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破愛的迷失
2012/02/06 19:44:41瀏覽2467|回應13|推薦39

打破愛的迷失

                                                                                / 黃淑文 

每次談論親子議題,最常聽到的感嘆就是:現代的父母難為,這一代的孩子難教。 

有一回上電台專訪,竟有一位主持人跟我坦言,有許多五十幾歲空巢期的媽媽,開始後悔年輕時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她說,上小學之前,孩子也許還會在意媽媽說什麼;上小學之後,孩子漸漸以老師的話唯命是從;上了國高中開始在意同儕的認同,聽的是朋友的意見;到了大學越來越自我,最重要的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結了婚以後,有了自己的家庭當然聽老婆(老公)的;等到孩子生了小孩,媽媽就變成只是幫忙照顧孫子的附屬品,如果沒有照顧好,還會被子女嫌棄責怪。末了,這位主持人還重重拋下一句:「你想想,媽媽落得如此的下場,你覺得值得嗎? 

類似的說法,其實我聽過很多,每次我總是哈哈大笑:「是啊,媽媽本來就不該只為子女而活。我們只是陪孩子走一段而已。」 

除了鼓勵媽媽不要完全以孩子為重心,應該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我也覺得媽媽有必要釐清幾個愛的迷失。  

第一個迷失: 養育孩子是犧牲奉獻? 

因為辭去教職,陪伴孩子長大,這十年來接觸不少全職媽媽,我觀察有些媽媽常自以為苦命的為家庭為孩子奉獻犧牲,最後往往苦了自己,也苦了小孩。表面上,媽媽為孩子勞心勞力,像便利商店24小時提供愛的服務,好像彰顯母愛的本能和偉大,事實上,全天候緊盯著小孩,卻不見得有益於媽媽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尤其許多全職媽媽因為照顧小孩,和社會脫節太久,等到孩子長大,竟發現除了養孩子,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 ?早期為孩子付出,掏盡了所有。後期因為生活的匱乏,轉而依賴小孩,卻往往造成孩子的負擔和壓力。 

因此,媽媽應該一邊照顧小孩,一邊把自己還原成一個孩子,跟著孩子一起成長。除了陪著孩子探索學習,也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培養興趣,等到孩子越來越大,媽媽越來越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許之前培養的興趣,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專長和生活的寄託。  

第二個迷失: 我這麼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 

按照常理,媽媽和孩子相處時間最多,應該最了解自己的小孩,但為何有那麼多小孩(尤其青少年)覺得媽媽很囉唆,甚至覺得媽媽不了解他? 我想,那是因為媽媽常常陷入一種迷失,以為她那麼愛小孩,處處為孩子著想,孩子就應該要聽她的。不知不覺,媽媽給出的愛,就變質為一種「愛的操控」,反而讓孩子極力想挣脫這種愛的捆綁,覺得逃離家庭才能得到自由。 

心理學家羅嘉仕曾說:「以瞭解的方式去傾聽對方,才能產生真正的溝通。」也就是,媽媽不能老是以為你愛孩子,孩子就必須聽你的,或者以為自己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一定都是對的。真正的愛,應是暸解孩子的需要。

-

我的學生阿岳曾經寫過一封信給我,信裡直言不諱的點出父母的盲點。他說,很多父母常常選擇了錯誤的傾聽方式,不是給出批評,就是要求孩子改變想法,誤以為自己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事實上,卻讓孩子更加挫折而選擇不再對父母說出心裡的話。父母選擇用什麼態度聆聽孩子的話語,決定了父母與孩子「心的距離」。

-

阿岳的信,給父母一記大大的警醒。孩子需要的,往往只是父母的了解和支持,而不是講一堆道理。依據我的觀察,即便孩子是錯的,內心渴望的,還是父母的接納和諒解。父母必須把是非對錯的價值觀先拋在一邊,以感同身受的態度先包容孩子,才有辦法引導孩子,進一步溝通。

-

第三個迷失: 孩子的表現,是你的成就?

