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不需加油,單純仰賴壓縮空氣就可以飛快奔馳的汽車嗎?這早已不是夢想。目前印度汽車大廠砸了9億台幣投資,要搶先在印度生產,一台空氣車只要新台幣21萬元。
上方影片是 2008 年上傳,由於內容十分有趣,我特別做了摘要翻譯。根據其中敘述,由 MDI 公司的法國引擎設計師 Guy Negre 團隊耗時 14 年所開發的「壓縮空氣技術」(Compressed Air Technology - CAT) 已經成熟,可以上路!傳統內燃機引擎是靠汽油在引擎室內壓縮、爆燃後產生機械推進力,而 CAT 則是直接利用壓縮空氣推進引擎,省去爆燃的過程,自然也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廢氣汙染,汽車行駛時排放的空氣,甚至比一般空氣還要乾淨!
壓縮空氣早已使用於生活周遭,一般在修車廠常見的栓螺帽、道路施工鑽洞等,都是使用氣動機具 (pneumatic equipment)。至於將壓縮空氣運用於引擎推進,早在 1820 年代就出現了,只是技術成熟,倒是最近的事情。
CAT 汽車由於使用壓縮空氣推進引擎,其氣壓高達每平方英吋 4,300 磅 (約 1,950.45 公斤),比一般汽車輪胎的胎壓還高上百倍,因此需要特別處理,才不會產生爆炸的風險。壓縮空氣車的儲氣箱以碳纖維材質製造,可以承受小口徑手槍火藥的爆炸力,倘若汽車發生事故,儲氣箱不會爆炸,而是安全地將空氣漏出。台灣新聞媒體將儲氣箱材質譯為「鋼瓶」,其實是錯誤的,鋼瓶容易爆炸成為小型炸彈,只能靜態儲存,以供加氣站使用,不適合作為汽車壓縮空氣箱之用。事實上,CAT 儲氣箱材質為碳纖維 (carbon fiber)。壓縮空氣與汽油相較之下安全得多,電影中常見翻車後油箱爆炸,這並不會在 CAT 身上發生,因為壓縮空氣並不是高度易燃物質,只要壓力釋放,危險性便會降低。
CAT 壓縮空氣車為保持輕盈好操控,故車體以玻璃纖維製造。其實我以前開過美國製造的 Saturn SL1,也是使用玻璃纖維 (塑鋼) 車體,材質非常強韌,不但車身輕盈、極為省油,而且車體富有彈性,擦撞時不像鋼板會凹陷,反而會彈回。說真的,車身安全性其實在於防撞鋼樑的結構,前後潰縮區負責吸收撞擊,籠型車身則維持車室完整,板金過薄並不會不安全,那其實完全是積非成是的迷思。
壓縮空氣車加氣時,看起來很類似汽油車加油,有一根管子將壓縮空氣注入,缺點是時間較長,需要 3-4 小時充氣才可以跑 125 英里 (約 201.17 公里)。不過只需 2 美元 (新台幣 59.706 元),比汽油車便宜太多。而根據上方圖片敘述,似乎使用加壓充氣管只需兩分鐘就可以快速充好氣了,如此一來則方便太多!
影片中的 Mini CAT 時速可達 70 英里 (112.65公里),很特別的是視野超級好,而且駕駛座置中,不再有方向盤左駕或是右駕的問題。目前的價格方面,4汽缸的 Mini CAT 約 7,000 美元 (新台幣 208,970 元),6汽缸家庭房車約 25,000 美元 (新台幣 746,330 元)。此外,還有壓縮空氣與汽油、柴油甚至酒精的混合動力能源版本,可供選擇!
不過,值得思考的是,雖然表面上看來壓縮空氣不會產生汙染,但是生產壓縮空氣,無疑仍然是個高耗能的產業,將空氣高壓儲放於加氣設備中,必然需要透過電力設備來完成製造程序,而電力哪裡來?倘若不是核能,那便是火力發電囉?除非發電來源是太陽能、風力、水力或潮汐能,否則汙染只是被「重置」到了其他地方, 並沒有消失。這樣是否真的算是環保呢?特別是當這種車大量製造後,所需壓縮空氣量大增,其製造過程所產生的污染便會被凸顯出來。或許還需要更多的評估,才能完全確定 CAT 是否真的那麼乾淨、環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