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子 道德經 23 – 希言自然
2012/03/23 15:43:13瀏覽5898|回應7|推薦146

佛家講「自性如來」,和老子說「道法自然」的「自然」 (自性本然) 頗為相似。自性本然的意思是「自從無、有創造了天地和萬物以來,天地萬物本身原來就具有的那些不需要、也無從追查原因的特性。」;例如,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出來而不是西邊。月亮為什麼是圓的。生命的源頭是如何產生的。神是從哪裡來的....等等。所以自古以來,聖人對於天地以外的事情都擱置,不予評論。只有老子稍稍地在以下這篇文章中談了一小段: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同於道
德者  同於德
失者  同於失
同於道者  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  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解義

「希言自然」 很少有人會去談論"自然現象",所以聊聊它。

「故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依照觀察所得,狂風很難有連續刮上一整個早上的紀錄;暴雨也很難有連續下一整天的情況。

「孰為此者  天地」是誰創造了狂風和暴雨的現象呢? 是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於人乎」連天地都沒有辦法使得狂風和暴雨持續運作,何況是人為處事;更加難以將某個狀況維持於長期的穩定不變。這是道的運作邏輯!

「故從事於道者  同於道」所以,做事符合天地萬物運作的法則,就等同於得道。

「德者  同於德」做事符合眾生和諧對待的基準,就等同於有德。

「失者  同於失」若二者都不合,就等於背離了道德;必然會蒙受損害,遭受失敗。

「同於道者  道亦樂得之」合於道的人,道也樂得與他同在。

「同於德者  德亦樂得之」合於德的人,德也樂得與他同在。

「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失去道德的人,不道不德也會跟隨在他身邊,讓人感到厭惡,不想跟他相處。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誠信無法服人的人,當然沒有人會相信他的言行。


俗語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所以人類的生存模式要順應地理環境的特性。  人法地

大地的運用模式要依照各地天候的運行法則。  地法天

天上四季運行的法則源自於道的邏輯運作。     天法道

道的運作邏輯可以由觀察它的自性本然得到學習經驗。  道法自然

 

補註:

自宇宙誕生後,星系相繼出現;繼而每個獨立星球上的 天地萬物 逐漸形成。

那個 不知由來 故而任由「自發特性」(自性)所形成「本應如此」(本然)的 造物力量 就叫作 — 「自然」。

然後,自然 在創造天地萬物的過程中,同時也賦予了 天地萬物相互共存共生 的運作關係和模式。這個致使 萬物相輔相成和合一體 的運作軌跡 就叫作 — 「道」。

2021/04/19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orycanada&aid=6204669

 回應文章

tongschen@163.com
2015/06/17 20:57
請問如何找到莊子秋水5?(tongschen@163.com)
伴霞樓主(giorycanada) 於 2015-06-18 21:01 回覆:
http://blog.udn.com/giorycanada/11039862

梅花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子曰
2012/03/31 19:4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練功心法。

伴霞樓主(giorycanada) 於 2012-04-02 12:38 回覆:

謝謝來訪。

至於老子的文章是用來修心啟智,還是練功強身。只能任憑研習者自由心證各自成就吧。


老頑童上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聖者不言未知
2012/03/31 11:24

就如夫子云:未知生焉知死.

天地萬物從[大霹靂]之後就不斷衍生ˋ死亡循環不已.是吧!

感謝來訪,常來玩. 

伴霞樓主(giorycanada) 於 2012-03-31 12:38 回覆:
好個"聖者不言未知",謝謝 !

賈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老師
2012/03/27 06:31

學生有靜靜讀完

默想一番

賈媽  ROES恭喜恭喜 

伴霞樓主(giorycanada) 於 2012-03-27 10:41 回覆:

稱呼老師,實在不敢當,我只是借緣同修罷了。

讀文很容易,但是"內觀別人文中的涵義卻很難"。

在此,感恩您的"觀"文。

忘江魚 敬上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葉一如來
2012/03/26 10:39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提樹。

一朵野花雖然渺小,但是對於蜂蝶來說卻是一個天堂。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道理
2012/03/25 10:28
文字可真難懂,謝謝白話翻譯。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然
2012/03/24 15:05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伴霞樓主(giorycanada) 於 2012-03-25 06:41 回覆:

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人類的生存模式要順應地理環境的特性。大地的運用模式要依照各地天候的運行法則。天空的四季運行法則源自於道的邏輯運作。道的運作邏輯可以由觀察它的其自性本然得到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