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凱巴伯森林的槍聲
2017/11/03 05:31:55瀏覽51|回應0|推薦0

      也許你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在凱巴伯森林裡有一群鹿,但也有一群凶殘的狼,它們總是找機會吃掉鹿。住在此地的人們很可憐鹿群,於是他們經常帶著獵槍來捕殺狼,日久天長,狼越來越少,人們暗自高興,可是幾年後,鹿的數目卻急劇增長,小樹、嫩枝凡是綠色的植物都被鹿吃光了,這時人們才醒悟過來,原來正是他們捕殺的狼在有效地控制鹿群的數量,同時也是在保護森林和鹿的正常生活。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麼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給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我感到驚訝與不解:凱巴伯當地居民好意保護鹿群,反倒給鹿群及森林帶來了災禍,而貪婪凶殘的狼竟是保護鹿與大森林的功臣。若凱巴伯當地居民知道他們槍殺狼會破壞了整個森林的嚴重性,肯定不會做出這種自毀家園的事來。「狼吃鹿、鹿吃草」這個平凡而不起眼的規律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奧祕在其中?有誰了解這個奧祕呢?想必只有制定萬物規律的主人最清楚、最了解了。

凱巴伯森林的槍聲

      說:「而各種動物,神也在掌管著牠們的平衡。這個平衡是怎麼掌管的呢?同樣,與植物是類似的,也是根據牠們的繁殖能力、繁殖數量、繁殖的頻率與牠們在動物中所扮演的角色來掌握平衡,來決定牠們的多少。比如說獅子吃斑馬,獅子的數量如果超過斑馬的話,那斑馬的命運會怎麼樣?斑馬就會滅種。那斑馬如果繁殖的數量遠遠低於獅子,牠的命運會怎麼樣?也會滅種。所以說,斑馬的數量一定得遠遠地超過獅子的數量;因為斑馬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也是為獅子活著,也可以這麼說,每一隻斑馬是斑馬中的一分子,但是同時也是獅子嘴裡的食物。獅子的繁殖速度永遠不會超過斑馬,所以牠的數量永遠不會超過斑馬,這樣,獅子的食物才能有保障。獅子雖然是斑馬的天敵,但是人們卻常常看到牠們悠閒地在同一片土地上棲息,斑馬不會因為獅子的獵吃而減少數量或者滅種,獅子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王位』而擴增家族成員的數量,這其中的平衡就是神早已定好的。就是說,神在各種動物之間也制定了一個平衡的規律,讓它達到這樣的平衡,這是人能看見的。」神的話給狼與鹿的故事作了最好的解釋,原來神起初創造各種動物時就給牠們制定好了生存規律,使牠們在神制定好的範圍、規律中繁衍生息。

      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是凶殘的狼整天虎視眈眈地想吞吃鹿,若不把狼獵殺掉,鹿就無法在森林裡生存,遲早會被狼消滅而絕種。但事實上,不管狼如何獵食鹿,鹿不會因著狼的獵食而減少數量甚至滅絕,狼也不會因著對鹿的獵食而擴增牠自身數量,因為在神造各種動物時,早已經根據動物的繁殖能力、繁殖數量、繁殖的頻率及牠們在動物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平衡,作了周密的考慮。也許有人會問:造物主如此精心的計劃又是為了什麼呢?在神的話語中我找到了答案,神說:「神創造萬物的時候,用各種方式,用各種形式來平衡萬物,平衡山川湖泊的生存狀態,平衡植物的生存狀態,平衡各種動物、鳥類、昆蟲的生存狀態,目的是為了各種生物都在神所制定的規律中繁衍生息。萬物不能超過這樣的規律,這樣的規律不能打破,在這樣一個基本的環境中,人類才能安安全全地、一代又一代地生息,繁衍。任何一種生物如果超出了神所定的數量、範圍,超出了神所主宰的生長速度、生長頻率、生長數量,那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的同時,人類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脅。」

      原來造物主如此精密地安排萬物,平衡整個地球上的萬物,讓各種生物在神所制定的規律中繁衍生息,這一切都是為了保障我們人類的安全,使我們能夠在地上平平安安地生存,不受災難的威脅與侵襲。這萬物中每個看似普通,微不足道的規律,在彰顯著造物主權柄的同時,更體現出造物主對我們人類的愛。而人沒有來到神的面前,不明白神的心意,不認識神主宰萬物的規律,只是憑肉眼看到的現象,憑我們的好心,用槍殺狼的辦法來「保護」鹿群,沒承想卻違背了神給萬物所制定的規律,反而給森林、狼、鹿群、人帶來了災禍。由此可見,我們人類沒有來到神的面前,不認識神的主宰,就會做出愚昧的事,最終所帶來的都是災難。我們唯有來到造物主的面前,了解神的作工和心意,認識神的性情與所有所是,才不會憑人的思維邏輯、想像觀念行事,而能凡事以神的話為行事準則,行在神的心意上,達到敬畏神遠離惡,從而化解這樣的危機,避免凱巴伯森林的悲劇再次上演,人類也才能活在神的保守與祝福之中。

筆者:知心

推薦詩歌:神管理萬物的奇妙作為

( 在地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zieaDio&aid=10894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