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懷大笑
2009/12/08 16:26:57瀏覽1085|回應0|推薦0

開懷大笑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諮詢/台大衛政所副教授張玨、雙和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中醫大中醫系助教授陳明和、台北康寧醫院骨科主任李文吉】 

你有沒有估量過一天笑幾次?共笑多少時間?

是微笑、淺笑、大笑還是苦笑?

下面這故事,可能會讓你逼自己笑出來,雖然情節並不好笑。

 

    喚醒體內醫師,出現奇蹟 

美國政治記者諾曼卡辛斯 Norman Cousins 身兼數職,到處走動,1964 年被診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遍訪名醫未果,苦不堪言。 

「每人身體裡都住著一位私人醫師」,醫師朋友這麼開導他,聽起來滿像中醫養氣避疾的概念。

卡辛斯想了又想:

「養氣或調養體質?那每天快快樂樂過日子,會不會好一點?」

因此,他決定用「大笑」喚醒體內的私人醫師。但是,生活中可能沒有那麼多快樂的事。

沒關係,卡辛斯買或租了一大堆喜劇片、漫畫書等,在生活中布滿大笑的「火種」。 

一開始只大笑一小段時間,後來愈笑愈得心應手,至每天大笑 8 小時;幾周後,他就自覺情況改善不少。半年後,奇蹟出現了,他脊椎炎改善情況遠超出預期。

臨床醫學檢驗發現,他在笑完後數小時,血球沉降率會持續下降,這是判定發炎與感染程度的指標,顯示卡辛斯身體復原與抵抗力的提升。 

    治病過程刊登於頂尖期刊 

1976 年,卡辛斯以「解剖疾病 Anatomy of an Illness」為題,將這段大笑療病過程,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

這期刊也是目前臨床醫學界與公共衛生領域最頂尖的學術刊物,審稿嚴謹、競爭非常激烈,刊出的文章多有一定影響力,能被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一篇論文,那可是走路有風。

1900 年該刊創刊至今一百多年,台灣總共有 36 篇原創論文登上這刊物,若第一作者是台灣學者的只有 15 篇。其中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長黃朝慶就占了兩篇。

    聽笑話病情或可緩解,大笑真能治癒僵直性脊椎炎?

14 世紀法國醫師 Henri de Mondeville,就大力主張親朋好友探視病人時,要講講笑話給病人聽,逗病人發笑,這樣有助於病人康復。 

對抗脊椎炎、反覆性風濕症 Palindromic Rheumatism 可緩解 remission 症狀,很多這種自體免疫的病人,只要保持身心平和,生活起居正常,都有症狀緩解的可能。至於治癒就較難說。 

研究笑的先驅,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富萊 Fry WF Jr. 發現,大笑是極佳的內臟運動,能舒緩肌肉緊張,增進血中含氧量。 

    笑到底是如何誘發這些機能?又有那些機轉? 

五峰鄉一家農場的公火雞「伍拜」常跑到老婆「阿美」身上踩踏,好奇遊客解讀火雞夫妻很恩愛,公雞體貼地幫母雞「馬殺雞」;伍拜似乎人來瘋,見到遊客多,「馬」得越賣力,阿美顯得很享受、愉悅,連一旁的土鵝也很樂,不時「引吭」助陣。(見 2008-03-19 聯合報 C1 版新竹教育) 

烏龜會笑嗎?不只烏龜啊,兔寶寶、米老鼠都會笑,而且常笑得花枝亂顫、樂不可支;隨著年紀增長,就愈懷念這個卡通影片上最常見的場景。

2005 4 月科學 Science 期刊名為「不只是笑話:從動物笑到人的樂 Beyond a JokeFrom Animal Laughter to Human Joy」詳述研究動物的笑。

你和小狗互相追逐時,聽過類似喘氣的聲音嗎?