-

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把孩子當做自家生產的「品牌」,孩子的表現,似乎關乎父母的聲譽和面子。作為一個母親,不可否認的,有時孩子的表現,的確是我們的榮耀。但孩子這一生並不是為了成為父母的獎牌,或為了父母臉上的光輝而存在。滿足父母的需要,並不是孩子的責任。 

換句話說,孩子並不是我們的面子,也不是我們的獎牌和光環。孩子,是他自己。 

如果把孩子比喻為一顆種子,那麼父母的角色應該比較像園丁,除了成為孩子的守護者、還要花一點時間觀察每一顆種子天生的質性,適時適性的添加養份和雨水,才能引導孩子長出自己的芽,開出自己的花。 

記得大學時代,有一次參加一個心靈成長團體。輔導老師要我們每個人畫出自己生命最渴望的東西。有一位醫生同學畫出一把吉他後,馬上失聲痛哭,久久無法自己。因為他的父母強迫他成為世俗的名醫,而不是一個可能無法溫飽的吉他手。 

往後,常常會在不經意的時刻,想起這位醫生同學,恐怕將來賺再多的錢,有再高的社經地位,都無法彌補他生命的欠缺。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往往父母只給孩子自認為最棒最好的,而忘了暸解孩子內心的渴望,忘了孩子只有做自己,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愛  是成全子女走上自己的路 

愛是什麼呢? 作家聖修伯里說:「愛就是我引導你回到你自己的一個輕柔的過程。」如果你愛孩子,就要引導孩子活出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父母再怎麼愛孩子,都無法取代孩子的人生,總有一天孩子都會離開父母,飛向自己的天空。父母最終掛念的,其實未必是孩子世俗的成就,而是孩子過得快不快樂?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幸福?每一個父母底層最盼望的,恐怕都只是孩子飛向自己的天空後,是否還能惦記著父母,保持親密的聯繫,說一些貼心的話。 

愛,不是用來控制,也不是用來犧牲,而是成全子女走上自己的路。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父母也藉由養育孩子修剪生命的枝葉,圓滿自己的人生。如此,就能少一點親子衝突,多一些快樂的父母了。

-

本文作者黃淑文,摘自《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天下雜誌出版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28712623&aid=609039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了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身教
2012/03/30 12:47
愛有私意就不健康,在許多細微之言行或小動作中,小朋友很清楚父母能否成為正確之榜樣,而決定要如何應對父母,這是很少人願意接受或敢於面對地,亦是子女在外處事与面對父母時行為表現不同之處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4-01 15:03 回覆:

了客,說的真好

 

孩子的心靈敏銳而直接,即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能分辨出父母的「心」「口」是否真的合一。

 

如果父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盲點,就不至於老是愛說教囉  ...^^


費歐娜
加油
2012/02/10 07:28
我也要加油,育兒教養比上學難好多,需要各種智慧..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10 07:33 回覆:

呵。換個角度想。挑戰度越大,對個人的成長會更大。

相信妳會在愛中迅速成長的。 ^^


芙芙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2/09 10:59
"愛"是媽媽的本能,也是媽媽最偉大的地方~
不過我們真的得學會有智慧地去愛,不然恐怕適得其反~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10 08:05 回覆:

芙芙熊說的真好耶

有智慧的愛,才能讓愛往正面的方向,發光發熱 


岢鈺
2012/02/09 08:19
愛的拿捏真的比放風箏還要難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9 08:22 回覆:
是ㄚ,存乎一心 

淑茵
打破愛的迷失
2012/02/09 07:57

謝謝老師分享~真是當頭棒喝!最近為了涵涵的教養~與涵涵的親子關係常常是很緊繃~我用了不好的方式來要求@@

愛不是控制~而是引導孩子回到自己!這句話謹記在心

~~放慢我的腳步~聽聽孩子的聲音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9 08:01 回覆:

孩子還小時,本來就會比較辛苦。

因為孩子還不會表達,加上正在學習獨立,很有自己的意見,又不見得能做的很恰當,媽媽會生氣是很正常的。生氣也是人性的正常反應,讓孩子知道媽媽會生氣<傷心>,也是人之常理ㄚ。

加油ㄚ,淑茵。我們都是一邊當媽媽,一邊學習的,保持彈性調整就好,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喔  ^^


Wu Coke
2012/02/08 18:11

修剪生命的枝葉,圓滿自己的人生。
(
美好^^)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9 08:02 回覆:
是ㄚ,但願我們都因為人父母之後,讓自己更加美好 ^^

Chienhsin Liang
愛的後盾
2012/02/08 14:43

真的不只是親子關係..人跟人相處也是;

每每在低處迴盪時,提醒自己是愛的後盾,才能有更多的勇氣..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9 08:03 回覆:

