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政經新形勢對媒體的挑戰
2009/01/10 19:25:02瀏覽346|回應0|推薦2
政經新形勢對媒體的挑戰
 2009/1/10|作者:|點閱次數:65|推薦朋友|新聞評分|環保列印
 媒體素有第四權之稱,對監督政府施政、維持社會價值、促成國家的整體進步,有重要的責任與貢獻。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全球媒體都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台灣的媒體因為特殊的政黨與社會氛圍,更多了一重經營上的困境。

去年下半年掀起的全球金融狂潮,已擴散至各行各業,衝擊企業經營與生存,裁員、併購、甚至倒閉的情事頻傳;電子與平面媒體自然也不能身免,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都有媒體以裁員或減張方式降低經營成本,以求撐過經濟寒冬。而美國知名的媒體巨擘「論壇公司」(擁有「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以及二十三家電視台等),則宣告破產,應聲倒地,類此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在台灣,經營歷史近六十年的中國時報集團易主,也在國內媒體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在各種媒體中,傳統平面報紙處境最為艱難,面對電視及網路等電子媒體,後者不但吸引了絕大多數閱聽人的注意力,也大幅瓜分了廣告主的投資。雖然如此,電子媒體的經營也是困難重重;事實上,國內的電子媒體還有另外一層經營壓力,就是來自政黨的干預。

在戒嚴時期,媒體早就被政黨視為「禁臠」,黨政軍各自以國家經費辦報、辦電視台是司空見慣,民間報紙的言論也被大幅限制,政府甚至訂有「出版法」等法律,用以箝制言論自由。解嚴後,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台灣媒體,因經濟長期不振,也被政府的「置入性行銷」,相當程度的影響了媒體做為社會公器所應堅持的公平與客觀。

三年前,行政院新聞局曾草率的決定對東森S台不予換照、對中廣撤照等鴨霸行為,更赤裸裸的呈現出政黨對電子媒體的蠻橫違法干預。經過一番波折,終於在去年十一月,法院一審已初步還東森一個公道,判定當時新聞局的決定違法,但東森可要求國賠高達近三億五千萬元。

二次政黨輪替後,情況亦未見好轉。去年底立法院審查公視預算時,又見黨政干預的黑手蠢蠢欲動,有國民黨立委提案,公視預算動支需經新聞局核准、公視董事會名額應該增加,以容納「多元化」意見。這種種動作,基本上都在意圖增加政府對公視的控制。

媒體的基本天職之一在揭弊揚善、摘奸發伏,是社會公義的守護者。但當媒體自己也面臨生存困境時,是否還能秉持理念、以公正客觀的立場報導新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企業主或政府以高額廣告經費,要求媒體做有利於其自己的單向報導時,媒體經營者能有多少把持,也不無疑問;而媒體主事者是否具備足夠的經營遠見與手段,讓報紙或頻道能免於經營壓力而不對權力與金錢低頭,更是維持媒體基本生存權與尊嚴的重要元素。

大自然回春有定時,但相當一段時間內,經濟寒冬不會褪去,擺在全球媒體前面,還有無數硬仗有待克服。台灣媒體與全球同業於苦撐經濟打擊之餘,還要挺直腰桿,繼續與黨政壓力拉鋸,前途可謂艱鉅。在此雙重挑戰下,更需要社會有識之士的支持與全體從業人員以更大的毅力與堅持,堅守崗位,維護媒體的社會價值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2553865