這些聲音就等同於人的笑聲,來表示動物歡愉的心情。

老鼠、狗、黑猩猩追逐、嬉戲與互相搔癢觸摸都會出現這些聲音,音頻約在 50 赫茲,是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範圍。 

撫摸搔癢,逗樂實驗鼠 

實驗發現,被搔癢的白老鼠非但不排斥這樣的撫摸與搔癢,還會設法找到這搔癢的來源,希望再「馬一節」。

找出動物的愉悅感在醫學上非常重要,至少在憂鬱症治療藥物的動物實驗中,科學家可以評估藥物是否發揮了療效。 

人體內也可自行合成可促進自我愉悅感的成分,如「極樂醯胺」或簡稱為「樂胺」、「喜樂素」Anandamide 的神經傳導物質,作用在腦部的天然化合物,能使人感覺愉悅、欣喜,也可說是人腦自產的「內生性大麻素」。

你吃巧克力會有愉悅感嗎?

因為許多巧克力中就含有「極樂醯胺」。

特定穴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的針灸,也會促使人腦釋放類似物質腦內啡,這也是中醫界提出「針灸麻醉」手術的原理。 

    一笑治百病!

奇美醫院小兒科醫師陳俊達綽號「哈利波特」,隨身帶著「魔法圖章」。

遇到重病的小病人,就拿出圖章,發燒就蓋頭、肚子痛蓋肚子,哪裡痛就蓋哪裡,病童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見(2004-07-29 聯合報 B2  台南縣新聞) 

在大腦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笑的能力比說話能力更早產生,而且是在嬰孩階段就發展了。

我們都是先逗寶寶笑,再試著與他們說話。

笑與說話有極大的牽連。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醫學院授教授富萊德 Itzhak Fried 團隊曾對一名癲癇女患的腦部直接刺激,結果發現,在我們的大腦裡,主管笑與說話的腦區就在附近。

其實笑與說話基本上都是出聲、表達的一種模式,在同一腦區應可理解。 

 笑讓體液平衡:古希臘時代,就認為笑與愉悅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保持人類體內「四種體液」的平衡。

那位罹患脊椎炎的美國記者卡辛斯就宣稱:「只要捧腹大笑 10 分鐘就有麻醉的效果,可讓我安安穩穩睡上 2 小時,完全不覺得痛。」

 笑讓血管擴張:笑的治療多需伴隨愉悅的心情。

2005 年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設計一個簡單的研究,研究團隊播給參與者各種音樂或影片,發現當播「參與者喜歡的音樂」時,參與者的血管會擴 26%,播會「放鬆的音樂」時,血管擴張 11%,「好笑的影片」時,血管擴張 19%

個人喜歡的音樂與好笑的影片,擴增血管的效果都比放鬆的音樂更好。

反之,一旦播出焦慮的音樂時,參與者的血管平均收縮 6%;不過,在選擇鄉村音樂或重金屬音樂時,則很難斷定是情緒或節奏、音效強度影響血管大小。

 笑讓壓力不見:笑可以降血壓、減少腎上腺荷爾蒙分泌、放鬆肌肉的緊張、強化免疫功能;啟動腦多酚 endorphine 的分泌,減少疼痛;讓人感覺幸福感。

澳洲醫師黑斯特 C. Hassed 從以往研究中歸納出「笑」各別在心理與生理層面,都有對人正向的益處,如壓力與焦慮的調適、促進團隊合作,提升創造力、自尊、拓展樂觀;而諸如發炎類疾病、氣喘、癌症、心臟病等所造成的身體不適,也都能在大笑後舒緩。

很多團體如國人自創的「笑笑功」,或印度的「歡樂瑜珈」等,則早已先在社區紮根。

現代人的高血壓成了流行病,主要原因是整天緊張、嚴肅的情緒讓血管經常處於收縮的狀態,尤其是需要提醒人們,即使在工作中,也要常常開懷大笑,讓血管擴張,讓壓力不見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356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