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變化球寶典 _ originated from golfly
2007/10/11 14:16:49瀏覽581|回應1|推薦3

















越後面越經典啦!!









有時候我們還是要回到基本面,畢竟基本工夫不紮實 ,再知道怎麼樣的高深投球理論也是枉然。

所以,今天這篇, 我們就從棒球一個很基本的地方說起:握球。
棒球投手在投球的時侯,各種不一樣的球路很多,也造成了各種不同的 握球方式,這邊就用文字搭配圖片來一一解
說給大家認識。


 
直球:這種方式是用手扣住縫線,大家注意到這張圖片,食指跟中指相對於 大姆指的位置是完全對稱的,這樣投出來的球才會直,如果投不直 ,那就會變成非直球,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歪球。

 
曲球:投出的時候,手要旋轉,跟直球相反的,這次球的左右邊的手指是完 全不對稱的,這跟手的旋轉的用意一樣,是要增加變化程度 ,球投出以後會彎曲,是故名為曲球。
 
指叉球:因為兩指要叉開,故名為指叉球,投指叉球有名的投手如興農牛隊蔡 仲南,此為垂直系列的變化球,有時投得太低甚至還會 *挖地瓜,事實上,在工業時代鐵器發明之前,很多人家裏沒有鋤頭 ,所以只好投指叉球來 |
*
挖地瓜,或者也可以挖芋頭,如果「天黑黑」這首歌更早期 ,可能就會寫成「天黑黑,欲落雨,阿公阿投指叉球要鋤芋」。
 
只差球:球呢?沒錯,這就是這個球路的名稱由來,投球動作都作出來了 ,可是問題就是只差沒有球,這樣的球只能拿來搭配 ,有時可以碰到猜球打的打者,如果猜球打的打者已經決定要揮棒 ,碰到這顆球就要揮棒落空了,因為完全不可能打到的 ,而這個球的缺點就是,如果打者沒被騙到而不出棒 ,因為這個球絕對不會經過本壘板,所以是當然的壞球 ,這個球種的使用對配球上是一個相當有趣,但也要謹慎的課題。


 
兔兔球:這顆球以握球方式聞名,食指與中指形似兔耳,故以此聞名 ,這種球投出去以後,會有類似兔子的跳躍前進的軌跡 ,是一種不好打的球路。
 
蝸牛球:這顆球是相當不好控制的一種變化球,因為球是平衡在手背上 ,而不是握在手中,因為看起來像蝸牛,所以叫蝸牛球;另外 ,這種球的速度也很慢,這也一樣不負了蝸牛球的名稱 ,據說曾經有一個叫做「黃儷鳥」的球員,看到一個投手球路 ,就嘻嘻哈哈的在笑他,結果卻被速差迷惑而揮棒落空,當時 ,球到了,葡萄也成熟了。
 
伸卡球:這是王建民的拿手絕活,我們說他的球尾勁很強,打者往往打出滾地 球,事實上是這樣子的:所謂伸卡球,之所以會叫這個名稱 ,是因為不只有球,還從旁邊伸出一張卡,而投球時 ,卡跟球一起出手,卡在上飛行,球緊貼在下飛行,打者常不小心瞄到 飛過來的卡而瞄準,結果最後只打的球的上緣,變成滾地球 ,這也就是王建民成名的絕招。
 
你這個渾球:多用於投手對打者不滿時,這顆球會對著打者直接飛過去(多是對準頭部),球出手後,會順著中指當初所指的方向而去,一般而言這種球路出現 不多,只會出現在投手對打者( 或有時是裁判)極度不滿的時候。

看完這篇文章的介紹,您是不是也對各種變化球有了粗淺的了解呢 ?握法人人能學,但是有人投得好有人投不好,這是因為投球是相當複 雜的機制,本文只能大略針對握球方式來個入門解說 ,要把球路投到爐火純青,還是要一番的苦練才行!
( 創作繪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sblogger89&aid=1291783

 回應文章

蕃茄余小薰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練得成的人
2007/10/12 08:31
一定不是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