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8.強迫孩子學習,畢業以後將淪為二流角色!
2012/03/03 05:13:37瀏覽917|回應0|推薦0

強迫孩子學習,畢業以後將淪為二流角色!

(如何使你的小孩在就業市場上淪為二流貨色!)

時值每年的學測與基測時期。許多家長喜歡在「為了孩子好」的幌子之下強迫孩子去選擇並非他喜歡有興趣的科系。我要在此敬告各位家長,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愚蠢行為。

因為,被動的強迫學習,孩子會在,無可奈何不得不接受下,陽奉陰違,應付了事。對於那些不是孩子喜歡有興趣的科系,孩子學起來必然興趣缺缺、缺乏動力下,而不會盡心盡力的努力學習。縱使他,為了討好父母,想要認真學習,也很難持久。

因此,課業只能勉強應付,成績經常在及格邊緣沈浮。久而久之,必然後繼無力,成績必然只能殿後差強人意。如此的學習態度,能夠畢業已屬萬幸,更不要冀望他能名列前矛未來在就業市場上出類拔萃了。

縱使能夠勉強畢業,畢業以後,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也將只能淪為毫無競爭能力的二、三流角色,整天充滿著被裁員的恐懼,難以存活於職場,只能勉強在充滿優勝劣敗,一切憑藉實力的社會中苟延殘喘、朝不保夕。

長此以往,因為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缺乏持續的付出意願與優異的競爭力可言,致使人生充滿了挫折與憂鬱,一輩子都在處處碰壁,時常都在為了活下去而重起爐灶。終其一生只能渾渾噩噩、載浮載沉、精疲力竭、一事無成的渡過一生。各位仁慈善良充滿愛心的家長,你忍心讓你的孩子渡過這樣悲慘的一生嗎?

所以,敬請各位家長,如果真心想要助貴子弟一臂之力的話,在此多元、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中,不要再去理會那些貴子弟學不來、已經沒有興趣的科目了。尤其是,為了成績不佳,而花費大筆金錢與寶貴的青春歲月去補救()(),懇請趕緊住手,趕快幫孩子發掘出他的天賦、專長或興趣所在。然後將其有興趣的科目增強、專化(必要時,輔導孩子於課餘時間到有關機構加強輔導、見習(打工),更上一層樓),使它成為貴子弟以後在職場上競爭的利器才是正事!

神經心理學博士洪蘭教授也曾經說過:「強迫學習是沒有效果的。」因此,除非你打算豢養貴子弟一輩子,否則,請各位仁慈愛心的家長,在強迫貴子弟放棄自己的志趣,去選擇你認為有前途的職業之前,敬請三思!慎之!戒之!

有關的教育工作者(包括:老師、學者、校長、局長、部長、補習班經營者等等)應該在教學上考慮到教育的階段性任務,並且告知學生與家長,尤其在舉辦親子座談會時,如果能夠列入教學課程益善!

只要家長與學生有了尊重學童的興趣與天賦發展,能夠正確輔導每一個孩童的天賦專長,至少不要干涉阻止孩子發展天賦專長的機會等觀念,十年以後台灣青少年的失業率將可大大降低,信乎!以上。幸哉!

():依據教育規劃,中小學階段都只是在試探學生的性向階段,而並非要求學生每一科都要學好!其主要任務在於試探學生性向,找出學生的天賦、興趣或專長。因此,如果因為成績不佳而去補習,或以考試成績去評斷學生好壞,根本就違反了試探性向的教育目標,只在妨礙孩子試探性向與發展專長的時間,浪費學生寶貴青春歲月的愚蠢行為!

國中退休教師張金水敬撰2012/03/11

  如果父母老是不給孩子嘗試錯誤(失敗)、自我調適、歷練、成長的機會,使得他的生活適應力永遠處於小學二年級階段,成為生活低能兒,那就準備眷養他一輩子吧!

  任何人在沒有經過挫折磨難之前都不會成為真正成熟的人。

  逆境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要學習的是,孩子功課不好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最好的父母,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自己的路。

  父母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袖手旁觀,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父母必須讓孩子學習怎樣應付人生中無可避免的挫折。

  父母過分幫忙就無異對孩子說:孩子!我不相信你有解決問題或應付不如意事的能力。

  畢業之後才想到就業,那都太慢了。在你進大學的第一天你就要先想到就業了,想到你的未來規劃是什麼?而且你根本就是要終身學習,現在已經沒有那種畢業以後就夠用一輩子的事了。

  孩子出社會是用長處跟人家競爭。你什麼都會,樣樣會樣樣鬆,沒飯吃,哪怕你是最紅的領域都沒有辦法。-洪蘭

  不管什麼領域,只要你玩出名堂,你是唯一的,你一定有飯吃。-洪蘭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都被期待成為通才。但是,一進入社會你立刻會了解,任何人都不可能十項全能。所以,人生與其說是不斷的選擇,不如說是學習放棄的過程。

  選擇一項不合自己的志向,猶如穿上一雙不合適的鞋子參加競賽。

  把興趣當成職業,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只要做你喜歡的事,成功自然跟著來。

  為了怕孩子吃苦,父母幫他吃苦,以後害孩子更苦。(楊朝祥)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w19580406&aid=61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