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6/09 20:34:57瀏覽1338|回應7|推薦110 | |
坦白說,還沒踏入廣告這一行業以前,我是不主動看連續劇的,因為那些節目從小就讓我嗤之以鼻,不論是國語版或台語版,還包含後來的港劇。 為避免產生是否「高級」的無謂爭議,清楚的講法是~~ 因為看過,而且看過太多了,所以不想再看! 不想看的原因之一,是我無法忍受「假」——
*民國五十年代的家庭裡,客廳竟掛個石英鐘(Quartz)? *民初上海灘黑社會火拼的場景,彼此追逐的車款竟是70 *武俠片冒出『等我幾分鐘』的詞來,差點沒讓我噎到。 *女主人睡覺不卸妝,男主人在家依然全套三件式西裝。 *『我保証』、『我發誓』,再不就是大量的倒裝句, *時裝劇中「老爺、夫人、少爺、小姐」稱呼不絕於耳,現在還有多少富豪之家會這樣的封建?至少,我幾十年來未曾聽聞。偶像劇劇崛起後,「總裁、執行長」之聲更常有所聞,這些時髦的稱謂,不知是否編劇在日常中常聽見有人如此的稱呼--我所見過極少數設有總裁頭銜的企業集團老闆,即便能與其平起平坐的同業或其內部員工,見面時亦不會如此稱呼。 *對戲時表情不是過份激動,宛若演舞台劇,便是刻意著墨在甘草人物,以發揮丑角效(笑)果;所謂的本土劇,近年來更時興將最新的新聞事件之片段,添料加工成為戲劇的一部分,這種偷雞節省編劇成本又能無限拖長集數的作法,令人不敢恭維。 *五十歲以下的所謂的本土劇演員,無論是大小牌或龍套角色,能講一口流利,且尚稱標準的閩南語者,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尤其每次轉台時聽見劇中年輕演員的腔調,總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不剃髮,只紮個假辮子的清朝男子;但鬢角、眉毛還是不宜濃到太誇張的程度。 *房舍、服飾、器具、文物、宮廷體制等,只要非多數人一眼就能瞧出錯誤者皆屬之。
當然不,90% 以上的劇情實在不對味阿。 除了帥哥、美女及一口讓人稱羨的貝齒外,許多地方彷如四十多年前的台語片呢,總離不開:家庭倫理悲情劇、骨肉失散多年大團圓的元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