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7 22:11:38瀏覽1193|回應0|推薦0 | |
調節呼吸能穩定情緒 生活中最重要的節律往往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呼吸和飲食。 很少有人會想到呼吸這回事,只有在一些得不到足夠氧氣的罕見狀況下,氧氣才顯珍貴,例如吃東西噎著、捲入海水暗潮,或受肺氣腫等疾病折磨。 即使呼吸模式發生重大改變,也不易發現。譬如,焦慮和憤怒通常會讓呼吸短淺急促,這在面對立即危機時是很寶貴的反應,然而,這種呼吸模式會迅速消耗現有能量,也讓恢復生理和情緒平衡的能力大打折扣,造成惡性循環,這也說明為什麼深呼吸是消除怒氣和焦慮的最佳方式。 呼吸是非常有效的自我調節工具,可以讓我們重振精神,同時徹底放鬆。比方說,延長吐氣長度,可以促進強而有力的能量恢復。吸氣時數到三,吐氣時數到六,這樣呼吸可以降低身體機能活躍的程度,不只讓身體平靜,也能穩定心智和情緒。 面對真相:你滿意現在的能量狀態嗎? 我們都有很強的自欺能力,會用各種方式來避免面對自己令人不悅、不快或與期待相反的那一面。除非我們可以除去煙霧和鏡子,坦誠面對自己,否則就找不到改變的起點。 特立獨行的精神病學家萊恩 R.D Laing,在一首小詩中睿智地反映了這點: 而面對痛苦的真相,會引起不悅和不適,如愧疚、憤怒、挫折、嫉妒、悲傷、貪婪和不安全感,就像生活中所有面向,掌控正面能量和面對痛苦的真相之間,也有緊繃的關係。 在面對這個世界時,高度正面的能量明顯對我們最有用。為了展現最好的一面,我們必須學著把負面感覺放一邊,但如果逃避痛苦的真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終將自食其果。否認就像螳臂當車,壓抑感覺的壓力最終會沉重到我們無法承受,在某些地方出現後遺症──焦慮、憂鬱或麻痺、工作表現欲振乏力、婚姻失敗,甚至生病。 蘿倫在世貿雙子星大樓遭到攻擊時受到嚴重燒傷,但她沒有馬上感覺到疼痛。如果她在當下就感受到痛徹心肺的痛楚,恐怕會崩潰而死。 相反的,她設法在大樓崩塌前逃離險境。但疼痛也是一種訊息,讓她知道情況不對。蘿倫逃脫之後沒多久,身上的傷痛立刻變得難以忍受,她被緊急送往醫院後,發現全身有 40% 嚴重燒傷。她在脫困之後立刻注意到傷痛,和在那之前的忽略一樣重要。 令人不快的事實,不會因為我們刻意不留意就自動消失。 就像麻醉一樣,逃避真相讓我們對痛苦感到麻木,但也讓我們無法自由、全面地投入這個世界。令人高興的是,反之亦然,坦然面對真相可以讓我們自由。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如此寫道。 我們有時難免做不到,甚至違背自己的價值觀,但是,能讓我們成長學習的,是承認錯誤,而非否認自己的缺點和過錯。 為了適應這個世界,我們必須在誠實面對最痛苦的真相和生活中的矛盾點之間取得平衡,帶著希望和正面能量投身於這個世界。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要消極負面是很容易的。 抱持樂觀需要勇氣,不只是因為生命有其限制,更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挑戰、阻礙和挫折。 同樣地,如果你陷於絕望的情緒中,不肯設法慢慢重新融入這個世界,失落和悲傷的感覺會愈來愈強烈,讓你像具行屍走肉,懲罰自己。 悲傷和多數的有害情緒一樣,最好用循序漸 進、一陣又一陣的方式來處理,規律開啟能量的管道,允許悲傷進入,再以撫慰、歡笑、希望和重新投入的形式來進行復元。 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必須暫時忘掉對家人的掛念、揮之不去的膝蓋疼痛、甚至對自己技巧的懷疑。要在職場上成功,我們也必須培養這種把可能導致分神的事擱在一旁的能力。 如果我們是經由選擇、而非被迫擱下焦慮和心事;是把它視為更全心投入眼前任務的方式,而非下意識用來逃避痛苦的策略,那麼這種能力是健康的。 選擇性的不去注意,不盡然就是否認或迴避令人困擾的問題,相反地,這可能是一種策略,把問題先擺一邊,等更適當的時機再來處理。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我們欺騙自己是為了保護自尊──亦即我們期望自己呈現的形象。 我們用盡各種策略來迴避自己覺得最痛苦、最難以接受的真相,尤其是生活中,我們的行為違背自己最深層價值觀的那些部分。 藥物和酒精可能暫時抹去不適的感覺,提供健康的錯覺,其他方式如暴飲暴食、濫交和看似良性的成癮現象如工作狂和服務他人,都有同樣效果。 精神分析學家榮格 Carl Jung 說:「任何一種形式的成癮現象都不好,不管麻醉你的是什麼酒精、嗎啡或理想主義。」 用對能量你就不會累 1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