真的耶

不只是親子關係..人跟人相處

愛,都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  ^^


阿岳
生命中最重要的珍藏
2012/02/08 14:29
雖然可能已經不能幫上我的忙
但是卻是我最重要的珍藏
那個寶藏叫"父母"
為什麼這樣說?雖然用這種比喻方式好像不是很好?
其實是因為當還小什麼都不會的時候
父母就是最重要的寶藏 因為什麼東西都從他們那裡學
當然都是好的! 雖然也有些不好的示範~哈..
其實"父母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真的是很重要的!!"
只是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能得到知識的管道越來越多
父母卻因為跟社會脫節太久(停滯成長太久)
而變的幫不上孩子的忙
甚至用舊的觀念幫孩子解決問題
當然孩子會知道這...也許不是個好方法
漸漸的少了很多的交集
當父母的心態當然不難了解
因為少了"交集"多出來的就是"疏離感"
為了製造多一點"交集"
所以父母常常用錯方法只要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什麼意見都跑出來了!
"用錯了方式的愛,讓被愛的人感到的是被控制的感覺"
光想像的就讓任何人都想逃跑當然孩子也不例外

"很多孩子也許都會想跟父母真的很不喜歡什麼事情都被管!!
  就算知道是為了我好,但是被控制的感覺真的很不好~~!!
  雖然我們的交集可能變少了,可能你們不再像我還小的時候
  什麼事情都能幫上我的忙了,但是不代表我不愛你們
  也許我們的角色該換過來了,當你們需要的時候就跟我說
  因為你們已經變成我最重要的珍藏 是最重要的陪伴"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9 08:12 回覆:

阿岳,你的話真是一針見血喔

當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的時候,父母就是最重要的寶藏。 因為什麼東西都從他們那裡學。

<父母有好的, 也有些不好的示範>,這句話說的真是好ㄚ

只是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能得到知識的管道越來越多
父母卻因為跟社會脫節太久(停滯成長太久) 而變的幫不上孩子的忙

雖然和父母的交集可能變少了,可能你們不再像我還小的時候,  什麼事情都能幫上我的忙了,但是不代表我不愛你們,  也許我們的角色該換過來了,當你們需要的時候就跟我說

也許許多父母聽到阿岳這句話,可以減少一點焦慮。因為孩子大了,另一方面,也許代表彼此的角色要交換過來了。

父母的心有時是脆弱的,也許年紀越大,就越來越像個孩子也不一定。父母有時要學習把自己的需要表達出來。

謝謝阿岳說出這麼棒的觀點 


徐美珍
打破愛的迷失
2012/02/08 13:09

你絕對是個很棒的媽媽,然後也幸運的有很棒的小孩.

我只求我的孩子能當個不讓社會有負擔的好人而已.光要當個好人,就是無比挑戰了!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8 13:15 回覆:

美珍 

沒錯,放在自己的成長,對愛的得失心就會變少。其實我挺愛自己的。媽媽或老師要愛自己,才能讓路走得更長走。所以即使有時會在愛中受挫,時間也不會太長^^

所以囉,我不能說是很棒的媽媽,不過應該是快樂的媽媽,兩個孩子也有一個超級快樂的童年了。

未來的事,誰能說的準呢?很多媽媽總是期待孩子有一個很有成就的未來,但想想我們自己一路走來,不也高低起伏,彎彎曲曲?

這一生要面對的課題太多了,我總覺得,我們只能當孩子愛的後盾而已。我們不也是因為親情,友情的後盾,才能一路走到現在的嗎?

呵,講到這裡,真的覺得溫暖的了解與支持,真的比什麼都重要ㄚ。^^


徐美珍
打破愛的迷失
2012/02/08 13:03

淑文,其實我真的覺得,父母與子女之間,有時未必能成為一種正正得正的狀態.

孩子覺得父母囉嗦或煩,有時未必是父母真的如此.我看過一些不怎麼樣的父母,孩子好棒!也看過一些很用心與不勉強孩子的父母,但孩子的回應未必是好.

父母子女有時如教師學生一般,能處得好的也得靠一點機緣巧合.

有時候我真怕我們過於主張當父母或是教師的人,一直有一種如果處不好一定是誰做錯了的想法.

有時,真的不過就是一種說不出的緣分.我們只求當下交集過程中的盡心盡力罷了!
------------------------------------------------------------------------------

不過,有時得患得患失,正是因為我們有一種未必明說但實則存在的思維---認為正正就該得正.

所以我覺得就只是盡力用心互相學習,我們極難從事情結果推論過程呢.

黃淑文(桂花樹)(h28712623) 於 2012-02-08 13:12 回覆:

美珍,

其實我講的,是一種愛的迷失。不管是夫妻,情人,師生,親子,不見得你給出很多愛,對方就一定要聽你的。

我們有時難免在愛中患得患失,那是因為我們在愛中不知不覺放了一些期待和慾望,甚至莫名所以的用愛控制了對方。愛是聆聽對方和自己的需要.......

在我的想法裡不一定是對錯或圓滿的結果,而是讓自己愛的快樂些,不要陷入迷失,綁了苦結,雙方受苦

如你所言,盡心盡力就好 ^^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