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勁爆發現 細菌狂吃戴奧辛
2007/12/19 18:54:49瀏覽592|回應1|推薦0
勁爆發現 細菌狂吃戴奧辛

【聯合報╱記者王紀青 徐如宜/連線報導】 2007.12.19 09:21 am




國立中山大學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合作,從中石化台南安順廠遭戴奧辛汙染的土壤樣本中,發現一種細菌會「吃」有毒的戴奧辛,吃得快又多。

研究團隊還研發出「抓」出此種細菌的技術;這項發現將是最經濟且有效的遭戴奧辛汙染土壤的整治方法。

「這些細菌大量繁殖後,只要移入受戴奧辛汙染的土壤中,經過一段斷時間細菌增生到足夠數量,即可『吃』掉戴奧辛,不必移除土壤另行客土,將可省下高達一、二百億的整治經費」,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分析研究科技中心主任張簡國平昨天說,這種細菌是「戴奧辛的天然剋星」。

「從土壤中怎麼去抓這種細菌是高難度技術」。他表示,上周已與合作的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向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申請專利。研究團隊也將在國際知名的科學期刊中發表研究成果,讓學術界分享這項新發現。

中石化台南安順廠設廠四十餘年,造成廠區和附近土地嚴重戴奧辛汙染,不僅居民健康受損,受汙染的國土必須耗費巨資整治、移除,目前先分五年編列十三億元的養殖補償及受害民眾健康照顧費用,汙染土地目前列為整治場址,等於廢棄。

張簡國平說,安順廠汙染的土壤,經檢測有數百種細菌,既然細菌可以在汙染的土壤中生存並繁殖,代表「有東西」讓它吃,這牽涉到微生物專業,因此找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究。

正修科大與中山大學一年來不斷精密實驗,動員教授群與碩博士生,在土壤樣本中將數百種菌種篩選出會吃有毒的戴奧辛土壤的細菌,「而且吃得很快」。

「要從數百種菌中,找出到底是哪一種菌吃得快又多,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張簡國平表示,必須先利用顯微鏡找出各種菌,再以困難的純化步驟,找出以戴奧辛為食源的菌種,其他的菌經實驗發現吃的速度很慢,「無法擔當大任(整治土壤)」。

他不願透露細菌名稱,表示近日會公開發表研究成果;從經濟面看,如果能利用大自然中繁殖快速的細菌,對受戴奧辛汙染土地發揮自淨作用,會是最省錢的整治方法。

「過去環境檢測單位及學術單位,都以檢測汙染物為重點,未曾與微生物界連結」,張簡國平表示,正修與中山對此一重大發現都感到十分興奮,形容這是「很勁爆的發現」。






【2007/12/19 聯合報】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1467887

 回應文章

雲水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12/19 18:55
地方看法:別再拿我們當試驗品

【聯合報╱記者鄭光隆 蔡宗明/台南市報導】 2007.12.19 03:44 am


「兩年後,我們怎麼辦?」台南中石化安順廠遭戴奧辛汙染,政府分五年總數十三億的人道照護再兩年多就結束了,汙染廠區除了圍籬、豎告示牌,並無整治動作。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蔡登進昨天說,只求不要再受戴奧辛的威脅,能有安全的生活環境就好。

蔡登進說,兩年來,環保局沒有汙染整治行動;在國外早將汙染土壤採高溫處理後封存。安順廠有汞和戴奧辛的混合汙染,學術單位找到「吃」戴奧辛的細菌,可行性讓人存疑,除非有成功的例子,否則「拜託別再拿我們當試驗品」。

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召集人黃煥彰八十九年作田野調查時,發現中石化安順廠區內有四點七公頃土地遭戴奧辛汙染,環保署九十一年公告中石化安順廠為汙染控制場址,隔年公告為汙染整治場址。

蔡登進說,廠區內戴奧辛高濃度區含量高達六千四百多萬皮克,至今未作整治;廠區開挖出的汙染土壤,只以太空包封存在廠區,任其日曬雨淋,再豎圍籬和禁止捕撈的告示牌。

他說,其實竹筏港上游有居民在附近種菜、養雞,只離汙染區不到五百公尺。

他說,人道照護五年計畫共十三億元,包括補償費、健保費等,再兩年多就結束了,地方卻看不見可以安心的未來。

【2007/12/19 聯合報】
雲水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