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ar J,
他的高見我同意一半,其餘的我先保留,見面時再論其中是否有謬誤。
妳的觀點讓我想到 32 年前紐約大停電,那次雖非史上最大的停電事件,但造成社會混亂、財物損失與人心的惶恐,應該算得上是美國史上之最吧。當黑夜過去,秩序恢復後,許多街景慘不忍睹,彷彿經歷過一場戰亂似的!
事後的調查報告更令人驚訝:
參與打家刧舍的人,無論抓到與否,不僅僅是想當然耳的街頭混混、社會邊緣人或黑人遊民,更有受過良好教育且從無前科的白領階層!
這些上班族的理由全都一致:
不知道為何會跟著砸店、跟著瞎起鬨;但對於為何要順手牽羊一事,則無言以對了。這說明了什麼~~在人心最深層、幽暗之處,除了有善的本質外,也同時具有惡、欲望的因子。
所以,當身處一片「漆黑」的時候,當「自認」所做所為不會被人發現的時後,惡、欲望的精靈就很自然地會被喚醒……。
我們不討論「善與惡」,也不談「罪與罰」的哲學議題,只是妳的有感而發,讓我覺得用紐約大停電事件中的ㄧ些現象,正好可以解釋。
想想,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不也是一片漆黑的環境嗎?
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的互動,或許可以光亮一點,但比起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互動,會可能更清澈嗎?
至於妳碰到過的情形,應該不足為奇吧?無論在現實或虛擬,當一人同時分飾二角或更多時,精神醫師可以解釋醫學上的看法,甚至說古已有之。雖然絕大多數上網的人,不會去搞這些分身的遊戲。
但,網上的他或她,與現實生活中的她或他,還是有不同程度的差
異。如果這差異只是來自拘謹、紓壓、解放、戲謔……倒也無需太
過認真。反之的話,只能說保持點距離,以策安全吧;畢竟暗夜中
的精靈,還是讓人有幾分的不安。
97.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