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1 09:46:07瀏覽14868|回應24|推薦35 | |
倫敦海德公園Speakers' Corner 台灣不是個能夠理性討論的環境,又或者人性天生就是如此?
從小,我就是個有話直說的人,我不一定總是正確,但至少習慣將想法表達出來。而當我發表不同的意見時,經常會看到許多有趣、甚至令人驚訝的現象。 台灣人高倡民主,但卻很容易因為被反駁而惱羞成怒。他們似乎覺得,相反的意見就是種挑戰、質疑,而不是表達、討論。 因此,他們一但遭遇相反的意見,即使表面上,嘴角總掛著微微抽搐的笑容,潛意識裡卻完全不是在思考如何溝通,而是想要怎麼「贏」。被反駁時,他們會感到不爽,疑惑為何對方要找自己麻煩?又或者,他們會覺得對方愛表現、咄咄逼人,卻完全不會認為「真理越辯越明」。 這種競爭、敵對心態一但產生,理性溝通也就隨之完蛋。他們會覺得對方是在搞對立,而不是陳述觀點。負面情緒一出現,非理性字眼也就冒了出來,甚至開始人身攻擊,彷彿將別人貶低,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論點正確。也因此,許多討論不再理性,焦點也開始模糊。 很多人避免表達意見,就是在避免正面衝突,壓抑負面情緒,不要使之浮上檯面。久而久之,大家普遍「不表態」,甚至多事情「冷漠以對」。 理性溝通在台灣文化中很少見,所謂「有容乃大」只是說得好聽而已。一般人只是盡量避免得罪人,避免表達意見,因為你不知道何時會不小心得罪某些心胸狹窄的人。反正肚裡文章別人也看不到,省得對嗆起來很尷尬。 這樣的文化氛圍,讓台灣成為了很壓抑的民族,滿肚子道理,卻避免表態,一但爆發,那就是激情、叫囂。這種現象真是兩極。 我有少數幾位好朋友是美國人,會成為好朋友的理由,不是因為他們個性隨和;正好相反,大家戰鬥力都很驚人。我們在當學生時,經常在課堂裡爭得臉紅脖子粗,運用各種理論讓對方屈服。但是,大家下課還是一起去吃飯,繼續天南地北的聊。因為大家很明白,討論是一回事,觀點可以彼此尊重,但是抱持不同觀點並非在生活中敵視對立。 我在政大讀博士時,特別喜歡上美國老師的課。不是他們教得好,而是這些課程充滿爭論,讓人十分亢奮。 有次上小說課時,我與老師爭論起一個字的用法。旁邊有同學提醒我說「教授母語就是英文耶!」(Hey, Prof XXX is an English native speaker.) 我直覺回答:「沒錯,但這不代表他就是正確的」(Yes, but that doesn't mean he's right.) 老師沒說什麼,我們繼續爭論,甚至翻出字典、作品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獨立思考、主動學習與相互理解,不知不覺在這樣的溝通過程中產生。 然而在台灣,很多溝通都與對立混為一談。 某日,大家正在爭論一些後殖民的議題,某位女同學突然哭了。她對老師不滿的說:「為何你總是反對我?」("Why are you always against me?") 老師愣住了,另外兩個同學也愣住了 (全班只有四個人)。原來,這位女同學憋了快一個學期,最後才爆發。她覺得每次發言都被老師否定,非常沒有尊嚴。 當時的我覺得很疑惑,別人不同意,那就努力表達,讓對方接受啊?為何要壓抑?為何要哭? 但是,許多台灣人的想法是,你不認同我,我就保持沉默,不要跟你正面衝突,然後氣在心裡,等某一天真的受不了,就一次爆發出來。 這真是恐怖!因為當爆發的那一刻,所有情緒一股腦如火山岩漿般噴出,你根本分不出這是「情緒」還是「道理」。於是,最後也不用溝通了,彼此間只剩「敵意」與「對立」,而沒有相互「包容」與「理解」。 溝通、表達似乎很少是台灣這個文化環境中的主流方式。大家都是隱忍,裝得好像很有風度似的,但是內心卻只有反抗、批判,搞得自己好像是個受害者。然後,等逼近臨界點後,非理性的噴發。關於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很遺憾。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