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人:
原來您是教育工作者,失敬了。
您說「感覺我有種反學者情結」,這真是有趣的名詞,
我還一直以為社會上只有「反商情結」一詞呢。
小五時有位同學,綽號「簡胖子」,父親是警察。
有次導師調查家長職業,問到他時,旁邊的同學替他回答;
「簡胖子」聽了勃然大怒:
『老師,我爸是警官,不是警察喔!』
所以,我不知道您所謂的教育工作者,究竟是指:
中小學教師、大專講師級以上或是學者級的教授、研究員?
照我那位失聯40年同學的定義,這可能都是不同標準的「工作者」。
曾經是我的同事,也是朋友的 N,幾年前邀我到他的連鎖補習班教歷
史,我不願被綁死,否則也圓了我當教育工作者的夢。
但 N 誠實地說:我們是「商」,不能算「教」!
不好笑的笑話講完了,該言歸正傳了。
我沒妳說的「反學者情結」,也沒任何的「反 × × 情結」,
我只是冷靜、很冷靜、極冷靜的觀察不同的社會現象罷了。
說到學界,一些因素讓我從小可能比一般人有多一點的瞭解,
妳既然說把我全部的文字都看過了,當知我所言可信度如何了。
我只是認為,知識(專業)水平高一點的人,理當有較高的自律,
不然那是很可怕的;我無意要他們扮聖人,別弄擰我的原意了。
讓我學邱毅爆個料好了,某些學者的行徑並不足為奇:
我曾輔導的公司在雜誌連續刊登廣告,由於我有廣告人的背景,
所以除了完稿外,一切都由我自理,這和一般廣告主作法不同。
不料,日後竟在刊物上發現也有同業刊登的廣告95% 表現相同!
但更離譜的是連多數內文及標點都相同!
這是一家由所謂「學者」主持的刊物,負責人平常也樂以此身分
頻頻曝光,遊走產官學間。
一稿兩賣是不誠信的行為,何況這是我的稿!
在我發出存證信函後,對方主管親自登門道歉、提出補償辦法。
而我輔導的客戶,鑒於「學者」也算一方之霸,不願搞到彼此很
僵,拜託我別堅持後,便同意和解的條件,還沾沾自喜賺到了。
這位學者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很懂生財之道,可見「學者」的招
牌是很管用的。
陌生人,我不茍同的是這類商學、政學兩棲動物的言行,
因為我近距離的見過他(她)們真實的一面!
msn 我上個月才學會,也沒用過幾次。
9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