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慎選食物 避免「鬱」從口入
2013/09/20 10:39:16瀏覽366|回應0|推薦0

 


 

 

文/柯俊銘

在現實生活中,人遭遇壓力或挫折時,難免覺得鬱卒,

隨著事過境遷或解決困擾後,自然就能恢復。

但近來有許多文獻指出,

攝取的食物類型和憂鬱狀態似乎有關連性,

關鍵就在於心理或精神上的問題,

往往是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

 

 

若想維持腦部穩定運作,避免為憂鬱所苦,以下東西最好少碰:

 

精製糖:主要包括白糖、方糖與紅糖。

其會造成血糖飆高,但沒多久又急轉直下,讓人想睡覺。

一旦吃習慣會成癮,突然減量或停用,易衍生頭痛、倦怠、

顫抖等不適,讓人感到情緒低落。

 

 

人工甘味劑:主要有阿斯巴甜、山梨醇等。

這類物質含有苯丙胺酸,會阻礙腦部血清素的形成,

造成睡眠失調,影響心情,對於本身有憂鬱傾向者,

可能會惡化既有症狀。

 

 

加工食物:英國研究顯示,

愛吃精緻加工食品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比不吃的人高出58%。澳洲研究則發現,

常吃加工食物者比起不吃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2.34倍。

 

 

反式脂肪:具耐高溫、不易變質與存放久等優點,

廣泛應用在速食、泡麵與甜點上。西班牙研究顯示,

食用較多反式脂肪者,

往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不食用的人約48%

 

 

高鈉食品:長期吃太鹹除易引發水腫、高血壓、心臟病、

腎臟病外,甚至會導致胃癌。澳洲研究顯示,

低鈉高鉀的飲食較能讓情緒穩定,減少煩躁與憂鬱的發生。

 

 

酒精:剛喝酒時會令人興奮,

後續開始有社交能力提升與擴大幸福感的感覺,但喝多時,

會增加負向情緒,讓人變得沮喪、退縮。

紐西蘭研究發現,酗酒或對酒精依賴的人,

未來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9倍。

 

 

咖啡因:常存在於咖啡、茶與可樂等飲料中。

咖啡雖能發揮輕度抗鬱的效果,但若每日攝取過多,

體內的多巴胺、腎上腺素分泌不足,便易陷入憂鬱和疲勞中。

 

 

所謂「病從口入」,建議選擇食物還是天然的最好,

也不要暴飲暴食,否則滿足了口腹之慾,

身心健康卻因此受害,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文摘自由時報電子報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olish0615&aid=861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