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這姓源自皇室 寫成漢字卻很好笑 23:03
2020/12/18 00:06:24瀏覽3|回應0|推薦0
娛樂城娛樂城娛樂城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的姓氏出現的較晚,名字存在的意義是代號,一直到進入階級社會後,日本的上層出現了姓和氏,氏名是根據該氏族在朝廷中擔任的職務或該氏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姓就有些不同,只有幾十種,是要世襲的。

娛樂城

▲日本的姓氏出現的較晚,也因為明治天皇的決定,出現不少耐人尋味的姓。(圖/取自pixabay)

1870年,為了徵兵、徵稅、製作戶籍等的需要,當時的日本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容許包括以前不准擁有姓氏的平民在內的所有日本人,都擁有自己的姓氏。娛樂城

日本古代的「姓」是一種稱號,表示該氏族的社會地位,為世襲制;他們的「氏」名也是根據該氏族,在朝廷中所擔任的職位等命名的;公元9世紀左右,日本還出現了一種叫做「苗字」的稱號,它在日語裡是「分支」的意思,即從一個家族的大本家分離出去的「新姓」,如今日文中的「苗字」就等於我們中文裡的「姓」。

發展到現代,氏、姓、苗逐漸融為一體,統稱為苗字,現代的日文中,苗字就是「姓」。雖然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但許多日本民眾習慣了沒有姓的情況,也因此對起姓並不熱衷。所以明治天皇不得不在1875年再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規定所有的日本人必須要有姓。而在諸多日本姓氏中,存在有最古怪的一個姓,無論怎麼取名,譯成漢字後「看起來」把人的輩份都叫小了。

這個姓氏便是「我孫子」,與「安孫子」、「安彥」、「吾孫子」、「安孫」、「吾孫」是同源。娛樂城而「孫子」的讀音是按其意「孫之子(比孫子還小一輩)」,其實「我孫子」一姓並沒有罵人的意思,只是無論在發音上還是書寫上,都跟漢語中「我的孫子」非常相似,所以被翻譯過來以後讓人覺得有趣。事實上「我孫子」一姓最早也是從日本皇宮傳出來的,所以部分日本人覺得該姓有些貴族味。

娛樂城

引用自: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67167娛樂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odwiheo4sk&aid=1547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