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03 10:47:19瀏覽530|回應1|推薦1 | |
人的智慧多麼虛謊 早年對天文學很感興趣,後因諸多天文真象屢次令世人跌破眼鏡(例如火星運河說被否定),覺得他們的研究跟構思科幻小說差不多,就不再信任天文學。 近日整理家中舊書,發現一本未讀的暢銷書:霍金 Hawking, Stephen W. 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A BRIEF HISTORY OF TIME》,想看完再丟以免浪費。 霍金 21 歲時得了 ALS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無法控制肌肉,後來只有依賴輪椅行動,而且要靠聲音合成器才能和人溝通。ALS 患者易因呼吸困難或肺炎等併發症死亡,霍金能活到今天已是奇蹟。大學時的霍金有朝氣、活潑、適應力強,留長髮,以機智出名,喜歡古典音樂及科幻小說。(黃慧娟特稿 簡輯) 霍金要做的是:除了愛因斯坦 E= MC 2 之外,一個方程式也不用,所有定律以及可預見性都失效。在經典物理學框架裡,黑洞愈變愈大;但在量子力學框架裡,黑洞愈變愈小。 理論物理學在未來 10-20 年中可能還會有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說宇宙之始為大爆炸,而以黑洞為終結。但是霍金認為黑洞並非純然無光黝暗,而會釋出放射線,最後蒸發消失,這便是霍金最知名的理論:「霍金輻射」。 1973 年霍金的「黑洞可能變小」的理論將人們對黑洞的推理都逆轉了,在學術會議上就有科學家斥之一派胡言。 然而,當這個發現在 1974 年發表於英國知名科學雜誌《Nature自然》時,很快被全世界的物理學家討論,他們譽之為理論物理學方面最重要的發現,甚至是「物理學史上所有最美妙的文章之一」。 霍金新鮮的點子很多,一個接一個拋出,儘管不是個個成功,但確立了他 30 年來在宇宙學中的領導地位。 他於1979年接任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講座教授,前任盧卡斯講座教授包括牛頓、狄拉克等物理巨人。 霍金很清楚科普書寫作原則:公式要少(全書其實只有 E=MC 2 這一個公式)、故事必須要精采、流暢。 這個要求對於宇宙學《時間簡史》的主題來說,一點也不成問題,因為關於宇宙有趣的故事太多了。 宇宙是一個既真實又「容許無限想像空間」的題材,是最受歡迎的科普主題之一。 他的書給人一種感覺:「人們無須再被隔絕在知識和哲理的艱深問題之外」。 霍金並不在意人們是不是讀得懂,或者只是想拿來炫耀,他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提出他們的看法,告知他讀這本書的樂趣。 他第二本以大眾為對象的著作是 《胡桃裡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讀者要小心一件事:華麗的外表背後隱藏著許多陷阱,首要的是宇宙論裡仍有太多未經考驗的理論。 最基本的盲點在於物理學家至今仍未能完美地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也就是還沒有一個完備的量子重力論。 而宇宙學是將整個宇宙的歷史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宇宙起源與一切物質的形成及分布,這些問題的研究都需要量子重力論。因此在還沒有量子重力論之前,宇宙學的研究,從某個角度看像是瞎子摸象。 因為未知的事物很多,所以宇宙學研究者一方面海闊天空無所拘束,一方面也因此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讀者得謹記:霍金所談的很多理論,例如弦論、超重力、蛀孔,嚴格的講都還只是假設而已。 (2002 年 3 月《胡桃裡的宇宙》創刊號)
研究天文物理竟然也像研究政治、經濟一樣,拋出一個個新鮮的點子,來引誘人相信自己的邏輯嗎?麻煩的是宇宙何其灝瀚漫長,例如要證實弗利德曼學說: 1. 宇宙膨脹 → 逐漸緩慢 → 停止膨脹 → 坍縮 2. 宇宙無限膨脹 → 永不停止 3. 宇宙膨脹 → 逐漸緩慢 → 不停止剛好避免坍縮 以上三種模型何者為真,都不是在人有生之年,或甚至數世紀之久所能看到的。因此人可以想像出各種理論來,由看不見的漫長時間來考驗,沒有人可以否定,即使獲得多少殊榮,也不見得是真理。 霍金認為:宇宙是一個既「真實」又「容許無限想像空間」的題材。這句話多麼矛盾啊!真實的東西又怎能容許無限想像空間?既然容許無限想像空間,終究還是想像,還是幻影,100% 的虛假,完全不真實。看來霍金的宇宙理論也只是他的想像創作! 「霍金所談的很多理論,例如弦論、超重力、蛀孔,嚴格的講都還只是假設而已。」說穿了,霍金的理論離「真實」還很遠,至少目前無人能證實,不能因為他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眾所周知,想像力豐富的作家不能藉想像力發現真理;同理,想像力豐富的宇宙學家也不能藉想像力發現宇宙真理。 至於作者支持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未見任何讀者表示意見。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寫道:「測不準原理簡而言之,就是對粒子的位置測得越準確,所需光波長越短,能量越大,粒子的速度被擾動越厲害,則對速度的測量越不準確。若人們不能準確測量現在的宇宙,就更不能準確預言未來的宇宙。」 讀者是否已看到這批宇宙學家也步向達爾文的後塵,硬將個人哲學拗成大眾科學呢! 既然測不準,這個測不準原理就可以解釋一切研究失誤,也可以瓦解人們對科學家的盲目尊崇,不再要求他們能給出宇宙「真實」的面貌。實在是因為宇宙太奧祕,人的智慧太虛謊。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