思念爸爸的想望,我們彷彿看見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穿越現實的藩籬,為兩歲的孩子帶來心靈的撫慰。
記得兒子小學五年級時,開始喜歡穿黑色的衣服。 黑色代表神秘?獨特? 還是孤獨與寧靜 ? 每次問兒子,兒子總是很酷的說:「就是喜歡嘛!沒有為什麼。」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看見兒子在他的部落格,放了一張圖畫「黑夜的星空」,旁邊寫了一段文字:「有明就有暗,明暗總是共存的。就算在黑暗中,仍能有無數的光芒閃爍著,即使是微乎其微的亮光,也能帶來一絲光明。」
看著黑暗中閃爍著星光,好像天上的小天使傳來吟吟的樂音,我才恍然明白,兒子的內心裡不僅有個「明暗共存」的小宇宙,還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獨特的發光方式。
爾後,當我想要傳遞生活美好的火種,卻鼓不起勇氣時,兒子的話語:「即使是微乎其微的亮光,也能帶來一絲絲光明。」總會適時提醒我,正向美好的力量是會感染的,那怕只是小小的火花,也能帶來一絲絲的光亮。相對的,當我遇到挫折時,腦海裡就會竄出兒子智慧的哲思:「有明就有暗,明暗總是共存的」,漸漸的,對自己的挫敗就能淡然處之。
如同河合隼雄所言:「當我們努力想知道孩子宇宙的存在,同時也會發現被自己所遺忘的宇宙,而有嶄新的發現。」
孩子的宇宙,是有形的日月星辰,也是大自然的小精靈,藉由孩子的純真捎來心靈的跫音。當我們願意像孩子一樣,敞開心靈以大地為床,聆聽大自然的召喚,也許我們就會重新看見自己內心的小宇宙,不僅感受外在陽光的溫暖,同時內心也會擁有一個小太陽,在現實的嚴寒中,為自己帶來溫暖的光亮。
溫暖的守護,再怎麼叛逆的孩子,都渴望有人了解他
很有意思的是,這篇圖文也有不少讀者媽媽,有不一樣的共鳴: 「九歲的小女孩獨自睡屋外,勇氣可嘉!」 「妳的女兒長大了! 開始想要有自己的空間!」
「小小年紀就懂得勇敢走自己要走的路!這娃兒將來會很不一樣喔!」 「很有自己風格的孩子! 」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勇敢做自己!!! 孩子能勇於嘗試、勇敢實踐,多棒呢!」
坦白說,剛開始我看到小紅豆自己一個人睡在帳棚內,當場真的愣住了。沒想到女兒真的有勇氣自己獨自宿營。也許成長中的孩子(尤其是青少年)都想做一點什麼,尤其是別人不大敢做的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吧。大部分的時刻,我們並不知道,孩子會選擇什麼樣的挑戰來考驗自己,所以陪伴孩子成長往往要練就強壯的心臟,才能承受孩子各種驚人的「創舉」。
孩子未必要等到青少年才開始叛逆或追求自我獨立。不管是2-3歲,5-6歲,11-12歲,不同的階段,會發現孩子有時會展現強烈的自我意識,特別愛頂嘴,故意和你唱反調;有時候又突然什麼話都不想說,讓你摸不著他的心思。不管是學業成績突然一落千丈或者突然從多話變成極度沉默,孩子一邊依賴著父母一邊卻又想把父母從身邊推開急著獨立自主,往往造成父母的焦慮和衝突。
心理醫師河合隼雄在相關著作,常把孩子這種成長的狀態解釋為必經的「隧道」或「蛹」的狀態。
河合隼雄說,孩子邁向生命下一個階段,經過黑暗的「隧道」或經歷像「蛹」一樣的自閉期是有必要的。如果孩子像蛹一樣關在自己的洞穴,父母卻老是焦急的在外面命令孩子快點脫殼或恢復從前毛毛蟲的狀態,可能只會加劇蛹的死亡,或讓毛毛蟲失去蛻變成蝴蝶的機會。
「蛹到了某個時期,就會自己挣脫出來;而隧道也不會永遠持續,終究會看得到出口。急遽的變化往往伴隨著危險,此時是否能從危機變為轉機,完整地破蛹蛻變,圍繞孩子身邊的人,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河合隼雄認為,蛹的時期,每個人長短不一,甚至有的人一生會經歷好幾次蛹的階段。大人若想知道孩子何時破蛹而出,何時找到通往自己靈魂的通道,「焦急是最要不得的」,因為每個人成長的速度都不相同,父母只要化身為蛹的殼,溫暖的守護,避免過度刺激孩子,時間一到,孩子的靈魂自然就會打開通道。
Mira Kirshenbaum & Charles Foster 合著的《你的孩子長大了》,也有一句話深得我心:「任何青少年,無論外表看來是多麼缺乏定性,在他們的心底深處,其實都希望能為自己找到一個清楚、明確的自我圖像。要是你因不瞭解他們所經歷的過程而想加緊控制他們,你就越發刺激他來與你作對。」
想想我們都曾經年輕,都曾經走過少不經事的懵懂歲月,如果我們回顧自己成長的階段,大就能理解蛻變中的孩子,表面上好像裹上一層保護膜,不准任何人碰觸,事實上內在卻有很多迷惘矛盾,渴望別人瞭解關心。成蛹蛻變的過程,就好比走入生命的秘密通道,要通過了,走過來了,才會了解是怎麼一回事。
再怎麼叛逆的孩子,都渴望有人了解他。孩子越叛逆,越要提醒自己避免和他劇烈的衝突。因為孩子渴望的,往往只是爭取自己的自主權,想要自己做決定,或者僅僅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小孩。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只是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等待,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和空間「整理自己的人生資料」,像拼圖一樣,慢慢拼出自己完整的圖像。
與其擔心焦急的命令孩子「我要你怎麼做!」,倒不如約孩子出去吃個飯,喝下午茶,溫柔的拍拍孩子的肩膀,把自己的擔心和顧慮告訴他,並問問孩子「媽媽可以怎麼做?」或「媽媽可以為你做什麼?」
和孩子相處,有時不見得要說很多話拼命給意見,安安靜靜的聆聽,用溫暖的眼神接納他的一切,拍拍孩子的肩膀給他一個大擁抱,加一點鼓勵和讚美,也是你表達愛的一種方式。雖然孩子大了,單獨相處單獨談心也很重要。好像在一對一相處時,心與心才會靠得特別近。這個時候,父母只要轉個念頭,換個語氣,就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家人了解支持,父母也就能引導孩子通過「蛹」的考驗,成為孩子找到自己的重要推手。
刊於大陸《生活教育》雜誌 2012年十一月號
★好消息: 淑文的書,七折優惠,至4/1日 喔 ^^
★淑文的最新動態: 在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