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的傷害,常被拿來與 2008 年金融海嘯
時的慘況相較,十餘年前剛發生時,多家電視新聞曾播報外電:
『讀者文摘終究也逃不過這波金融海嘯的衝擊……。』
聽了不免又是哈哈一笑~~金融海嘯真是太好用了,
把什麼事都推給前所未見的金融災難準沒錯。
讀者文摘會垮,與全球其他知名的平面媒體易主、倒閉一樣,
和美國次級房貸、雷曼兄弟等金融災難事件完全無關,
本身喪失競爭力、讀者大量流失才是主因!
數字會說話,檢視那些媒體不支倒地前幾年的財務報表,即可看
出它們早已搖搖欲墜了,就算沒有金融海嘯的發生,
又能苟延殘喘多久?
讀者文摘曾引領風騷數十年,伴隨許多人走過美好的歲月,奈何
早已垂垂老矣,無力與新興媒體相爭,容我將邱吉爾的名言~~
「對傑出內閣首相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
微調修改成:
「對傑出雜誌無情,是廣大理性讀者的義務」
邱翁的那句話是二戰後落選時的感言,雖然有人吐槽說句型的原
創是希臘古人而非他,但重點應該是看內容說的有道理與否吧?
能否對政治人物「無情」,可以看出當地人民對民主政治的認知
及成熟度,至少煽情、邀功與動輒訴諸悲情式的語言不太出現:
沒有 代 o 出征 為何要接受次順位的人
沒有 還 o 一個公道 是古惑仔還是幫派報仇
沒有 替 o 留下一席香火 正是典型的家天下思維
沒有 為人民打拼曾坐過黑牢 應先瞭解打拼時的真相
沒有 敢在威權時代爭取人權民主 昔日或許真如此而今呢
沒有 ...... ......
沒有 ...... ......
前功不能抵後過,這是基本的法治概念(如果真的有功)。
就算退一百步說,這些政客所說的部分為真,也不代表掌權後可
以吃香喝辣、可以胡作非為、可以讓親友雞犬升天,更絕非得到
了一面為惡的免死金牌,否則不啻「新惡換舊惡」,人民若渾然
不覺,猶視其為鬥士、英雄、受害者,這是民智半開下的悲哀!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該如何無情地檢視政治人物的是非功過,別
只因只坐過牢或家中曾有憾事發生,便濫情、移情至其身上,甚
至拱上神壇膜拜,這太廉價、無知了。
社會怎能接受所謂的受害者有權力後,搖身一變成新的加害者?
打倒舊威權的初衷,豈是要迎接新威權誕生?
再說一次,前功不能抵後過,這是基本的法治概念。

延伸閱讀: 賭爛
延伸閱讀: 受害者? 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